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鵬
[摘要]? 桐梓縣按照貴州省委加快建設多彩貴州旅游強省決策部署,厚植生態底色,開展實施市場主體培育、業態升級、服務質量提升、盤活閑置低效項目攻堅“四大行動”,奮力推動旅游大提質。針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短板,要增強旅游市場主體競爭力,促進鄉村旅游升級發展,加強旅游宣傳營銷。
[關鍵詞]? 旅游產業化;多彩貴州;“公園省”;生態旅游
[作者單位]? 中共桐梓縣委黨校
近年來,貴州省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依托得天獨厚資源優勢,推動旅游產業化發展,加快建設多彩貴州旅游強省,努力打造國際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國內一流度假康養目的地。桐梓縣旅游資源豐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具備把旅游業做大做強做優的基礎。如何把自然、交通、區位、文化等資源優勢變為產業發展優勢,引領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為桐梓縣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課題。
桐梓縣旅游產業化發展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貴州旅游發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視察時指出:“貴州發展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要把旅游業做大做強”“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2021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到貴州視察時強調,貴州要豐富旅游生態和人文內涵,實現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6月7日, 貴州省委省政府舉行全省旅游產業化推進大會,會上印發了“一意見、一規劃、兩方案、一辦法、一制度、一匯編”7個文件,包含《關于加快推進旅游產業化奮力實現旅游大提質的實施意見》《貴州省大力實施旅游市場主體培育行動方案》等,初步構建起推進全省旅游產業化發展政策措施的“四梁八柱”,支撐引領貴州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遵義市委市政府隨即也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旅游產業化奮力實現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對遵義市旅游產業化發展作出安排。2021年10月14日,桐梓縣委縣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旅游產業化提質助推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圍繞“四新”抓“四化”(四新: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四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市場主體培育、業態升級、服務質量提升、盤活閑置低效項目攻堅“四大行動”為重點,延伸旅游產業鏈條,促進多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由擴張數量、規模向提升品質、效益轉變,不斷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推動旅游產業化發展上臺階。
旅游業基本情況。“十三五”期間,桐梓縣累計接待游客8365萬人次,年均增長21%,占遵義全市接待游客總量的12.7%。旅游綜合收入476億元,年均增長34%。2021年接待游客1107.17萬人次,位居遵義全市第五;實現旅游總收入116.65億元,位居遵義全市第四;人均花費為1053.59元,位居遵義全市第四。2022年,桐梓縣接待游客777.29萬人次,位居遵義全市第四;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0.05億元,位居遵義全市第四;人均消費1029.89元,位居遵義全市第八。這些數據對比說明桐梓縣旅游業發展已逐漸走出三年疫情困擾,增勢明顯。
景區景點建設情況。桐梓縣依托生態資源稟賦,做足山水生態文章,已建成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杉坪),國家A級景區13個。A級景區中4A級景區2個,分別是杉坪景區和水銀河景區;3A級景區11個,分別是圓滿貫景區、官倉農旅養生度假區、馬鬃紅苗景區、夜郎水寨景區、古夜郎漂流景區、堯龍山景區、小西湖景區、枕泉翠谷、松坎鹽道古鎮景區、新站太白古鎮景區、南天門旅游度假景區。其中國有直營景區6個,分別是杉坪景區、水銀河景區、官倉農旅養生度假區、堯龍山景區、松坎鹽道古鎮景區和新站太白古鎮景區;民營景區7個,分別是圓滿貫景區、馬鬃紅苗景區、夜郎水寨景區、古夜郎漂流景區、小西湖景區、枕泉翠谷、南天門旅游度假景區。
鄉村旅游發展情況。桐梓縣作為貴州北大門,區位、氣候、交通優勢得天獨厚,自2006年桐梓鄉村旅游興起以來,鄉村旅游既是桐梓旅游產業發展的特色也是主導。經過17年的發展,桐梓縣現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省級和市級鄉村旅游重點村9個、省級和市級鄉村旅游村寨16個、市級鄉村旅游重點鎮1個。全縣共打造了鄉村旅游點34個、鄉村旅館2033家、客房4.61萬間,床位9.8204萬張,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鄉村旅館“評星定級、服務管理、聯合運營”三大體系,目前已經評定三星級民宿242家。
旅游產業化發展“四大行動”
多措并舉推進市場主體培育行動。一是抓改革。以市場為導向,推進涉旅國有景區改革,制定工作方案,開展杉坪景區“三權分置”改革,并納入全省、全市涉旅國有景區改革試點。二是擴增量。強化與中青旅、攜程等旅游優勢企業合作推進桐梓旅游發展。培育新增涉旅市場主體54家,新增床位1040張。培育久龍酒店為規模以上住宿業企業,培育夜郎名都娛樂會所為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
融合創新推進旅游業態升級行動。一是推進文旅融合。“婁山紅跡·紅軍長征在桐梓”“桐梓海軍學校”“中央紅軍桐梓醫院”陳列館于2022年3月對外開放,全年接待參觀團體200余個,接待參觀游客13297人次。同時,加快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桐梓段)重點項目建設,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陳列館、黔北蘇維埃政權陳列館、紅軍總醫院駐地舊址(周西成)日常保養維護及治理復原陳列、石牛欄戰斗遺址文物本體修繕、紅軍長征在桐梓陳列館(紅一軍團直屬隊及保衛局駐地舊址)文物修繕及預防性保護項目、紅十五師開倉放鹽和召開群眾大會舊址修繕工程等多個項目已納入“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帶建設。二是著力品牌創建。成功申報九壩鎮山堡村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九壩鎮為全市鄉村旅游重點鎮,九壩鎮高崗村、天池村為全市鄉村旅游重點村。
固本強基推進服務質量提升行動。一是加快科技賦能。推動桐梓縣旅游景區、旅游商品“上網”,目前全縣共計13個A級景區景點、31家商戶36個旅游商品已入駐“一碼游貴州”平臺,推動開展平臺成交,2022年“一碼游貴州”桐梓景區預約3104人次。二是優化服務設施。圍繞游客需求,強化服務質量,完善A級旅游景區標識系統,實施旅游廁所三年達標行動;持續推動5G網絡覆蓋景區,桐梓縣除圓滿貫旅游景區外,其他3A級以上景區已基本覆蓋移動5G網絡。三是提升服務技能。提高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開展文旅行業安全生產、技能技術等培訓。
集中攻堅推進閑置低效旅游項目盤活行動。一是按照省、市有關部署,有序開展摸底核查工作,核查上報閑置低效旅游項目黃蓮鄉大婁山竹?;﹫鲰椖?個,省旅游產業化專項組認定低效旅游景區2個,分別是小西湖旅游景區和圓滿貫旅游景區。二是針對黃蓮鄉大婁山竹?;﹫霭凑铡瓣P停”方式盤活銷號該項目,完成該項目門頭、滑雪道等附屬設施拆除,林地復墾復綠工作已完成并獲得林業管理部門驗收。三是針對低效景區的小西湖旅游景區和圓滿貫旅游景區,通過制定不同的策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植入新業態,提升服務質量,按計劃推進盤活工作,按程序申報,按期盤活銷號。
桐梓縣旅游產業化發展存在的不足
市場主體競爭力不強。一是市場主體“散、小、弱”,競爭力不強,中高端旅游產品供給不足,再加上季節特征明顯,部分景區無二次消費業態或消費業態較少,缺乏有吸引力的產品,產業發展效率不高。二是景區景點缺乏競爭力,桐梓縣雖有 A 級景區13個,但實際上市場化運營的占比僅53.85%。全縣景區景點眾多,但龍頭景區欠缺、旅游品牌不響,目前尚無5A級景區,杉坪、水銀河等景區的市場認知度不高,未能形成品牌景區。三是精品旅游線路配套建設不足,景區景點沿線餐飲住宿等缺失或不健全。
鄉村旅游檔次不高,同質化嚴重。一是桐梓縣大多數鄉村旅館為中低端鄉村避暑客棧,鄉村旅游產品缺乏特色,鄉村公共服務設施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能滿足旅游產業化發展需求,鄉村旅游與農業的融合缺乏深度等,以致桐梓縣鄉村旅游未能形成“一村一品”的差異化旅游產品。二是鄉村旅游產品形態單一。桐梓鄉村旅游形態主要是鄉村避暑休閑游,市場結構簡單,旅客以重慶市的老年人為主,消費水平低,單個游客的消費水平不高,產業效率低下。而且這種旅游形態季節特征明顯,集中于重慶市酷暑季節,產品開發對“涼爽”的依賴過大,類型單一,同質化嚴重。三是鄉村旅游服務水平較低。雖然桐梓縣成立旅游協會并建立了鄉村旅游服務體系,但幾乎未實質性開展工作,缺乏標準的培訓、專業的人才、科學的管理。
營銷宣傳影響力有待加強。一是缺乏系統性宣傳營銷策劃。二是縣級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全媒體平臺融合度低,宣傳效果難以達到預期。三是線下推介不力?!坝迥锨薄眳^域旅游協同發展不足,與珠海橫琴旅游互動少。四是渠道營銷作用未顯現。桐梓縣與中國華品匯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貴州天悅旅游集團于2022年7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但至今引流效果不佳。
桐梓縣旅游產業化發展優化對策
增強市場主體競爭力。一是以問題為導向,用足用活國家、省、市有關涉旅企業發展支持政策,培育壯大本土各類涉旅企業,增強企業競爭力,提供更多的中高端旅游產品,滿足各類游客需求,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業發展要素補齊景區單一業態短板,延伸二次消費場景。重點增加體驗性項目與新文創產品,促進游客二次消費。同時引進優秀旅游企業與本土企業深度合作,共同發展。二是推動景區景點提質增效,深化杉坪、水銀河等國有旅游景區“三權分置”改革,堅持市場化運營,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加快提高運營景區占比。同時,按照4A級標準持續指導3A級景區提檔升級,做大4A級景區總量,力爭創建旅游品牌突出的5A級景區,提高區域帶動能力。三是加快補足精品旅游線路配套建設,補足景區景點沿線餐飲住宿等業態。加快推進農特產品、旅游商品進景區,增加產業融合深度。
促進鄉村旅游升級發展。一是根據鄉村旅游發展的需要,加快完善鄉村旅游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如停車場建設),分類連片規劃鄉村旅游發展,打造特色鮮明、類型多樣、主題突出的鄉村旅游示范帶(點),形成差異化發展,避免同質化低效競爭。二是持續開展鄉村旅游標準化評定,大力推進鄉村旅游點創建國家級、省級鄉村旅游村寨,推進鄉村旅館、民宿、農家樂創建品牌。三是引導鄉村旅館按照星級標準建設或改建,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高科學管理水平,提升鄉村旅館品質。四是探索鄉村旅館從季節性避暑接待向全年接待轉型。
加強旅游宣傳營銷。一是打造富有感染力、新穎獨特的全縣旅游品牌形象,營銷渠道、營銷材料、營銷活動圍繞該品牌形象進行廣泛宣傳,提高消費者對桐梓旅游品牌的認知。二是利用好媒體傳播渠道,整合紅旅、康旅、鄉旅等旅游資源,在形象宣傳、主題線路、農特和非遺產品等方面進行線上線下宣傳。同時,加強“渝南黔北”區域旅游聯盟交流合作,加強與珠海橫琴的旅游互動,開展客源互通、產業融合、共建共享等工作,穩步提升省內外重要客源市場游客數量,拓展國內潛在客源和新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