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向“2023·中國西藏發展論壇”致賀信指出,人民幸福是最大的人權,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
根據以上的分析,筆者得到結論,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由于其僅僅是一種具有導向性的保護法,相關兒童健康權保護問題,尚缺乏傾斜性的責任條款予以規制。也是這一軟法屬性以及上述政策的導向性,目前我國對于未成年人特別是兒童健康權保障力度是明顯不足的。以《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五條為例,兒童健康權一旦受到不法侵害,應當如何維權,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暫無傾斜性的特殊保護,而唯有主管部門對于相關違法行為加以更為強有力的行政處罰甚至于刑事處罰,才能更好的保護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權利。因此,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特別是兒童健康權,我們仍需要參考我國其他法律,加以綜合梳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人權發展取得巨大成就。2019年,全區實現整體脫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62.8萬建檔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2年脫貧人口人均收入達到1.38萬元人民幣。西藏發展成就歸結到一點,就是364萬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文化育人的最終目標便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幫助學生學會為人處世之道,成為“正能量”的繼承者與傳播者?,F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風氣盛行,摧殘著青年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這時候便更需要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巨大作用,來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和職業素質。正處于社會轉型關鍵時期的中國,不僅需要技能水平高超的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備的全能型人才,將優秀傳統文化植根于學生心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強學生道德意識,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原則。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較完整的現代教育體系已形成,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特殊教育。實施15年公費教育和教育“三包”政策,建立起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達13.1年。積極開展鄉鎮、縣區寄宿制學校,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積極保障農牧民少年兒童的受教育權。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良好生態環境同樣是西藏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治理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重點城鎮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到或優于III類水域水準。自治區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西藏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新征程上,西藏各項人權保障水平將獲得全方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