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為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教育部對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以下簡稱“五項管理”)提出明確要求。學校應該如何貫徹落實“五項管理”政策呢?衡陽市石鼓區都司教育集團(以下簡稱都司教育集團)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了實踐研究。
一、強化教師認知,推動政策實施
都司教育集團通過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五項管理”相關文件精神,強化了教師們對“五項管理”重大意義的認知和理解,清晰了他們的教育理念,為政策的實施打通思想的大門。面對政策實施階段教師們遇到的新難題,都司教育集團及時組織業務研討,多次舉辦校本研訓暨拋話題活動,就“如何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如何抓教學質量?”“如何做好課后服務?”等話題引導教師進行深度思考、積極探討和充分交流。
二、聚力作業改革,規范作業管理
“五項管理”涵蓋了作業、睡眠、手機、讀物和體質管理五個方面。它們之間相互關聯,相輔相成。就學校工作而言,做好作業管理才能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用于增強體質、開展課外閱讀、參與各類有意義的活動。都司教育集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積極探索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有效方法。
我們首先確定了“以試點帶全校”的工作思路,通過認真總結經驗,印發了《都司教育集團關于加強作業管理的方案》。在方案實施過程中,學校注重精細、準確的操作。學校要求各教研組每周進行研討,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共同制訂一周的作業清單,實施了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作業,并針對每個單元和每節課的內容,細化了作業內容。此外,學校還設立了公示制度,要求各班級的學科教師將作業統一布置在黑板的指定位置,各學科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參考作業總量,以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完成各科作業。
同時,學校還聘請了各班學習委員擔任班級作業的“管理員”和“協調員”。這些學生干部需要在“班級作業管理記錄本”上如實登記好各科作業的作業類型、作業內容及作業完成時長。學校督導組也會對“班級作業管理記錄本”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學校會立即督促相關班級和教師進行整改。檢查結果將成為班級和教師評優的重要參考依據。
根據對學生的問卷調查,集團作業管理方法效果明顯。1—2年級學生回家后都沒有書面作業,3—6年級學生中,有51%的學生在學校完成作業,40%的學生能在回家后1小時內完成作業,剩下9%的學生由于學習習慣不好寫作業拖拉,需要教師和家長合作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優化課后服務,助力政策落地
為避免出現“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現象。都司教育集團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全面開展課后服務,旨在管控作業,解決家長“急難愁盼”,推動形成良好教育生態,增強教育服務功能,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為保證課后服務質量,學校制訂了課后服務管理條例,明確了課堂責任人及課程作品匯報方式。督導組每日對課堂進行監督、檢查,使課后服務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四、特色課程促成長,加強管理促健康
都司教育集團秉持著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始終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對此,都司教育集團開發了一系列具有鮮明特色的專業課程,為全方位培養人才提供了全新的方式,讓學生在多元與融合、綜合與實踐、活動與挑戰的課程環境中成長。例如,為加強學生國防意識,學校特設了軍事演習訓練班,每逢國慶節前夕都會進行相關訓練。在體育方面,學校特別重視籃球運動,不僅開展籃球運動課,還開展課間籃球操訓練和籃球競賽等活動,充分發掘學生體育潛能。在課外活動方面,開展合唱、書法等活動,并設置國畫、實驗等課程。在“五育”評估方面,都司教育集團積極探索新的評估途徑,健全道德評估的內容與機制、優化智力評估、增強身體素質、改善美術評估、增強勞動評估。通過科學化的監督和評估,為學生成長提供正面、健康的指導。
確保學生有充足的睡眠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學習效率至關重要。通過加強對手機使用的管理,可以提高學生的心智能力。當然,為了讓學生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我們還需要加強閱讀管理。除了作業管理和體質管理之外,還必須重視學生睡眠、閱讀、手機等方面的管理,這些方面應當同步推進,實現“五項管理”全覆蓋。
五、家校聯動,形成育人合力
推動“五項管理”的實施,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并協同合作。尤其在學生的作業方面,僅僅依靠學校的規章制度是不夠的。雖然在對學校作業進行標準化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減少學生的作業量,但如果家長再額外布置作業,就很難保證作業的有效性。
在“五項管理”中,家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對此,都司教育集團采取了“以學校為主,以教師為主,以家長為輔”的方針,秉承“以結果為中心,以職責為鏈條”的工作理念,成立了由“學校、教師、家長”三方面的工作領導小組。他們采取了集中檢查、專項檢查、隨機抽查的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家校合作”的功效。
總之,要貫徹落實“五項管理”政策,學校必須從多個方面入手,切實強化學生的作業、睡眠、手機、讀物和體質管理。與此同時,家長也應發揮重要作用,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只有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才能讓學生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成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