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至10日,由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廣州市知識產權局主辦,廣州市科學技術發展中心、廣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廣州市黃埔區教育局、北京師范大學廣州實驗學校承辦,廣州市科技進步基金會協辦的第39屆廣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終評展示活動在北京師范大學廣州實驗學校舉行。
據統計,自第39屆廣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啟動以來,全市學生參與各級大賽(含基層賽事)項目數為6771項,吸引學生258145人次參與各類科技創新實踐探究活動。經過各基層組織單位初賽、評選并向市推薦,共有858個項目入圍市賽。其中,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413項(含科學研究論文和發明創造作品)、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62項、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246幅、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競賽項目86項、優秀科技輔導員28項、優秀組織獎23項。
經過資格審查,評委會對符合初審資格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進行初評,分別評選出青少年科學研究論文138項、發明創造作品192項共計330個項目,在北京師范大學廣州實驗學校舉行終評展示和問辯,同時展出的還有37幅優秀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
在入圍終評展示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中,約40%的項目關注用科技手段解決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約25%研究生物環保健康問題,約20%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約10%關注人工智能的發展應用,約5%關注其他方面,體現了同學們用科學思維觀察世界、用創新手段解決問題,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實踐的科學精神和品質。
本屆大賽評出一、二、三等獎,并選拔出優秀項目參加明年舉辦的第39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10日下午在北京師范大學廣州實驗學校舉行了大賽的頒獎活動,大賽各主辦、承辦單位領導出席并為獲獎人員頒獎。
廣州市將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重要論述為契機,按照國家、省、市關于科學普及、科技創新工作的系列部署,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開創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教育培養新局面,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記者? 謝大彬? 通訊員? 穗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