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娟
(內蒙古魯電蒙源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重視。風電作為利用風能進行發電的一種方式,具有環保、可持續等優勢,風電項目的安全、高效運行和發電量的最大化至關重要,已經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風電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及應注意的問題,對于推動風電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風電工程設計對于風電項目的運行效果和經濟效益具有重要影響。準確的風資源評估可以指導布置風機位和發電量的估算,從而實現最大的能量捕獲和發電效益。在機組選型和布置中,需要根據場區資源情況選擇適合的風力發電機組,根據地形合理布置機位,以達到發電量最優。風電場中涉及大量的發電機組和輸電線路,電氣系統設計需要考慮各個環節之間的配套工作,確保能夠穩定可靠地輸送發電能量,還需注意環境影響評價、土地利用規劃、快速啟動控制策略等。做好以上這些問題防范,相信可以更好地優化風電工程設計方案,為風電工程做好鋪墊。
設計階段對風電場的選址、風機布置和風機參數進行科學規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的風能資源,提高發電效率。合理的設計可以確保風機在最佳運行狀態下工作,提高每臺風機的發電量,并最大程度地減少系統的故障和停機時間。[1]
風電工程設計需要考慮風機基礎、輸電線路、變電站等基礎設施的穩固性和抗風能力,以及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合理的設計有助于降低事故風險,確保工程設備的安全運行,保護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設計階段需要進行經濟評估,包括投資成本、發電收益、運維費用等方面的考慮。通過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并優化設計方案,可以在滿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投資成本、提高回報率,確保工程的經濟可行性。
風電工程是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空氣質量和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2]。
風電工程設計需要考慮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因素。這包括設計與規劃的靈活性,以適應未來技術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對環境影響的評估和管理,確保風電場與周邊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
綜上所述,風電工程設計的重要性體現在提高發電效率、保證安全可靠性、經濟可行性、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科學合理的設計有助于優化工程性能、降低成本,并推動清潔能源的可持續利用。
風能資源評估是風電工程設計的基礎,但由于數據采集和分析的原因,評估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不準確的風能資源評估可能導致選址錯誤、發電量的估算偏差等問題,影響發電效益。
風機的布置對發電效率和系統可靠性有重要影響。如果布置不合理,例如主風向風機布置密度過高,尾流過大,會導致發電量的損失及一些安全問題。風機布置過于稀疏,會增加道路及線路成本,造成資源浪費及成本增加,所以,風場合理的機位布置至關重要[3]。
基礎設施設計的不足可能導致風機基礎的穩固性不足,道路網絡不便利,輸電線路容量不足等問題。這會影響風機的安全穩定運行,增加維護成本,并可能導致系統故障。
輸電系統設計的不合理可能導致電力傳輸過程中的能量損耗增加。例如,線路選擇不當、線路距離過長、變電站布置不合理等因素都會導致電能損失增加,降低系統的發電效率。
風電工程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對周邊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包括鳥類遷徙、動物棲息地、景觀等。忽視這些因素可能導致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下降以及與當地社區的沖突。
為了避免上述普遍性問題,風電工程設計需要進行全面準確的數據分析、科學合理的風機布置、恰當的基礎設施設計、合理優化的輸電系統設計,并充分考慮環境和生態保護的要求。此外,密切關注最新技術,也有助于解決潛在的問題并提高風電工程設計的質量[4]。
風能資源評估是風電工程設計的關鍵環節之一。通過測量和分析擬規劃場區的風速、風向和風能分布情況,確定風電場的容量,以保證風能資源的充足性和可靠性。
根據風能資源評估的結果,選擇適合的風機類型和單機容量,并進行合理的風機布置??紤]到地形、資源件和電網接入等因素,確保風機的最大發電效益和系統的穩定性。
基礎設施設計包括風機基礎、道路網絡、輸電線路等的設計。合理的基礎設施設計有助于保證風機的安全穩定運行,減輕對環境的影響,并提高施工和維護的效率。
輸電系統設計包括風電場內部的電纜布置和連接,以及與電網的接入設計。合理設計輸電系統可以降低輸電損耗,確保穩定的電力傳輸和電網的可靠性。
在風電工程設計中,要考慮到風機的日常運維需求。包括維修通道和設備的布置、監控系統的設置、預防性維護計劃等,以保證風機的可靠性和長期運行效益。
在風電工程設計中,需要對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管理和保護。包括對鳥類、動物棲息地、景觀等方面的影響評估,并制定相應的生態保護和環境管理計劃。
上述環節在風電工程設計中都是至關重要的,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和規劃,可以提高風電場的發電效率、可靠性和環境友好性。
風能資源評估是設計過程的基礎,確保所使用的測風數據可靠性至關重要。應使用準確、具有代表性的測風數據,并進行檢驗、補全和代表年訂正,以減少誤差和不確定性。為了有效評估風電場的風能資源,按照GB/T18709-2002《風電場風能資源測量方法》、GB/T18710-2002《風電場風能資源評估方法》及NB/T31147-2018《風電場風能資源測量與評估技術規范》,從數據的完整性和合理性進行判斷檢驗,檢驗出缺測與不合理的數據,并對其進行處理,整理出至少連續一年完整的風電場測風數據。
在進行風能資源評估時,應該采用代表年數據。例如,可以使用測風塔收集的實時觀測數據或者中尺度數據為數據源。除了風速數據,還需要計算其他風場特征參數,比如空氣密度、湍流強度、風切變、50年一遇最大風速等。通過使用代表年的風資源數據,可以更準確地估算風機的發電潛能。使用代表年數據可以反映出場區年內逐月、逐時風速和風功率的變化趨勢,風向和風能頻率、風速和風能的頻率分布,較好的體現場區內的風資源情況[5]。
在選擇風機類型和布置時,應考慮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避免風機之間的尾流影響過大,合理選擇風機機型以及機位布置,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風能資源并減少系統的故障風險。例如:在布置風機位時,需要考慮地理限制因素、風機位的資源情況、風機之間的尾流影響等因素。如果風機間距過于近,會造成比較大的尾流損失,導致發電量的損失和系統運行不穩定。因此,在機位布置設計中應合理安排風機的間距和位置。在風力發電系統設計中,應重視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以減少故障風險??梢酝ㄟ^合理選型和質量控制來選擇具有良好信譽和性能的風機供應商。此外,應建立健全的維護和故障排除機制,確保系統能夠及時檢修和維護。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具體場地和項目特點進行相應的數據采集和系統設計,以確保風力發電系統的高效運行和可靠性。
基礎設施設計要考慮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確保風機基礎的穩固性和抗風能力,道路網絡的合理布置和承載能力,輸電線路的距離和電壓損耗等因素的合理權衡。例如:在選擇風機基礎類型時,需要根據當地的地質條件和氣象數據進行評估,確?;A能夠承受高風速和強風壓帶來的挑戰。為了方便設備建設和維護,需要對周邊道路進行規劃和改造,確保道路通達,并具備足夠的承載能力以應對設備運輸的要求。在確定輸電線路的布局時,要考慮電場與電網之間的距離和電壓損耗。合理規劃輸電線路的長度和電壓等級,以降低輸電過程中的能量損失。
輸電系統設計要注重降低輸電損耗和提高電網接入效率。選擇適當的導線材料、設計合理的線路走向和通道布局,以及合理規劃變電站和開關設備,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損失和系統不穩定的風險。例如:選擇具有較低電阻和導電性能好的導線材料,如銅或鋁,以減少導線本身的電阻損耗。合理規劃輸電線路的走向,避免或減少輸電線路經過山區、濕地等復雜地形,降低因自然條件帶來的線路損耗和故障風險。同時,在通道布局方面,要考慮安全距離和通道寬度等要素,確保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和維護。在選擇和布置變電站和開關設備時,要考慮設備的容量和效率,以及與輸電線路之間的連接和配合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傳輸中的損耗和系統不穩定的風險[6]。
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風機的日常運維需求。合理布置維修通道和設備,確保維護人員的安全和便捷訪問,設計有效的監控系統和預警機制,以及制定維護計劃和緊急響應措施,以保證風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例如:在風機組布局中要合理設置維修通道,以便維護人員能夠安全且便捷地進入風機內部進行巡檢和維護工作。此外,在布置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維修設備(例如起重機、工具等)的存放和使用,確保維護作業的順利進行。設計有效的風機監控系統,實時監測風機的狀態、運行參數和故障信息,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此外,建立預警機制,通過遠程監控、傳感器技術等手段,提前預測可能發生的故障,以降低故障對發電效率的影響。而且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維護計劃,明確維護周期和任務,確保對風機的定期檢查、保養和維修。同時,建立緊急響應機制,制定應急預案,對突發事件能夠迅速做出反應,最大限度地減少故障對發電量的影響。
在設計中要考慮環境影響評估和管理。評估風電場對鳥類、動物棲息地、景觀等方面的影響,并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減少生態破壞和對當地環境的影響。例如:在風力發電項目規劃階段,進行全面的環境影響評估,分析風電場可能對當地鳥類、動物棲息地、景觀等方面帶來的影響。根據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環境管理措施,以減少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對于受到風力發電項目影響的鳥類和動物棲息地,采取措施保護其生存空間,并設置合適的維護通道和限制區域,避免人工干擾和破壞。通過以上設計要點的合理考慮,可以在風力發電項目中實現運維便利和環境保護的目標,減少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
注意上述六個問題可以確保風電工程設計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可持續性,提高風電場的效益和環境友好性。
在風資源評估階段,需要全面考慮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象條件、資源條件等因素,以準確評估風資源的潛力和估算發電量。在風電機組選型和布置設計中,需要選擇適合的風機類型和單機容量、確定機組排布方式等,這些決策將直接影響到風電項目的發電量和經濟性。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也需要考慮到風場的特點和環境條件,以確保設備能夠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正常運行,并且能夠及時發現和處理故障。風電工程設計是風電項目建設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其質量和可靠性直接影響著風電項目的運行效果和經濟效益。工作人員需要從風資源評估、風電機組選型和布置、電網接入和輸電系統設計等幾個重要環節入手,總結思考風電工程設計中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做出更好的工程設計方案,不斷優化,為風電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