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市張渚鎮
“芳草霏霏遍地齊,桃花脈脈自成溪。也知百舌多言語,任向春風盡意啼。”宜興市張渚鎮,古稱桃溪,建鎮1700多年。發源于宜興南部茗嶺山區的桃溪河,蜿蜒曲折,穿鎮而過,沿河街區一直是張渚老街的核心地帶。近兩年來,在群眾的呼吁和人大代表的推動下,張渚鎮對桃溪河沿線進行了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其中的兩期工程。經全體人大代表投票,該項目被評為2022年度全鎮人民最滿意的民生實事項目。
長期以來,由于桃溪河沿線房屋密集、街巷狹窄,年久失修,加上設施配套不全,沿河污水排放,導致群眾出行不便。2020年11月,市、鎮兩級人大代表到西街社區聯系服務選民時,發現要求改造提升沿河環境、恢復古鎮良好風貌的呼聲很高。為此,張渚鎮人大專門召集人大代表第四小組、居民一起走進人大代表聯絡站開座談會。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經鎮十九屆人大主席團會議討論,達成了共識——必須盡快啟動桃溪河鎮區段沿河改造,積極把桃溪河沿線打造成為張渚古鎮的亮麗窗口,成為度假區全域旅游的示范板塊。
桃溪河沿線改造工程分三期實施。如何確保這一社會關注度高、涉及各方利益、事關長遠發展的工程按時優質完成,十分重要。多年來,張渚鎮人大一直在實施“代表小組分組督辦民生項目”制度。此次項目交由第四小組全程督辦,確保了項目進度和工程質量。“社區就在桃溪河邊上,施工可以說就在我們眼皮底下。”為了辦好這件大事,代表們十分重視,把根據地建在了西街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人大代表、社區書記等一有空就騎著電瓶車穿街過巷,到施工現場去察看。看到矛盾當場幫著化解,發現問題及時向工地人員指出或向鎮里反映。一期工程竣工后,居民們高興地說,“金張渚又回來了。”
由于項目實施區域人口眾多、房屋密集,加上節點改造和道路建設,需要少量拆遷,每天都有新問題冒出來。在這方面,人大代表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家站點”也成為了協調各方、溝通合作的橋梁,一頭連著政府與項目施工方,一頭連著社區居民。
項目推進時發現,下場街一位住戶的廚房遮擋了城隍廟的大門,需要拆除。代表們考慮到該戶群眾的困難,積極牽頭與房管部門協商,把房管所的同志、居民一起請到“家站點”,坐下來商量,最后通過簽訂協議,用房管所房屋進行置換的辦法,有效地解決了問題。
下場街某住戶兄弟姐妹幾個由于產權問題,一直家庭糾紛不斷。項目實施過程中,代表們沿線“家訪”時,了解到這一問題,在“家站點”為他們專門開了一場“有事好商量”民主協商會,請來鎮司法所、矛盾調解中心的專業人員,深入細致地協調各方利益,不僅化解了家庭矛盾,更贏得了民心。
從莊嚴肅穆的岳飛行館到歷史文物端家橋,從沙珠灘老碼頭到下浮橋周邊茶樓、書場,今天的桃溪河沿線,正在以整潔有序、獨具特色的江南水弄堂風貌驚艷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