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的探索實踐及其啟示"/>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 楊志文 袁涌波
一個地區的發展不能著眼一時,更不能囿于一域,而應從全球一體化的大潮流出發,堅決肩負起向世界展示中國道路、中國智慧之鮮活樣本的崇高使命
義烏是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縮影,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長期關注縣域發展的一個重要“觀測點”。在習近平同志為浙江量身打造的“八八戰略”這一總綱領總遵循指引下,20年來,義烏始終堅持立足浙江、著眼全國、面向世界進行開放的戰略布局,把國際陸港城市建設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之中,把“義新歐”中歐班列、“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的發展嵌入“一帶一路”倡議之中,把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設納入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格局之中,在浙江、全國的對外開放中發揮了紐帶和窗口作用,為浙江深入實施“一號開放工程”、加快打造高能級開放大省做出了積極貢獻,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縣域生動實踐的典型。
20年來,義烏著力破除傳統路徑依賴,以推進制度型開放為導向,實現了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改革疊加,構建起世界領先的高效貿易生態系統,使義烏市場貿易格局從“買全國、賣全國”轉向“買全球、賣全球”,成為世界領先的國際小商品貿易中心。
國貿改革試點提升了我國對全球小商品產業鏈供應鏈的掌控力。自2011年國務院批復開展浙江省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以來,新型貿易體制機制加速形成,貿易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通關、檢驗檢疫、結算、稅務、信用、物流等規則和標準體系,吸引國內外大量貿易主體加入其中,從而使得相關貿易規則和標準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和采納,使義烏對小商品國際流通渠道的控制力和貿易規則標準的主導力日益增強,也顯著提升了我國對全球小商品產業鏈供應鏈的掌控力和廣大中小微企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十多項改革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為我國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等提供了豐富實踐經驗。國貿改革使義烏這個“點”的獨特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推動了各垂直管理體系“線”上的改革創新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促進了浙江、全國對外貿易“面”上的高質量發展,產生了“點、線、面”有機協同的聯動效應。
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為中小企業參與國際貿易提供了低成本便利通道。義烏首創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成為全國大力培育的三種外貿新業態之一,被納入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全國22個省的39個專業市場復制推廣。它為無力自建外貿營銷渠道的中小微企業構筑了低門檻、低成本、便利化、共享型的貿易通道,讓市場經營戶做外貿像做內貿一樣簡單,成為廣大中小微企業乃至普通大眾參與國際貿易、分享經濟全球化成果的有效途徑。它還彌補了傳統的一般貿易、加工貿易方式商品輸出覆蓋面的局限性,挖掘和釋放了國際市場對中國高性價比商品的潛在需求,特別是促進了向中東、東南亞、南亞、中南美洲、非洲等地區的出口。2022年,義烏市場采購貿易出口額占全國市場采購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達36%。2002-2022年,義烏外貿出口額增長了1059倍,占全國外貿出口的比重從0.15‰提高至18.2‰,為浙江和全國外貿出口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20年來,義烏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最大使命和最大機遇,大力推進“義新歐”“義甬舟”“網上絲綢之路”三條開放大通道建設,積極布局“一帶一路”境外站、合作區,致力于把義烏打造成為全球知名的“一帶一路”樞紐城市。
“義新歐”班列成為“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載體。義烏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運營義烏至馬德里貨運班列的重大倡議,開行了全球最長的鐵路國際貨運班列,成為浙江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同時,持續推動“義新歐”中歐班列增點、拓線、提效,著力構建一條安全、高效、便捷的中歐陸上貿易大通道。目前,“義新歐”班列運營線路已拓展至18個方向,到達境外站點101個,貫通亞歐大陸51個國家和地區,發運量約占全國總量的1/10,被習近平總書記譽為“亞歐大陸互聯互通的重要橋梁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早期成果”。班列的發展大大豐富了沿線國家和地區商品貿易往來的運輸方式,擺脫了長期單純依賴沿海口岸進出口的局面,并大幅提高了中歐之間商品貿易往來的運輸效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義新歐”班列積極承接空運、海運轉移貨源,為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助力國際防疫合作等作出了積極貢獻。
“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貫通“海上絲綢之路”。為打通向東出海通道,義烏一直聚焦“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深度推進義烏國際陸港與寧波舟山海港的關務、港務、船務、信息及管理一體化,著力打造寧波舟山港“第六港區”,促使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與世界最大的港口緊密相連。積極探索開展多式聯運,“義烏—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出口集裝箱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義烏出口集裝箱約占寧波舟山港出口重箱量的七分之一,是重要的貨源地和“陸上橋頭堡”。著力建設國內首個雙層集裝箱運輸鐵路——甬金鐵路,對內打造長江經濟帶黃金輔道,構建覆蓋浙中西、長江中下游及內陸腹地的服務網絡,努力成為“義甬舟”大通道西延重要支點,對外全力提升港口輻射力、港口服務力、港口資源配置力,貫通“海上絲綢之路”。
跨境電商助力“網上絲綢之路”。通過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構建chinagoods、環球義達、線上訂單履約中心等數字化平臺,義烏著力打造全球性的跨境電商貨物集散中心、交易認證中心、資金結算中心等。2022年,義烏實現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1083.5億元,居全國各城市前列。打造全場景貿易綜合服務平臺Chinagoods,實現了“線下市場采購+線上跨境電商”的融合發展。著力建設第六代市場——義烏全球數字自貿中心,搭建交易履約集成、產業城市聯動、新老市場協同、線上線下融合、國內國外互通的小商品貿易“一站式”服務平臺。在全國率先開展地方法人銀行與跨境電商交易平臺直聯的收結匯模式,以跨境電商平臺電子交易信息作為交易真實性審核的資料,為跨境電商打通自由結算通道。通過與阿里巴巴共建eWTP全球創新中心,為全球中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賦能,拓寬全國中小微企業產品走向世界的網上高速通道,為“網上絲綢之路”建設加油添力。
20年來,義烏積極主動融入國家對外開放大戰略,把國際化作為自身最大的優勢和特色,一以貫之地走國際化發展之路,以國際化引領城市轉型發展,通過實施內外貿一體化、城市開放能級提升等舉措,推動義烏從中國小商品城向世界小商品之都跨越,在浙江和全國對外開放中日益發揮紐帶和窗口作用。
構筑內外貿一體化的重要平臺。義烏市場承載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平臺作用日益凸顯,與全國100多家單位聯合成立的專業市場聯盟,構建起了“義烏市場主導、下游市場承接、各方互利共生”的蛛網式市場網絡,形成了覆蓋全國28個省份180多個二級市場的全方位、立體式、多層級的國內市場體系。與此同時,義烏市場與全國20多個省份的特色產業集群有機聯動,帶動了廣東玩具和電子電器、福建服裝、江西陶瓷、江蘇床上用品等銷往全球市場。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在義烏市場銷售的商品中,24%來自義烏本地、35%來自浙江其他地區、31%來自全國其他省區市、10%來自境外。義烏不僅自身實現了“富民強市”目標,而且以義烏市場為核心,構建起一個連通全球的貿易和產業協作網絡——“義烏商圈”,全國許多無力自建出口渠道的中小微企業借助這一網絡接軌國際市場、參與全球分工,帶動了全國210多萬家中小微企業發展、3200萬以上人員就業。
建立高度發達的城市開放體系。通過以商興城、以城促商,義烏用全球思維、世界眼光謀劃城市能級提升和服務功能升級,促進商貿、工業、宜居、科創功能加速更新融合,實現了城市開放能級的大提升。2002-2022年,義烏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從38平方公里擴大至113平方公里,擴展了2.0倍,成為II型大城市。義烏被列為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港站、國際陸港城市等,在全球貿易和物流大通關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開放口岸體系不斷完善,開放平臺功能持續提升,相繼獲批設立了保稅物流中心(B型)、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義烏綜合保稅區等,實現了海運、鐵路、航空、B保、郵政、綜保六大開放門戶平臺、“海陸空鐵郵網”全覆蓋。中外運—敦豪(DHL)、美國聯邦快遞公司(FedEx)、美國聯合包裹公司(UPS)等全球快遞巨頭,均在義烏設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2022年,義烏快遞業務量達93億件,約占全國總量的十二分之一,物流網絡遍及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成為融通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橋梁。義烏持續完善外國人來華邀請、出入境、就業、居留等舉措,大力營造世界各國客商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同治共享的營商環境。通過整合集聚各部門涉外服務功能,成立專門的國際貿易服務中心,為外商提供“一站式”服務,開創國內涉外審批服務事項“一站式”辦理的先河。開發“外籍商友卡”,實現外籍人員基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日常管理等“一卡通用”。創新“以外調外”涉外糾紛調解機制,開創性成立義烏市涉外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聘請外商組成涉外調解隊伍,調解成功率超過96%。良好的創業生活環境每年吸引50多萬人次外商到義烏,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多名外商常駐義烏。不同膚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在義烏和諧相處、共創家業,大街小巷遍布阿拉伯、東南亞、南亞、非洲等不同地域風格的餐館、酒吧等。通過匯聚本土文化、傳播傳統文化、引進外來文化,義烏充分展示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無比魅力和中國人民熱情包容的和諧理念。由此,義烏的功能和地位突破了縣域、省域范疇,成為一座融通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橋梁,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精神、中國文化。
義烏推進開放發展的實踐表明,一個地區的發展不能著眼一時,更不能囿于一域,而應該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從全球一體化的大潮流出發,堅決肩負起向世界展示中國道路、中國智慧之鮮活樣本的崇高使命。對于浙江各地而言,需要深入學習、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開放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和要求,積極主動融入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戰略,聚焦深入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加快打造高能級開放大省的戰略部署,大力推動商品、商人、資本、平臺、技術等“走出去”和“引進來”。要積極對標RCEP、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努力在投資、貿易、資金、運輸、人員等自由化便利化上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路,為浙江和全國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出積極貢獻。要充分結合各地特色和優勢,積極探索和實踐多元文化融合發展路徑,助推中國夢與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夢想融通共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