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岳
2023年9月17日至23日,主題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的第20屆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各地集中開展。近年,安徽省科技創新成果捷報頻傳,合肥市躋身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筆者專訪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安徽省科協”)副主席劉旭,了解安徽省科協如何提升公民科學素質,落實科普工作。
筆者:2023年全國科普日安徽省科協準備了哪些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能夠達到什么效果?
劉旭:為聚集科普資源、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2023年全國科普日安徽省主場活動與合肥市的主場活動聯合舉辦,由預熱活動、線下群展及線上活動三大部分組成。預熱活動中,科學家與科技工作者走進中小學,開展生動有趣的科普講座和科學實驗,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線下群展包括“弘揚二十大精神及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區”“前沿科技主題微縮展區”等四大主題展區。其中,“弘揚二十大精神及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區”包括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的重要論述展覽、弘揚科學家精神展——楊振寧陳列館、2023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跡展等內容。線上活動主要包括九章論壇直播、安徽省科教資源展示、2023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風采展等活動。
今年科普日活動重點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圍繞“四個面向”所取得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集中展示大數據、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領域;聚焦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科普助力“雙減”等科技賦能領域;圍繞衛生健康、數字素養、食品安全等群眾關注領域,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不斷提升科普日活動的服務力、影響力,打造示范性、創新性特色活動,突出群眾性、參與性、互動性,更大程度地服務公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筆者:全國科普日活動時間之外,安徽省科協還開展哪些日常性科普活動?收到什么效果?
劉旭:安徽省科協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重要論述精神,積極開展各類科普活動,強化對科普工作的領導。安徽省科技志愿服務專家團開展全省巡講活動、與九三學社安徽省委員會共同開展百名專家鄉村學堂講科普活動,促進形成崇尚科學的風尚,讓人民樹立勇于創新、求真務實、包容失敗的創新志向。
安徽省科協還開展前沿科技科普專項行動,重點圍繞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以及先進集成電路、下一代人工智能、網絡安全與認知對抗三大戰略優勢領域開展科普,做到科技創新開展到哪里,科學普及就跟進到哪里。科普專項行動重點強化群眾對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發展等戰略的認識,通過普及全球科技發展趨勢等知識,提高科學決策能力。
此外,安徽省科協還開展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覆蓋科普設施相對薄弱的區縣,讓科普大篷車活動進鄉村、進學校、進社區,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巡展活動豐富了農民的科學知識,通過與專家面對面交流,有利于提高農民文明生活及科學生產能力,打造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日常持續性科普活動普及了全國最前沿的科技創新成果,大力推動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創新、崇尚科學的氛圍,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撐。科普資源重點向基層、鄉村、經濟欠發達地市傾斜,推動科普工作均衡發展,切實提高了基層群眾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