張小凡
信息科技課程是初中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和信息素養,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信息時代的生活和學習模式,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時代發展需要的技能和素養。
當前,合作教學模式已成為21世紀重要的教學形式之一。將合作教學模式與初中信息科技學科教學進行融合,既可以提高教師教的質量,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的效率。
基于合作教學模式,教師應立足學情,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進而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展開學習,實現全面發展。可見,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科技成為義務教育階段的獨立科目,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信息科技教育在學生的成長和綜合能力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推動和指導作用。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科技課堂教學順應時代的發展,作出了相應的調整與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隨之呈現出了全新的面貌。對初中生來說,信息科技課程本身所具備的吸引力很強,能夠有效調動他們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習熱情。然而從當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很多學生對信息科技的學習興趣逐漸減弱,課堂參與度也不高,師生互動不足。調查發現,這主要是因為合作教學模式還沒有有效貫徹到信息科技課堂教學中去,學生往往獨立學習,沒有團體合作意識,所以學習效率不高,學習質量也有待提升,這也導致教師的教學目標難以實現。而合作教學模式之所以沒有被有效應用于課堂,主要有以下原因。
1.教師尚未明確自身定位
信息科技課堂是傳播信息技術知識、培養學生網絡信息處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學生信息素養發展的重要基礎。積極開展信息科技教育,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一些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尚未明確自身定位,仍然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限制了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挖掘優質教學資源,充分激發學生的活力,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進而形成積極有效的合作學習模式。
2.學生缺乏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的基本要求是要讓兩個或兩個以上學生在相互幫助的過程中共同進步。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當前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受個人生活環境的影響,他們在學習中往往習慣于獨立完成任務,沒有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對合作學習興趣不大,也就很難迅速建立起合作學習的模式。甚至在一些學生看來,合作學習會降低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因而對合作學習產生抵觸心理。
3.忽視合作學習的價值
新課程改革提出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信息科技課堂當然也不例外。然而,從信息科技課堂教學的現狀來看,學生依然沒有成為課堂的主人,當前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發揮自身創造力,也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進行合作學習。
二、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合作教學是當前基礎教育階段比較常見的一種教育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合作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逐漸轉變角色,成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幫助學生發展個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拓展問題、深化問題。實踐證明,合作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還能促使信息科技學科教學煥發生機與活力。因此,教師也應認識到合作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和教育價值,不斷挖掘優質素材,打造高效信息科技教學課堂。
1.提升學習興趣
信息化時代,對學生來說,信息科技始終充滿著吸引力,學生對信息科技課程的相關實踐操作更是興趣濃厚。然而,當前信息科技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尤其是理論教學枯燥乏味,長此以往,很多學生就會對信息科技失去學習興趣,部分學生甚至會產生厭煩情緒,認為課堂上的學習還不如自己課下探索。
教師通過有效運用合作教學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種局面,激發學生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在合作教學模式之下,教師應不斷挖掘信息科技的教學趣味點,引導學生自由開展合作,主動探索問題。此外,合作教學模式還可以使課堂形成競爭氛圍,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提升學習興趣和動力。
2.攻克教學重難點
初中信息科技課程中雖然有很多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比如學生在日常使用電腦、iPad等網絡設備時所接觸到的知識,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信息科技課程并非只是簡單的操作方法教學,還蘊含了非常豐富和實用的實踐技巧內容以及一些需要在教師的專業指導下加以理解的概念與知識。例如Word和Excel的操作,就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和理解一些基本操作要求,并且反復練習運用。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會遇到一些比較特殊的、復雜的操作,這些都是信息科技學科教學的重難點,也是大部分學生難以獨立完成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合作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將學生組織起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合作、互助,共同學習,加強理解,小組及小組各成員都能夠牢固掌握相關知識,最終攻克重難點,實現共同進步。
三、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合作教學模式與信息科技教學相輔相成,能夠有效促進信息科技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從而獲得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質。
信息化時代,信息科技教學不僅順應了時代潮流的發展,而且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使其樹立良好的合作意識,學會在合作中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將來成為高素質、高水平人才。
1.深入挖掘教材,尋找合作依據
合作教學模式與信息科技教學結合的最主要的立足點就是信息科技教材。教材既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有效載體,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基本是圍繞教材而展開。
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始終從教材出發,并深入挖掘教材,力求從教材中尋找合作學習的依據,促進合作教學的開展。教師應精心設計教案,創設適合學生合作學習的平臺,讓學生知道,僅僅依靠自身的努力并不能真正完成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從而產生合作意識,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最終在合作中提高學習效率,獲得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例如,信息的獲取與管理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搜索引擎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主動性,在合作學習中互相交流搜索引擎的相關知識。教師進行統計,并且以小組為單位向其他學生演示不同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滲透合作理念,培養合作意識
對初中生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說教”固然有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科技操作方法和技能。但是,比起“說教”,潛移默化的影響往往更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興趣,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合作意識。
為了進一步滲透合作理念,教師要幫助學生深刻了解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教師要向學生講述合作學習的意義,可以借助一些具體的例子來體現。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組,形成“差—中—優”的組合模式,為學生開展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規劃應用文檔是一項比較復雜的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文檔的設計和處理等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機選擇一個小組進行示范,開展小組合作,對文檔進行制作、設計,對頁面進行設置。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由分配任務,文檔制作好之后,小組成員可分別進行卷首語的撰寫、目錄頁的制作等工作。而其他學生則以個人為單位,獨立完成上述所有工作。教師采取計時的方法分別記錄小組合作和個人完成任務所用的時間,結合任務完成效率和質量,用事實證明小組合作的重要性。
3.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合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科技課程頗具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增強學生運用計算機的技能,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快速檢索信息、分析信息、運用信息,提升信息素養。
從教學方法入手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是當前信息科技教學中比較值得借鑒的方法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實踐證明,在合作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滲透游戲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促使他們充分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放松心情,在合作中快樂學習。
網絡化是信息社會的一大重要特征,從網絡上獲取信息是學生應當掌握的一項重要內容,然而,網絡上的信息資源分散,學會在網絡上獲取對自己有益的信息,將對學生自身發展和知識面拓展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運用游戲的方法促使學生在游戲中完成任務。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圍繞“古裝劇”這一關鍵詞展開電視劇劇目的搜索,進行游戲競賽,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劇目的搜索和匯總,最終評選出優勝組。
4.發揮合作優勢,強化合作效果
不管是小學生還是初中生,他們其實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對學生來說,教師的肯定能夠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習自信心,從而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因此,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及時對學生的良好表現予以肯定,有效強化他們團隊合作的意識,讓他們能夠體會到合作學習帶來的成就感。
音頻的簡單加工是信息科技課程中的重要基礎知識之一,也是學生學習信息科技必須掌握的內容。教師可以立足教學本身,借助有趣的音頻激發學生興趣,及時對學生的合作行為或合作效果進行贊揚和肯定,優化合作教學的效果。
新課程改革對信息科技學科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積極開展合作教學模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在信息科技教學的影響下掌握更多的信息科技知識,從而適應時代發展,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體會合作學習帶來的發展機遇。
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科技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發展的要求,也是當前信息科技教學發展的新趨勢。同時,合作教學模式的運用也有助于學生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只有立足學生發展實際,引領學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使學生將信息科技作為支持其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將來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