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雯 葉軍 陳立勇 張露
近年來,江蘇省泰州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全面推進林長制為契機,以林長制督查考核為抓手,緊扣林業資源保護與保障兩個核心職能,始終錨定“一增二保三防”目標任務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截至2021 年11 月,泰州全市域構建了“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四級林長體系,形成了“地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的齊抓共管新局面。
林長制管理體系科學健全。泰州市全面推進林長制管理體系網格化、網絡化建設,各級林長明確到人。目前,全市落實市級林長3人、縣級林長185人、鄉級林長1781 人、村級林長1478 人。林長制實現從“建起來”到“轉起來”的轉變,全面形成黨委政府領導下,各方共同參與護林管綠,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林長辦運行有力有序。全市設置市級林長辦1個、縣級林長辦6 個、鄉級林長辦91 個。市、縣級林長辦均設置在林業部門,主要負責人任林長辦主任。市、縣級林長辦承擔日常辦公工作。泰州市各級林長辦均落實專人負責,日常工作運行有序。
林長制相關制度規范完善。全市各地林長辦持續完善制度體系建設,出臺了林長會議制度、信息公開制度、部門協作制度和工作督查制度,規范林長制工作議事程序、林長巡林、林長督查、信息報送和公開等工作。泰興市創新建立“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讓“檢察藍”助力守護“生態綠”,形成林業資源保護的工作合力,2021、2022 年連續兩年獲江蘇省政府考核激勵。
林長制管理平臺成功上線。泰州市林長制信息管理系統(智慧林業)正式上線運行,系統通過實時掌握各級林長、護林員巡林工作軌跡,責任落實情況,提高巡林效率;各級林長依托信息化平臺,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了解森林防火、圖斑整改、巡林督查等各項工作動態信息,調度林業總體工作。
注重作用發揮,林長制制度優勢彰顯。今年以來,泰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理念。市總林長、副總林長對江蘇省2023 年第1 號總林長令進行批示,要求堅決扛起松材線蟲病防控責任擔當。泰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局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第1 號總林長文件精神,對全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植物檢疫工作進行部署。
根據《泰州市2023年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要點》,泰州市將營造林、村莊綠化、林下經濟、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森林防火等各項考核任務納入年度林長制考核要點,明確工作重點和任務清單;建立林長制工作季度調度機制,及時掌握各地林長制運行情況;組織開展全市林長辦半年工作會議,重點推進各項考核工作,確保各項目標任務按時順利完成。

鎮村林長制主題公園
注重量質并舉,造林綠化工作扎實推進。全市嚴格貫徹落實扼制耕地“非農化”制止“非糧化”政策要求,深挖十邊隙地和未利用地資源開展造林增綠,累計完成成片造林面積428.4 公頃、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復)285.4 公頃,四旁植樹271.8 萬株,新建完善農田林網27.3 萬畝,新建、改造提升省級綠美村莊31個。全市2023年組織開展線上線下義務植樹活動272次、植樹58.6萬株,營建各類紀念林12處。
泰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穩健進行,開展古樹名木補充調查,修訂完善全市古樹名木信息庫,實現古樹名木“一樹一檔”,強化長效管護;完成20 余株千年古銀杏、古槐、古黃楊、古黃連木的搶救復壯,讓一批一級、二級古樹名木煥發了生機。
注重長效保護,林業資源家底穩穩守牢。全市嚴控森林、林木和林地等資源消耗,認真貫徹執行“十四五”期間年森林采伐限額等制度,規范審查林木采伐更新、省級公益林調整和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為寧鹽高速、北沿江高鐵等省重大及地方基礎設施11 個項目落地提供了用林要素服務保障,落實森林植被異地恢復954.8 畝,確保森林資源“占補平衡”動態穩定。持續提升森林資源質量,因地制宜進行撫育伐、補植、修枝等經營管理,2023 年上半年完成森林撫育面積超2 萬畝。強化林業資源動態監測,統籌推進圖斑監測、國土林地小班優化更新檢查整改和林地范圍外森林資源區劃調查,全面完成2023 年國家下發的483 個林草變化圖斑核實和前期小班優化更新檢查整改。加強森林資源督查,組織開展打擊毀林專項行動,縱向推動森林督查、森林資源月督查及其問題查處整改,開展2018—2022 年森林督查問題查處整改37 個,完成2023 年森林督查332個圖斑和月督查450 個圖斑縣級自查。印發《泰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林地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落實用林與新增造林實時聯動管控措施,為高質量發展林木覆蓋率穩步提升繼續發力。
濕地保護修復成績不斷刷新。泰州市擬訂濕地保護聯席會議制度方案,建立濕地保護部門聯動機制,形成濕地保護強大合力;嚴格濕地名錄管理,加強省級重要濕地保護、監測和征占用管理;開展重點濕地保護修復,江蘇興化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順利通過國家驗收,靖江濱江省級濕地公園正式獲省林業局批復同意;新增建設濕地保護小區12 個,完成濕地修復2000 畝。

義務植樹活動

長江岸線造林復綠
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不斷增強。《泰州市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聯席會議制度方案》出臺后,泰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等多部門開展“清風行動”和秋冬季野生動植物保護專項督查;認真做好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對全市4個監測站實施“周巡查”,冬季疫情重點時期,對轄區內候鳥動態實施“日巡查”,及時準確上報監測數據;組織“愛鳥周”活動、“鳥看泰州——泰州市常見鳥類”攝影展,普及鳥類知識,發出愛鳥倡議。
自然保護地執法監督不斷走深。泰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印發《關于做好全市自然保護地2022 年疑似圖斑“回頭看”工作的通知》,要求對部分2022 年疑似圖斑補充相關調查材料;聯合泰州市生態環境局開展自然保護地執法檢查,印發《開展違規侵占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的通知》,對江蘇興化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江蘇姜堰溱湖國家濕地公園疑似圖斑進行現場核查,提出整改建議。目前,江蘇省自然保護地管理信息系統共推送疑似問題圖斑251 個,7 個疑似問題圖斑需要補充審批手續、重新拍照取證等。
注重聯防聯控,林業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泰州市積極部署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精準下達防治方案,積極采取監測預警、檢疫御災、防治減災等手段。全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7902.9畝,發生率0.85%,無成災發生。全市將植物檢疫列為松材線蟲病防控攻堅行動工作重點,在苗木及木制品調運頻繁的泰興市和靖江市加大松木及其制品的檢疫力度,嚴防疫木流入。

周山河林場森林撫育管理效果顯著
泰州市建成了森林防火人防+技防體系,層層壓實各級森林防火責任,緊扣野外火源管理和隱患排查整改兩個關鍵環節,緊盯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地、省級公益林等重要生態區域,加大日常巡護頻次;爭取森林防火專項資金60 萬元,用于國有林場和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地森林防火高點監測平臺建設;加強與應急、消防等部門的聯動合作,推進火災險情監測系統聯網,全力構建資源共享、聯防聯控的工作體制。今年以來,全市未發生一起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森林防火和林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
下一步,全市將進一步加大組織推進力度,加強責任落實,強化協調聯動,確保每一片森林、每一處濕地、每一塊自然保護地都有具體責任人,每一項生態建設重點任務都落到實處。同時,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推行林長制的良好氛圍,完善林長制工作考核評估機制,落實林長制工作經費,努力開創林長制工作新局面,為泰州市林業和生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