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詩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電子照片“一鍵生成”的繪畫中,視覺藝術應該如何保留其獨特的魅力呢?以及順應時代的風格有其創新,這是創作者們一直思考的問題。漆畫相對于其他畫種而言,出現的時間比較晚,近年來,漆畫作為一種新生的畫種發展迅速,在形式語言上兼容并蓄,吸取了其他藝術形式的養分。漆畫整體形式豐富,內容多樣化,在漆畫創作的發展過程中平視化的淺空間構成方式深受創作者的喜愛,更能表現其思考方式與獨特的觀察角度,體現出藝術家們豐富的個性與情感價值。淺空間的表現方式壓縮真實空間的距離感,削弱畫面空間的縱深感,使其達到平面化與裝飾性的空間效果,深化藝術家的情感表現。在學術范疇內淺空間沒有明確的概念,此談論的淺空間是指不受時間、空間、透視法則的限制,創作者自由平面化語言裝飾的一種創作方式。大眾開始成為視覺藝術審美的主體,創作者在受不同教育方式與生活環境下,對視覺藝術的感知必然會形成個體化差異,這要求視覺藝術需持續探索多元化的語言表達以符合受眾的審美變化。當代藝術家將傳統視覺藝術語境解構并融入當代文化觀念與個人精神的表達,更好地將個人審美通過多元重構的藝術形式進行再現。
當代藝術語境中,藝術家們還關注到了漆媒材作為客觀存在的物性,也就是物的本質。天然大漆作為物質能夠與空間產生的聯系,以此為出發點將漆與漆畫本身作為物品展出,它們表現的不光只是二維畫面中的空間營造,從物象轉為繪畫空間的創作。以及吸收了東方的一些造型透視色彩的藝術觀念進行創作,但仍舊保持了中國傳統的繪畫精神。通過作品向觀者傳達漆畫家獨特的審美趣味和品格,反映出作者深遠的藝術意境。淺空間的表現方式壓縮真實空間的距離感,削弱畫面空間的縱深感,使其達到平面化與裝飾性的空間效果,深化藝術家的情感表現。其表現方法是相對于漆畫中平面二維空間和西方立體三維空間來說的,通過對畫面空間的主觀安排與重構,淺空間不僅局限在二維空間、三維空間中,而是介于二個維度之間的淺層平面空間。當代視覺藝術的多元化表達方式不局限于對單一藝術作品形式的呈現,基于視覺藝術的語境,藝術家對藝術作品的表達會更多元化,對藝術作品意境進行解構與異構,引入個人對時代的反觀和思考跳脫出傳統審美的局限性,更富有時代精神的作品。整體來看,“藝術的內容包含了兩個方面:對現實生活的形式上的把握和反映;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和理想?!睂τ谥袊F代漆畫亦是如此。相對現代的漆畫家來說,從多角度思索當代藝術的現實意義,敏銳地捕捉現實中存在的藝術元素,在全新的藝術語境中賦予繪畫全新的藝術價值。藝術家將自身審美體驗與感悟通過帶有個人符號與特色的藝術形式進行表達,從自身認知角度出發重新建構當代繪畫語言。
現代漆畫是視覺藝術,當代文化相互交流與融合的大社會環境下,現代漆畫不斷受到影響,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心靈感受為主的繪畫空間意識和二維平面、散點透視的空間表達方式,而是凸顯出一種更富個人特色的繪畫形式,寫實性與寫意性結合的三維立體空間表現為主的多元化表現類型,從而形成了當代漆畫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大漆與輔助材料本身就可以帶給觀眾很好的審美體驗和視覺感受,其獨特的肌理效果與厚重的藝術感觀更充滿了渾厚、神秘的藝術意蘊。中國現代漆畫研究在滲透了相應的美學思想和審美理念,在繪畫創作過程中伴隨產生的精神表達,中國現代漆畫是中國美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漆畫是從漆繪演變而來,早期漆畫附著于器物之上,起到基本的裝飾作用,這時漆畫奠定了自身的裝飾性。春秋戰國時期的“鑲嵌法”體現了漆畫的另一特性——工藝性。在戰國時期,我國漆器藝術品上就有傳統裝飾藝術的獨特構圖方式,最突出的代表為戰國樂宴銅壺上的裝飾圖案。劉童先生認為在傳統漆器上創作繪畫,并具有相對獨立的審美價值,中國古已有之。王朝聞先生認為“任何藝術家都必然帶著時代的烙印,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這從他們的藝術作品可以清楚地看出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現代漆畫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歷史的烙印。針對當代漆畫的發展現狀,如何看待新材料,新形式。在現代漆畫在創作中,畫家們不僅繼承傳統工藝和裝飾手法,為了迎合現代審美,提倡遵循裝飾繪畫法則,巧妙地運用淺空間構成。《皓月紅燭》1989年七屆全國美展上,漆畫作品《皓月紅燭》獲得當代中國美術史上第一枚全國美展漆畫金牌,開創了他獨特的視覺藝術特征與風格迥異的漆畫本體語言特點。此作品與其他繪畫作品一樣以精神表現為第一,卻又獨具天然大漆的質材美,東方意蘊十足。顯性和隱性的繪畫空間分割形成一種時空恍然的惆悵的感覺。此種造型方法對人物動作、場景進行高度提煉,使得人物形象簡潔明快,趨于幾何符號化,并不拘泥于人物形象,省略許多細枝末節,卻把人物動態畫得活靈活現。同時得淺空間又豐富了一個層次。我們不能說這幅作品是平面空間的分割布局,它不是摒棄空間的,只不過并不是靠虛實來拉開空間。在第九屆全國美展中,藝術家蘇國偉的作品《花季》中,以黑、白、紅、金的傳統“漆語”,對畫面進行了恰當的抽象分割,色塊,黑白,節奏感強;作者將花紋細節的刻畫留在頭部飾品處,而衣服,特別是褲子部分,采用分割式的幾何體代替具體花紋。褲子與褲子,褲子與背景間相互透疊,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制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又隱喻花季少女們情深意切,不分你我的單純感情,平常,和諧,裝飾趣味強。展現了惠安女獨特的裝扮,和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精神面貌,使你在耳邊仿佛又響起崇武海灘上少女們的歡聲笑語,映現出她們肩挑重擔的健美身影,譜寫了一曲生命贊歌。淺空間構成伴隨著漆畫藝術的發展一直都運用在畫面構成之中。
點線面作為繪畫中最重要且基本的三個要素,在創作中更多的相互結合使用,在現代風景漆畫中也多加使用,用點線面進行穿插或者重疊重組,增加風景漆畫平面化的形式美感,藝術創作只在進行創作的時候,首先會考慮畫面的一個構成,增加畫面的表現性會通過背景的分割組合物體的重疊,甚至將不同角度觀察的物體進行同一空間的層疊。這些組織關系的基礎實則就是點線面的結合。例如游云峰漆畫作品《都市風》對現代都市場景的表現,畫面中部分線條延長與周邊的場景進行空間的交錯,特別是前景部分騎車人旁邊的橫條裝飾線,與背景形成一個物象層疊的關系,富于畫面的一種意境,形成朦朧感,利用長線條來表現都市生活的快節奏。淺空間帶來抽象、幾何簡化、圖形層狀和視覺隱喻。顯性空間與隱形空間,顯性指的是現實存在的真實空間狀況,隱性空間是指在形式上給予觀察者某種暗示,在表面上難以證實及空間沒有盡頭的顯現,對空間的事實深度可以更廣更深的想象。圖層關系也給予觀察者更多的思考在某種程度上觀察,這光看物體時會忽略背景,注意力會聚焦到中心物體上。在觀察淺空間,使觀察者會發現圖形與背景的不確定性,其中間沒有明確的間隔一節深度空間,畫面會產生遮擋與重疊,但這些也會給觀察者帶來對深度空間真實性的不可以預判,這也是創作者精心安排的,給觀察者一個心理暗示,引入更深刻的思考,減少真實空間的縱深感利用遮擋重疊,肌理變化等手段掩蓋真實空間的深度。
在現代的藝術展覽上,我們可以看到,創作者們會更加聚焦于個人作品風格,富有生活性,并且形式感和內容與傳統的漆畫相比更具豐富性。一些畫家在實踐的過程中削弱了漆畫材料的肌理感,畫面主體和背景的更加平面化,弱化體積,突出外形。漆畫藝術家余潮松意識到漆畫藝術語言要與當代審美環境融合的大趨勢。時代發展賦予大眾更多審美自由,這引起當代藝術家的思考。余潮松在表達個人藝術情感的同時,更注重繪畫和人這一主體的聯動關系,他認為繪畫在當代不可獨立于大眾審美認知范圍外,社會變革影響著大眾審美心理?;诖吮尘?,他開始了對個人形象的抽象表達,試圖通過其重新建構的形象來達到與大眾之間的互動連接。在其作品《無法觸摸的傷逝》中,余潮松在人物肢體上覆蓋材料的特殊肌理效果,呈現出脫離某種虛幻背后的真實感,在這被定格的瞬間、在虛無的背景下只存在向下俯沖的鳥以及伶仃的人。藝術家賦予了人物帶有隱喻性的符號意義,模糊對特定形象的表達,轉向人物肢體語言的象征性情緒。在技法創作方面,他將之前學習的巖彩藝術與漆藝的藝術語言靈動結合,確立以漆為主體語言并借由圖式表達個人藝術想象的風格?!稖嘏靶兄分袑⒈緫赜诘讓拥牟技y暴露在畫面之上,各式材料更多地參與到畫面創作中,余潮松刻意地保留了材料自然屬性,這種隨機的“錯誤”恰巧構成了漆材料多維度的表現力。他的作品對人物形象進行符號化表述,通過漆畫的藝術語言映射個人心理表征,同時借鑒其他畫種,重構著多元媒介環境下當代藝術形式的另一種表達途徑。在運用平面裝飾語言上,應取傳統之精華,擺脫程序化圖案的束縛,不斷進行非程式化語言探索。漆畫作為年輕的畫種,徘徊于傳統與現代之間,勇于創新是平面裝飾漆畫發展的核心。
現代漆畫創作發展中,藝術家通過對事物的理解,有較強的主觀能動性。寫實漆畫不在是對事物簡單描繪與表達,而對客觀存在事物進行抽象和概括。藝術家通過事物的理解與感受,對物象進行再創造,利用較強概括手法處理畫面,如夸張、變形、概括、簡化等手法。從而使畫面呈現出平面的視覺效果,可以這么說寫實漆畫的平面處理手法,主要是對畫面空間處理手法的弱化、對色彩主觀性與裝飾性的追求、自由安排畫面的構圖方式等方面上進行處理。使用灰色調相近的顏色進行色彩的補充,畫面的效果會更加的統一協調,在局部上可以增加色彩的明度進行點睛之筆,色彩弱對比的方式也可以使畫面更加的柔和,讓人覺得愉悅如同觀看綠色的風景時,會讓心情非常的舒暢,色彩弱對比也弱化了圖層關系,壓縮畫面空間感,整體畫面構成更加的統一和諧,不再追求明亮耀眼的色彩,結合大漆材料的肌理感,營造畫面的氛圍。單一的顏色容易產生單調感,而強烈的對比色調由于相互排斥的反差又會產生緊張感,為營造出“弱對比”美感的界面和寧靜、雅致、樸素、親切的氣氛,規避了突變,傳達了協調統一的視覺效果。德國哲學家謝林在《藝術哲學》中指出:“……個別的美是不存在的,唯有整體才是美的?!痹跔I造弱對比的“淺空間”界面時,要把屬于不同類型區域的色彩聯系起來,使局部空間之間在色彩效果上形成對比與調和。平面處理手法給人強烈的視覺感受,也就是對構圖、色彩、空間上的程度的把握。結合漆畫的創作技法,平面處理手法在漆畫中運用更加的舉足輕重。例如林棟的作品《MARGIN LINE NO.20170517》在他的作品中,徹底拋棄了外在形象,讓人直觀藝術家對漆語言表現的獨到見解。藝術家在完全平面化的畫中,空間的建立只依靠兩塊色彩相互對抗相互支持。那么在視覺感受中,綠色的部分比較明亮肌理密集且厚重,黑色部分平整顏色深沉。從色彩的語言來分析,黑色給人的感覺就是冷靜深沉的,綠色相對活躍。黑色的空間就像巨大的無限延伸的“底”,從漆的肌理效果來看,下方的線條感密集,漆厚重而高于畫面,無疑在視覺空間還是實際空間都屬于上層的前景了。而且在追求不同的畫面效果,以紅、黑、朱等經典色彩,在現代漆畫優秀作品中經??吹剑沟卯嬅娓挥小捌嵛丁毙缘谋磉_。漆畫作為一個年輕畫種,各種創作技法相對不夠成熟,表現方面有待探究與思考,雖依附于傳統“髹漆”工藝技法,但也借鑒其他畫種創作方式,同時也不斷的創新,呈現獨具個性化的風格特點。當今,越來越多的裝飾語言被運用在漆畫創新中,抓住漆材料包容萬象的特點,創造出更多的表現形式,是漆畫有別于其他畫種的發展優勢。
當代視覺藝術在多元媒介的影響下異彩紛呈,多元化的表達路徑拓展了全新的藝術疆域,漆畫也需探索更為寬泛的藝術語言。漆藝術從傳統工藝門類向當代藝術表現發展,要以新的形式語言、藝術趣味來拓展其廣度和深度,探尋作為藝術創作媒材的各種可能性,力圖將漆藝術回到藝術的本體并整體考量作品的藝術價值。不論是“平面化”,還是淺空間都是作為自己藝術獨特性的實驗,都給予我們多種創作的方式,漆畫家們應結合時代,發揮創作思維,發展多元化的表現形式,努力創造出更為優美,更具時代個性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