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騰
[摘要]? 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是農商銀行業務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石,是打造農商銀行特色企業文化的迫切需要,加強清廉金融文化建設,為農商銀行提質增效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農商銀行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推動農商銀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設,要按照參與主體全覆蓋、工作方法齊實施、監督平臺多元化、制度體系共發力4個方面發力的工作思路,將全體員工納入廉政文化建設中來,搭建清廉金融教育平臺和內外部立體化監管平臺,建立考核機制,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穩步推進懲防體系建設。
[關鍵詞]? 農村商業銀行;清廉金融文化;黨風廉政建設
[作者單位]? 江蘇民豐農村商業銀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金融業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致力營造風清氣正的金融生態環境。加強金融廉政文化建設是增強銀行員工反腐倡廉意識、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推動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的重要保證, 對從源頭上防范各類案件發生、促進金融業政治生態持續向上向好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隨著農村商業銀行供給側改革的步伐加快,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清廉金融文化,已成為當前農商銀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
農商銀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清廉金融文化建設為農商銀行提質增效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隨著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金融線上化趨勢加速演進,金融同質化競爭更加激烈。農商銀行傳統依賴人熟、地熟等特點形成的比較優勢趨于消失。加強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正是農商銀行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改革適應變革的重要體現,不僅能為業務模式升級、產品服務創新贏得時間,有效彌補制度真空形成的管理漏洞,而且能夠促使全員涵養廉政文化意識。
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是農商銀行業務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石。農商銀行承擔了多項政策性金融業務,如脫貧人口小額信貸,養老保險、涉農補貼等資金發放。一旦從業人員未能堅持執業操守,面對利益誘惑,極易越過執業紅線甚至做人底線,這將不利于業務可持續發展,并損害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因此,農商銀行廉潔金融文化建設作為源頭治腐的有力舉措,是凈化農商銀行經營環境、營造良好社會風尚的重要基礎。
清廉金額文化建設是打造農商銀行特色企業文化的迫切需要。廉潔文化的核心要義是指通過教育感化、思想引領,使員工懂規矩、守紀律,形成真正的自我保護和約束意識。農商銀行不斷豐富廉潔文化內涵,有助于凝聚起員工廉潔自律的企業共識,從而提升企業文化的生命力,達到文化反哺生產力的最終目的。
農商銀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設的難點
反腐環境愈加復雜多變。伴隨金融快速創新,各種配套的監管政策則相對滯后。另外,在不同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由于機構設置和職能分工等問題,往往留有監管不足和監管真空地帶。此外,金融實務部門和金融監管部門基于人員親屬、朋友及其他社會關系層面的連帶、裙帶關系也一定程度上存在,這通常使得反腐層面和領域的各項監管手段變得綿軟無力。
清廉金融意識有待提升。農商銀行董事、高級管理層往往更加關注具體業務開辦成效,對清廉金融意識的培育、清廉金融文化的打造缺少足夠重視,無法從戰略層面和長遠角度做出相關部署。與此同時,農商銀行的人員配備主要是以實干經驗豐富的財會、農貸業務人員為主,涉及廉潔文化打造、紀檢監察等專業人才數量占比較低,這就導致相關工作難以做實做細。
廉潔文化體系設計亟需完善。多數農商銀行現有的廉潔文化工作呈現碎片化、孤立化特征,完整的制度體系和高效的運作機制尚未建立。農商銀行在設計廉潔文化體系時,必須要契合自身運營規律,在對銀行業腐敗特點、成因及變化趨勢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即依據“由誰參與、在何時實現、在何種環境下運行、依據何種制度或標準執行、后續的完善思路”等因素加以分析與確定。
農商銀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設的工作思路
從上到下,參與主體全覆蓋。農商銀行要將全體員工納入廉政文化建設中來。重點教育中層以上領導干部,通過任前訓話、任期談話等方式強化教育;在重要崗位人員輪換和新員工入職培訓期間,要設立反腐倡廉課程。此外,要將廉潔文化建設融入日常,以爭創 “共產黨員先鋒崗”“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為工作抓手,培養一批誠實守信、作風良好、依法合規經營的典型。還要建立科學有效的考核機制,將廉政文化建設與日常業務經營考核相掛鉤。廉潔文化建設應由一把手負總責,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負責人具體落實清廉金融文化建設各方面的工作要求。
從身到心,各種方法齊實施。一是搭建清廉金融教育平臺。農商銀行要穩步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和黨課教育活動,使員工警醒貪腐行為的嚴重后果,在思想上持續得到凈化。例如,可分批次組織各崗位人員參觀警示教育基地;主動邀請監管部門就法律法規及系統典型案例開展集中培訓。二是搭建文藝滲透平臺。綜合運用文藝演出、展覽、征文、演講比賽等多種活動形式,豐富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以員工喜聞樂見的方式,調動各主體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一系列活潑或嚴肅的主題活動,既能點綴員工業余文化生活,又能陶冶員工道德情操,凝聚廉潔自律共識,自覺做到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的有機統一。
從里到外,多個平臺同監督。通過搭建多個內外部立體化監管平臺,不斷拓展廉潔文化建設的外延與內涵。一是設立行務公告欄。對外方面,主要包括信貸部門操作程序、貸款利率、服務承諾、收費標準、招投標事項等;對內方面,主要包括財務收支、固定資產處置、干部任用等。二是聘請社會監督員,主要負責廉政監督工作,通過座談調研和走訪串戶等方式,深入收集群眾意見和違法違規線索,并定期向紀律監察部門報告進展。三是公布監督舉報電話,設立行長信箱、工作意見簿,加強對員工行為失范的監督管理,對客戶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予以處置。四是發布家庭助廉倡議書,開展家訪活動,組織員工配偶參與主題見面會,勉勵家屬當好“廉內助”。
從制訂到落實,制度體系共發力。農商銀行要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內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實行“按制度管人、按規矩辦事”。一是加強信貸管理。明確信貸條線各職能部門審批權限,組建貸款審批委員會,嚴查擅自放貸、超權限放貸。建立貸款責任追究制,加強貸款全流程生命周期管理。二是加強財務管理。以財務精細化、規范化管理為工作目標,成立財務審批委員會,對辦公耗材、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工程建設等實行統一招標購買,防范關鍵領域腐敗風險滋生。三是加強人事管理。建立干部交流回避和強制休假制度,實行全周期審計制度,定期開展工作述職,查擺問題與不足,并接受民主評議。四是形成內控風險處置合力。內審部門和紀律部門密切配合,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成果共享。
農商銀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設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精神文明領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系統內外方方面面,需要持之以恒抓實抓細,以落實監督意見整改為工作抓手,靈活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多措并舉推動清廉金融文化落地。
江蘇民豐農商銀行廉潔文化建設實踐
江蘇民豐農商銀行是宿遷地區首家轉型為農商行的地方獨立法人機構,擁有營業網點53家、金融服務站304家、員工800余人,服務范圍基本覆蓋轄區所有鄉鎮、重點村居。近年來,民豐農商銀行持續完善廉潔風險防控體系,建立健全預防腐敗的長效機制,有效防控全行廉潔領域風險挑戰,清廉金融文化建設工作持續向縱深推進。
突出常抓細抓,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民豐農商銀行認真貫徹上級單位和監管部門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真正把紀律嚴起來、規矩立起來。一是簽立“軍令狀”。定期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專題會議,每年初與各支行行長、部室負責人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狀,把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的情況納入年度考核細則。二是嚴控“重點日”。為有效防范春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腐敗現象滋生,在全行范圍開展廉潔自律教育,明確紀律底線、樹立行為紅線,確保廉潔過節、文明過節。三是監督“常態化”。該行在行紀委設立了投訴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引導全行干部職工反映問題線索。一旦問題被查實的,對被舉報人加以嚴懲,對舉報人予以獎勵。
突出整改提升,馳而不息地做實監督意見整改。民豐農商銀行對照《省聯社黨委關于落實省紀委監督意見的整改實施方案》,專門成立了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行各項檢查問題的整改工作,并明確行紀委和紀律監督室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監督。在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的帶領下,該行既深入排查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又深入剖析近年來行業內外的腐敗案件和嚴重違規違紀問題;既從個人方面分析問題成因,又從管理制度上查找漏洞,制定了切實有效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明確責任領導、主辦部門和協辦部門。相關責任部門均能給予高度重視,并在規定時間內將整改提升情況報告至監察部門。
突出關愛提醒,實踐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一是加強學習研究。全面掌握運用“四種形態”深刻意義,詳細劃分運用監督執紀責任。督促相關人員參加監督執紀培訓,切實提升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實踐運用能力。二是認真執紀問責。通過實施推進工作提示談、幫助指導教育談、違規違紀警示談等方式靈活運用“第一種形態”。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關注,采取關愛提醒、函詢和誡勉談話等方式。三是嚴肅實施問責追責制度。對內部檢查、審計和外部檢查發現的違規行為,需要進行處罰的,實行自下而上報告機制,即由檢查牽頭部門將違規事實反饋至相關部門或支行,由責任人所在單位對照制度提出初步處罰意見,最終由行黨委集體討論決定。加強群眾舉報線索受理工作,對實名舉報、上級部門下轉的信訪件以及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重大違規違紀問題加大核查力度。
突出反腐倡廉,推動清廉金融文化打造。一方面加強預防機制建設。每月由各支行、部室負責人對照規定的排查項目對所轄員工八小時內外行為失范進行排查,及時掌握員工異常行為動態,對可能成為操作風險隱患苗頭,或誘發事故、案件的行為進行主動識別,并及時采取處置措施,有效防范操作風險與案件的發生。另一方面加強反腐倡廉教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反腐倡廉教育,組織中層以上干部、優秀員工參加井岡山、延安等紅色教育之旅,重溫革命老區精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組織干部員工觀看職務犯罪警示片和《斬斷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專題警示教育片,以案說法、以案釋紀,用鮮活案例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同時,借助新媒體渠道開展反腐倡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