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中國鋼琴音樂在20世紀的發展歷程,探討和聲技術在音樂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的作品,總結20世紀中國鋼琴作品中的和聲技術在情感表達、文化傳達、社會變革見證、創新實踐等方面的表現特點,使大眾了解中國音樂的發展和獨特之處,以及和聲技術在音樂創作中的作用。
關鍵詞:鋼琴音樂;和聲技術;音樂變革
注:本文系2022年度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一般項目“二十世紀中國鋼琴作品創作技法研究”(2022B112)研究成果。
20世紀的中國音樂經歷了深刻的變革,這些變革對中國音樂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20世紀初,傳統音樂在中國音樂中占據主導地位。傳統的中國音樂以其特有的音階、旋律和節奏聞名,反映著我國的文化傳統。隨著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西方音樂元素包括和聲技術被引入,我國的音樂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和聲技術是西方音樂的核心組成部分,其強調不同音符之間的和聲關系,并允許多個音符同時發聲,從而創作出復雜的音樂聲韻。這一技術為音樂的表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為中國音樂帶來了新的創作思路。同時,鋼琴作為一種典型的西方樂器,開始在我國流行起來。鋼琴的音色和演奏特點為中國作曲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使其開始積極探索鋼琴音樂,并將鋼琴音樂融入中國音樂創作。在這一時期,中國鋼琴音樂開始崛起,并為后來的音樂作品奠定了基礎。
一、中國鋼琴音樂在20世紀的發展歷程
(一)中國鋼琴音樂的歷史背景
20世紀,中國音樂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革。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和西方文化的引入,我國的音樂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傳統音樂與西方音樂元素開始融合,不僅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形式,還引發了一場音樂創作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中,中國鋼琴音樂開始發展起來。
(二)中國鋼琴音樂的多元表現
20世紀的中國音樂中既包括中國傳統音樂元素,又包含現代音樂元素。作曲家們將二者進行巧妙結合,并創作出獨特而富有表現力的音樂。
中國傳統音樂有著豐富的音樂元素,如古老的五聲音階、獨特的旋律結構、傳統的樂器和聲樂形式等。這些元素承載著中國的文化傳統,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和地域的音樂風格。傳統音樂以其深刻的情感表達和獨特的音樂形式在中國音樂中占據重要地位。
隨著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和與國際社會交流的深入,西方音樂元素開始滲透到中國音樂領域。西方音樂的和聲技術、調性結構和樂器演奏方式等元素對中國作曲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這種音樂影響使中國音樂獲得了新的表現力,也使作曲家產生了新的創作思路。
鋼琴的引入進一步凸顯了中國音樂的多元化特點。鋼琴的音域寬廣,演奏技巧多樣,可以表現出多種音樂效果。中國作曲家積極探索鋼琴音樂,并將其融入自己的作品。這種音樂的多元表現使中國音樂不僅保留了傳統的特色,還融合了現代的音樂元素,從而成為世界音樂舞臺上的重要一員。
(三)和聲技術在中國鋼琴音樂中的發展
要深入理解和聲技術在中國鋼琴音樂中的應用,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和聲概念。和聲是研究聲部組合的一門學科,強調不同音符之間的關系,包括以下四個重要概念。
1.和聲進行
和聲進行是指一系列音符以一定的規則在音樂中進行排列。不同的和聲進行方式具有不同的情感色彩。作曲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和聲進行方式來表達情感。在中國鋼琴音樂中,作曲家們會精心選擇和聲進行方式,以營造特定的音樂氛圍。
2.賦格
賦格是一種和聲技巧,即多個聲部在不同的時間開始演奏相同或相似的旋律。這種技巧可以增加音樂的復雜性和層次感。在中國鋼琴作品中,賦格可以展現作曲家的音樂才華和創造力。
3.和聲進行的變化
通過改變和聲進行,作曲家可以使音樂富有變化,用來表現音樂中的情感進展或故事情節的演進。和聲進行的變化可以使音樂更具戲劇性和表現力。
4.和聲的非傳統應用
一些作曲家選擇非傳統的和聲方法,以創造出獨特的音樂效果。這種創新性的應用可以使音樂更具獨特性。在中國鋼琴音樂中,這種非傳統的和聲運用可以突出作品的獨創性和新穎性。
二、和聲技術的作用和應用
(一)和聲技術的作用
1.增強音樂表達力
和聲技術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增強音樂的表達力。通過在音樂中引入多層次的和聲,作曲家能夠創作出層次更為復雜和豐富的音樂作品。這種豐富性不僅可以使音樂更加引人入勝,還能夠更好地傳達情感。例如,在一首鋼琴奏鳴曲中,和聲可以通過改變和弦結構與和聲進行,賦予作品深度和內涵,從而讓聽眾與音樂產生情感共鳴。不同的和弦帶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如大調和弦會使人感到愉悅,而小調和弦會使人產生悲傷的情感。
2.支持旋律和主題
和聲在鋼琴作品中還起著支持旋律和主題的重要作用。和弦與和聲進行會對旋律的情感色彩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音樂的互動可以使旋律更加令人難忘。例如,當一位鋼琴演奏家在演奏浪漫主義時期的旋律時,可以通過引入漸強的和弦來表現旋律的情感高潮,從而增強音樂的情感表現力。
3.創造對比和變化
和聲技術的靈活性使其成為創造對比和變化的有效工具。在一首鋼琴作品中,通過改變和聲的進行方式、節奏和音符的排列,可以使其不同部分產生戲劇性的變化。這種對比和變化可以使作品的層次更加豐富,令人耳目一新。例如,一首古典風格的奏鳴曲可以通過在不同部分之間交替使用協和與不協和的和聲,以創造音樂中的張力和動態性。這種對比可以使聽眾更加投入,從而更好地感受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
4.探索調性和調式
和聲技術還可以用來探索不同的調性和調式。通過在音樂中引入不同的和聲進行,作曲家和演奏者可以改變音樂的調性,從而傳達不同的情感和情緒。例如,從小調和聲進行轉換到大調和聲進行可以使音樂的情感色彩從沉郁和悲傷過渡到愉悅和歡快。調性的變化可以為音樂注入新的活力。
由此可見,和聲技術在鋼琴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為音樂提供豐富的聲音層次,還能支持旋律和主題,創造對比和變化,以及探索不同的調性和調式。通過巧妙運用和聲技巧,作曲家和演奏者能夠呈現出令人難忘的音樂作品,讓聽眾沉浸其中,感受音樂的魅力,產生情感共鳴。
(二)和聲技術的應用
1.和聲進行
和聲進行是和聲的構成要素之一,是指一系列和弦的連續排列。和聲進行可以影響音樂的情感和發展,通過從簡單到復雜、從穩定到不穩定的變化,以實現音樂的情感表達和動態性發展。在鋼琴作品中,和聲進行的變化會影響作品不同部分之間的音樂發展和變化,使作品更加引人入勝。
2.和聲類型
不同的和聲類型可以賦予音樂不同的特點和情感色彩。例如,大調和聲可以令人愉悅,而小調和聲會令人憂郁。在鋼琴作品中,作曲家可以選擇特定的和聲類型表達情感。這種選擇可以通過改變和弦的構成和進行實現,從而使音樂更具個性和表現力。
3.和聲進行方法
和聲進行方法是指如何處理和聲中的音符與和弦,以影響音樂的發展和情感表達。在鋼琴作品中,有許多不同的和聲進行方法,例如聲部的交替、和聲的層疊、反復出現的和聲模式等。這些方法可以用來創建對比和變化,增強音樂的表現力和復雜性。通過巧妙地運用這些方法,作曲家可以創作出獨特而引人入勝的音樂作品,使聽眾更深入地體驗音樂的情感和內涵。
4.和聲節奏
和聲的節奏可以與旋律的節奏相互作用,從而創造出音樂的韻律感。和聲的節奏可以影響音樂的整體感覺和動態性。例如,在一首演奏速度較快的鋼琴獨奏作品中,和聲的快速變化和創造性的節奏模式可以增加音樂的活力。
綜上所述,和聲技術在鋼琴作品中的應用涉及和聲進行、和聲類型、和聲進行方法和和聲節奏等多個方面。通過靈活運用這些特點和元素,作曲家和演奏者可以呈現出有深度和情感豐富的音樂作品,使聽眾沉浸在音樂的世界。理解和聲的特點和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音樂,同時為音樂創作和演奏提供豐富的創作工具和表現手段。
三、和聲技術在鋼琴作品中的表現特點
(一)情感表達
和聲技術在20世紀中國鋼琴音樂中常用于深刻的情感表達。通過巧妙選擇和聲進行、和聲變化以及音符組合方式,作曲家能夠傳達出豐富而深刻的情感。這種有深度的情感表達使音樂成為情感的媒介,從而觸動聽眾的內心。以譚盾的鋼琴組曲《八幅水彩畫的回憶》為例,其情感表達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其中,《逗》通過簡單而明快的和聲表現兒童的天真和歡愉,讓聽眾感受到童年時光的美好;《聽媽媽講故事》通過使用和聲和音符組合,創造出令人感動的音樂效果,營造出一種溫馨的情感氛圍,使聽眾不禁回憶起兒時母親的關懷。這種情感表達的深度和多樣性使音樂作品更具吸引力,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
(二)文化傳達
在中國鋼琴音樂中,和聲技術可以被用來傳達文化,創造獨特的音樂語言。一些作曲家將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與西方和聲技術融合,以展現中國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王建中在其鋼琴作品《百鳥朝鳳》中將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與現代和聲進行融合,創造出栩栩如生的音樂畫面。這部作品展現了百鳥在晨曦中歡快歌唱的場景,體現了中國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這種文化傳達的獨特性讓這部作品成為中國音樂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深刻展現了中國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的融合。
(三)社會變革見證
20世紀的中國經歷了巨大的社會變革,而一些鋼琴作品通過和聲技術反映了這些變革。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一些作曲家選擇使用非傳統的和聲方法以表達他們對社會的看法。這種對社會變革進行反映的音樂成為歷史的見證者,使人們更好地理解特定時期的社會氛圍和面臨的挑戰。在此背景下,鋼琴曲《紅燈記》應運而生。這首曲目以激昂的旋律和引人入勝的和聲技巧,成為反映當時社會變革的代表音樂之一。鋼琴曲《紅燈記》不僅影響了中國音樂的發展,還影響了一代鋼琴演奏者。其為那個時期的鋼琴演奏者提供了重要機會,使他們能夠繼續接受培訓和演奏。借助這些特殊的音樂創作,中國的鋼琴藝術得以重生,并為此后的鋼琴熱潮奠定了基礎。因此,鋼琴曲《紅燈記》不僅是一首音樂作品,還是中國社會變革的見證者,保留了那個時期的歷史記憶,同時也為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創新實踐
和聲技術為作曲家提供了創新實踐的空間。一些作曲家選擇突破傳統的和聲結構,采用非傳統的和聲方法,以創造出獨特的音樂效果。這種創新精神推動了音樂的發展,為音樂創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結語
20世紀中國鋼琴作品中的和聲技術在中國音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過分析20世紀的中國鋼琴作品,有助于了解和聲技術的表現特點及其在音樂中的多重作用。和聲技術不僅是音樂的一種表現手段,還能反映情感、文化、社會變革和創新實踐。和聲技術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應用豐富了音樂的內涵,也為音樂創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ALDWELL E,SCHACHTER C.Harmony and Voice Leading[M].New York:Schirmer,2002:425.
[2]歐吉詢.中心和音技術對作品的控制作用:以斯克里亞賓晚期作品op.69為例[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8(6):121-126.
[3]程憲偉.譚盾鋼琴組曲《八幅水彩畫的回憶》的分析與演奏[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9(4):157-161.
[4]董曉梅.王建中鋼琴改編曲《百鳥朝鳳》中民族化創作技法探析[J].音樂創作,2012(12):123-125.
[5]方冰,梁筱妹.中西合璧 經典永傳:鋼琴組曲《紅燈記》的音樂分析[J].黃河之聲,2009(20):71-73.
[6]李亞麗.王建民的《第三二胡狂想曲》的創作與演奏研究[D].合肥:安徽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吳晗,碩士,哈爾濱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作曲技術理論(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