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晴
在數年之前,當全球動力電池格局仍由日韓企業主導時,或許沒有人能想到,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會一躍領先,成為這個萬億市場的“關鍵先生”。
隨著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崛起,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主要引擎——動力電池,逐漸被中國企業所主導。
根據相關數據,2023年1—8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429GWH,同比增長48.9%。中國六家電池企業排名前十,整體市占率63.1%,較去年同期的58.1%增加5個百分點。
其中,寧德時代以54.4%的同比增長率、超過30.0%的市場份額,依然維持全球第一的電池供應商地位。比亞迪位居第二,中創新航、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則繼續居于前十。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邁入了全面市場化發展的新階段,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也成為全球經濟至關重要的增長極,動力電池產業發展也進入關鍵階段。”2023年6月9日,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表示。
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等為代表的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全球動力電池產業鏈中占據著重要市場地位。截至2022年,寧德時代已連續六年穩坐全球最大動力電池企業寶座。
寧德時代CTP和比亞迪刀片電池帶來的技術進步,讓磷酸鐵鋰熱度攀升。2020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提速,市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暴增,磷酸鐵鋰電池逐漸顯現出與三元鋰電池分庭抗禮的局面。這一階段,松下、LG新能源等日韓企業由于發展規劃略為保守,旗下產品也多單押三元鋰電池,對中國市場的需求爆發反應不及。而中創新航、蜂巢能源、億緯鋰能等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則日漸壯大。
而隨著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的激烈競爭,市場格局愈發向頭部集中。越來越多動力電池企業將眼光放至海外,紛紛搶灘海外市場。“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和電動載人汽車,成為今年出口的‘新三樣’。”萬鋼在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如是說。
2023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境外電池業務營業收入達到656.8億元,同比增長195.15%;國軒高科海外業務銷售收入為30.62億元,同比增長296.74%;中創新航上半年境外地區收入為3.75億元,同比增長115.7%。
除了產品出海,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海外建廠潮涌。目前,寧德時代位于德國的首座海外工廠已投產。第二座海外工廠匈牙利工廠規劃產能 100GWh,一期已開工建設。國內廠商出海提速將帶動中國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占率提升,龍頭企業有望搶占先機,充分受益海外優于國內的競爭環境與利潤空間。
不過,廣闊的海外市場亦潛藏隱憂。2023年8月17日,《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正式生效,近期歐盟又開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出海,仍需一道道“闖關”。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認為,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在未來競爭中,要把握好發展的主動權,在牢牢占據國內市場的前提下,積極穩妥開拓海外市場,“走出去”的過程中也應注重品牌營銷,避免低價同質化競爭。
從1870年至今的150多年時間里,電池行業經歷了5次核心技術革命,每一個階段都催生了不同的行業格局。時勢造英雄,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經過20年的追趕、起勢、崛起,終逆襲成為世界牌桌上的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