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文
信息化視角下,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教學設計和實踐創新應該在整合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對智慧課堂的教學方法、內容等進行創新,從而在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需求的同時,逐步提高數學智慧課堂的效率和質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并結合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確定智慧課堂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思維,并借助云平臺來拓展數學學習環境。此外,還需要進行多方位的考核,建立一體化的數學學習模式,以便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分析能力和綜合素養。
高中數學智慧課堂模式探索與應用的核心是通過使用信息化教學工具和方法,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標,幫助學生實現全面化成長。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教學設計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課堂互動,及時掌握和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他們的綜合能力,并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以便為后續的針對性教學提供依據。信息化教學視角下,通過數學資源整合與智慧課堂設計,有助于進一步提高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綜合教學水平。
一、分析學生實際學習需求,明確教學目標
在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建設與應用方面,教師要基于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通過不斷調整教學方式,進一步明確課堂的教學目標。在分析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的過程中,重視數學知識的創新整合可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亦可滿足學生提升成績的根本需求。在這一視角下,以信息統計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并做好視頻推送及功課預習任務等,更便于后續的知識學習與拓展。
例如,在“平面向量及其應用”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智慧課堂,從課前預習及知識拓展兩個角度開展教學??梢韵葘⑾嚓P知識的概念、定義、基本運算等內容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邏輯上傳到學習平臺中,使學生在課前對主要知識點進行預習,并在課上進行互動,利用網絡資源對知識點進行拓展,從而引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題型。之后,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開拓思路,將學生的數學思維貫穿到整個智慧課堂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智慧課堂中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引導
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知識內容創新對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促進作用。由于數學知識本身相對比較抽象,所以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時,教師應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對智慧課堂中的數學知識進行整合,并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結合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選擇適宜的互動方式,同時鼓勵學生對預習內容進行分享,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
學情分析是引導學生邏輯思維的關鍵,在了解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后,可從數學知識本質及智能預習分析的角度,對學生逐步滲透化歸與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提高學情分析的綜合效果,可利用智筆系統收集相關數據,對學生的思維、解題過程及結果等進行綜合分析,這有利于及時引導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例如,在“立體幾何初步”的單元學習中,教師可以創設智能化教學活動,借助信息技術來拓展立體圖形,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由于相關的題型比較難理解,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動畫等方式將抽象的圖形形象化,使學生直觀地了解立體圖形的各個面、線、點的位置關系,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三、智慧課堂學習環境的拓展
教學改革視角下,高中數學智慧課堂教學創新既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又要分析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為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提供依據。智慧課堂中,可以引入云平臺,對數學知識進行整合,以幫助學生構建思維導圖,方便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梳理,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拓展學習環境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探索的積極性,因此,應該充分利用智能化的教學技術,將數學知識整理成系統的知識框架,并通過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整理和總結成知識筆記,從而更好地實現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創新。
例如,在對“數列”知識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對數列知識點的范例講解,使學生先了解數列的基本概念,再通過云平臺展示數學數據,并導入數據問題,引導學生的數學邏輯與思維。帶動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后,可以引出等差數列的相關概念,以等比數列和等差數列為基礎,對數列知識的實際應用進行延伸與拓展。待學生了解并基本掌握了數列的邏輯關系后,再重新引入數據,讓學生對其展開討論,并從數據與等差數列的區別、關聯等角度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知識探索能力,從而在提升學生數學邏輯分析能力的同時,實現高中數學智慧課堂學習效率的最大化。
四、優化智慧課堂,完善教學考核機制
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建設與創新,要以實際教學情況、智能化課堂特征及信息技術的應用為中心,對智慧課堂的整體設計與實踐進行考核與評估,幫助教師及學生發現自身的短板,有選擇地調整智慧課堂的教學方式。一方面,要以數學基礎知識為基礎,從學生自主學習的角度進行考核,分析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實際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數學知識進行開拓性實踐考核,重點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及數學知識遷移應用能力等進行考核與評估。
另外,還要結合智慧課堂的開展情況,多角度地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等方面進行考核,逐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在掌握了具體的考核結果后,教師可以結合其中出現的問題和教學重點等調整智慧課堂的側重點,實時更新教學目標,以保證智慧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及有效性。
五、結語
總之,智慧課堂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要以學生適應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為目標,在了解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后,再利用云平臺等信息技術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實質性問題,便于學生將碎片化的知識整合為有效的數學解題技巧。在利用智慧課堂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充分發揮多媒體、云平臺的輔助作用,梳理好數學知識,幫助學生營造出形象化、生動化的學習環境,才能為高中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的創新發展奠定較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