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欣晨
2023年10月28日,由中華環保聯合會、合肥工業大學、合肥市善水環境保護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善水環保)聯合主辦的“探討‘減塑’如何助力新茶飲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暨減塑指標體系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新茶飲品牌企業代表、高校學者、環境咨詢公司以及環保社會組織等20余人共同就本次議題展開討論與交流。
近年來,新式茶飲行業快速發展,擁有年輕消費群體近2億人,2023年新茶飲消費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98億元,2025年,國內消費市場規模預計將進一步擴張至2015億元。隨著市場規模的增長,新茶飲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也在不斷增加。塑料的大量使用給氣候、土壤、水環境和公共健康帶來了諸多威脅,并對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
國際上對塑料污染治理越來越重視。政府和消費者對于新茶飲企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預期,希望企業可以在新常態背景下轉變發展模式,關注塑料污染對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影響,實現企業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中華環保聯合會公益部副部長王甲佳為會議致歡迎辭。他表示,治理塑料污染任重道遠,影響廣泛,中華環保聯合會愿意與各環保組織一道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加強務實合作,共同探討相關議題,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改善環境質量、建設生態文明共同作出努力。
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助理主任趙娜娜圍繞“國內塑料污染治理政策趨勢”作了主題發言。她指出,促進產品和材料的可持續設計是國際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胡宇鵬博士基于循環經濟的塑料污染治理路徑評估與優化、明確污染問題的性質,提出塑料污染治理的根本解決方案,同時針對新茶飲行業的塑料制品,評估塑料禁限替代措施的效果。他認為,促進新茶飲的杯子回收再利用是重點,可利用現有銷售網點開展鼓勵回收工作,利用碳普惠工具建立消費者的回收行為激勵機制。
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許君針對“新茶飲企業減塑評價指標體系”發表了他的觀點。他表示,由于國內新茶飲行業產生大量塑料廢棄物再加上“減塑”管理不到位,2023年,善水環保和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結合國內外塑料污染治理相關政策以及趨勢、企業“減塑”行動現狀,聯合開發新茶飲企業減塑評價指標體系。
商道縱橫合伙人曹原圍繞ESG框架下新茶飲行業的“減塑”問題,從現實情況和企業角度進行論述。他認為,在“雙碳”背景下,降解不是減塑的最優方式,而物理回收、化學回收、代替原料等方式是從源頭實現環境友好的最重要途徑。他提出可以通過邀請行業伙伴及消費者共同參與、編制茶飲行業ESG評價和指標、自主提升“減塑”各種有效舉措對于企業評價的權重三個方面來推動新茶飲“減塑”行動。
星巴克中國可持續發展部門經理項雅娟通過對于星巴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解讀,提出了“回饋大于使用”的概念,并分享了星巴克的可持續包裝理念,詳細闡述了在減量、重復利用、回收等方面的具體行動。她表示,新茶飲行業包裝創新是非常有意義的,需要更多的品牌和機構去共同完成。
活動的最后階段是圓桌討論環節,由善水環保顧問劉華主持。圓桌嘉賓們就“新茶飲企業如何‘減塑’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其中曹原和趙娜娜一致認為,善水環保“減塑”指標體系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要結合“減塑”評價結果,推動新茶飲企業重視并采取相關應對措施。
對新茶飲行業來說,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可以塑造產業未來的關鍵點。下一步,善水環保將繼續加強與新茶飲企業、高校學者、環境咨詢公司、社會組織等多方的交流,共同探討新茶飲企業“減塑”方案,同時結合新茶飲企業“減塑”指標體系對企業進行“減塑”評價,促進新茶飲行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