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普林
今年10月,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飆升至5%,不但秒殺國內各類存款利率,還把許多基金拋在了身后。如此高的收益背后,是否暗藏風險?
“看我這雙十一戰果怎么樣?”M姐在辦公室里展示自己新買的冬裝。“今年雙十一優惠力度不給力。”小君有些失望地回答。“就是,尤其是一些進口商品,那叫一個貴。”小葵也吐槽道。
“還不是因為美元升值了。”M姐解釋道,“美元更值錢了,進口價格換算成人民幣自然也高了。”“美元升值都快一年了,怎么一點兒回落的跡象都沒有?”小君不解地問。
“因為美聯儲加息加個沒完。”M姐回答道,“這不,前段時間,美國10年期國債年化收益率突破5%,創了歷史新高。”小葵有些心動:“要是我買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有5%該多好呀!”
“別說,還真有。”M姐的一句話讓小伙伴們來了精神。小君連忙翻看手機銀行。“我怎么找不到?”
“這么找當然找不到啦。”M姐拿過手機操作了一番,“你得在美元理財產品里面找。你看,這不是嗎?”
隨著確定按鈕按下,屏幕上一下子跳出了好幾款預期收益率5%上下的理財產品。“這是魔術嗎?我以前居然沒發現!”小君吃驚地看著M姐。
“這些都是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你以前沒找到,一是因為手機銀行默認優先顯示人民幣理財產品,二是因為美元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是在最近一年多慢慢沖高的。在美聯儲加息前,美元理財的收益率還不如貨幣基金呢,怎么可能入得了你倆的法眼。”
“錯過雙十一,可不能再錯過這個!”小君趕緊選擇預期收益率最高的理財產品。
“先別忙著下單,這里面可還有門道呢。”M姐提醒道。
“銀行賣的,難道還會有風險?”小君不解地問。
“你忘記2022年年底啦,買銀行理財產品虧得你天天在辦公室里生悶氣。”小葵在一旁提醒道。
M姐給小君解釋,目前投資美債理財產品,有可能面臨三類風險:
第一類是匯率風險。由于美元升值是由美聯儲加息支撐的,因此隨著2024年美聯儲停止加息,美元也面臨貶值風險。按照過去5年人民幣兌美元均價6.81來計算,當前美元匯率未來可能會有接近7%的貶值空間。因此,單純為了獲取高收益而投資美債類理財產品,可能并不十分劃算。但如果反過來,本身就希望持有一定金額的美元,那么投資這類收益比較高的美債類理財產品,無疑是一種非常好的對沖匯率風險的手段。
第二類是底層資產風險。目前,國內美債理財產品投資的標的一般是“美元債券”而不是單純的“美國國債”。從過往歷史來看,亞洲美元債市場的波動性不小,還是要優先篩選投資標的為美國國債或美國國債基金的理財產品。其次再看那些風險等級在2R及以下的美債類理財產品。關于投資目標和投資策略,大家一定要詳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后再做決策。
除了銀行理財產品以外,目前部分公募基金也能夠投資美國國債市場。相比銀行理財產品,公募基金的特點是投資標的會更透明,但缺點是不存在預期收益率,能賺多少是不確定的。
“我還是買一點兒吧。”小君下定了決心,“主要是我的資產配置太單一了,的確應該有點兒美元資產來分散風險。”
“你是為了分散風險還是貪圖5%的收益率,以為我們看不出來嗎?”小葵在一旁打趣道。
“你管我是為了吃餃子買醋,還是為了醋吃餃子,反正有餃子蘸醋吃,這在大冬天里,不是一件美事嗎?”小君得意地打著比方。
看來,我們還真是容易被高收益誘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