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恩
摘 要:長期以來,巴赫鋼琴作品被列入國內外鋼琴專業學習的必修課程,在各類鋼琴考試、藝術考試和音樂比賽中也被選為必彈曲目。精通巴赫鋼琴作品演奏是鋼琴家的必備基本功,而對于業余的鋼琴演奏者而言,學習巴赫鋼琴作品也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分析巴赫鋼琴作品的風格特征,探討巴赫鋼琴作品的演奏方法,以期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巴赫鋼琴作品;風格特征;演奏方法
在世界音樂史上享有“音樂之父”之稱的德國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年)是巴洛克音樂藝術的集大成者,把復調創作技法推向了巔峰。其鋼琴作品以高度的邏輯性、藝術性和技巧性聞名,涵蓋了各種鋼琴演奏技巧和風格。研究巴赫的音樂作品是了解和把握巴洛克音樂魅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巴赫鋼琴作品的學習,演奏者可以掌握全面的演奏方法,提高音樂素養和表現力,從而領略巴洛克時期音樂的藝術之美。
一、巴赫鋼琴作品的風格和特點
首先,巴赫鋼琴作品構思巧妙、結構嚴謹、和聲復雜。巴赫善于運用復調技法進行創作,其復調樂曲的音樂主題在不同的聲部交互出現,各聲部的旋律線既獨立存在又彼此關聯,縱橫交錯地交織在一起。例如在《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中的《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中,巴赫運用主題反行的處理方式,創造出新的音樂組合和變化,增添了音樂的趣味性和復雜性。又如在《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中,通過將主題及其逆行變形在多個聲部之間流動交織,構建出嚴密的對位音樂結構。在音樂開始的托卡塔部分,演奏者用快速、華麗和巧妙的手指技巧彈奏出各種音樂主題,而賦格部分則從一個主題的引入開始,并交織于各個聲部之中。巴赫運用鏡像、逆行、反行等技巧,使聲部之間相互交織,通過巧妙地切換和組合,從而使全曲優美流暢、充滿變化。
其次,巴赫鋼琴作品涵蓋各種曲式,每首鋼琴作品都有獨特的風格和韻味。巴赫經常將不同音樂結構和風格的樂章組合,構成套曲形式的作品。如在《平均律鋼琴曲集》中,每卷都由序曲、賦格、舞曲等多個樂章組成;《哥德堡變奏曲》以薩拉班德舞曲為主題,經過30個變奏后再回歸主題,這種結構使整個作品具有完整性和內在的連貫性;《英國組曲》中包含了前奏曲、阿勒芒德、庫朗特等多個樂章;《法國組曲》中包含阿勒芒德、庫朗特等樂章。通過深入了解套曲的結構和特點,演奏者可以結合作品的整體構思和情感表達,運用各種彈奏技術演奏作品。
最后,巴赫鋼琴作品體現了濃厚的民族色彩。巴赫創作了大量民族主題的音樂作品。人們能在巴赫的音樂中找到與民族音樂和聲相似的特點,感受其獨特的魅力。巴赫在《平均律鋼琴曲集》中探索了所有的調式。其中被認為是巴赫鍵盤音樂巔峰之作的《哥德堡變奏曲》不僅展示了巴赫音樂復雜的結構和藝術技巧,還凸顯了民族性的特點。全曲巧妙地將德國民間音樂的元素、田園舞曲和當地民謠融入變奏,充分展現出德國音樂的獨特風格。此外,巴赫鋼琴作品的旋律還常常融合人聲歌唱的特點和風格,使聽眾感到愉悅和慰藉。
二、巴赫鋼琴作品的演奏技巧
技術在音樂表演和創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著名鋼琴家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維奇·涅高茲(Heinrich Gustavovich Neuhaus)曾說:“技術的任何改進就是藝術本身的改進,這就是說技術的改進有助于揭示內容、揭示‘隱秘的思想。換言之,技術的改進是藝術的一個部分,是它的實際體現。不幸的是,許多彈鋼琴的人都把技術一詞僅僅體會作流暢、快速、均勻、華麗——有時主要是‘輝煌和炫耀——也就是說把它理解成技術的一些個別要素,而不像希臘人、不像真正的藝術家那樣,理解為總的技術。”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維奇·涅高茲的這段話強調了技術與藝術內涵的密切關系,即藝術真正的價值在于其傳達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對人類文化的貢獻,而技術只是表現或傳達這些信息的手段。演奏者不僅要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還要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和文化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傳達作品的情感。
巴赫鋼琴作品對演奏技術的要求較高。良好的技術可以使演奏者更準確地傳達巴赫音樂中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對于初學者來說,練習一些旋律簡單的作品,如《巴赫鋼琴初級教程》中的小前奏曲和舞曲,可以培養手指的獨立性;隨著技術的提升,可以嘗試更復雜的巴赫鋼琴作品,如《二部創意曲》和《三部創意曲》,這些作品要求有更高的彈奏技術和更豐富的表現力,對于中級水平的鋼琴彈奏者來說是很好的練習曲;高級水平的演奏者可以嘗試演奏巴赫的大型作品,如《平均律鋼琴曲集》《英國組曲》《法國組曲》等。
巴赫鋼琴作品為演奏者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和發展空間。為了能夠彈出巴赫鋼琴作品的韻味,演奏者需要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思想感情,還要培養手指的獨立性和協調性,不斷提升思維能力、多聲部聽辨能力和審美能力等。在日常訓練中,演奏者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一)巴赫鋼琴作品演奏的觸鍵方法
對于巴赫鍵盤作品的演奏是使用古鋼琴還是現代鋼琴的問題,至今音樂界仍有爭議。一些藝術家拒絕使用現代鋼琴詮釋巴赫的音樂,而另一些藝術家認為現代鋼琴有其獨特的優勢,可以更好地展現作品的結構和內在美。在演奏中,如何在保持樂曲原有風格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現代鋼琴的優良性,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運用現代鋼琴演奏巴赫鋼琴作品時應注意古鋼琴、管風琴與現代鋼琴觸鍵方法之間的差異。演奏時手臂應自然懸于琴鍵上方,手腕應平穩放在鍵盤上,并保持較平直的姿勢,通過腕部的靈活運動控制手指的力度。當作品中有跨度較大的和弦和音程時,演奏者需要運用各種指法以保證觸鍵的流暢和準確。尤其是在演奏快速樂句和連續音符時,要注意使用適合的觸鍵方式和均勻的觸鍵力度,以保證音樂的連貫性和清晰度。通過使用不同的觸鍵力度、速度以及延音、斷音等演奏技巧,表現不同的音色,傳達不同作品的情感。
巴赫鋼琴作品中的表情術語較少,在練習時需要仔細讀譜,領會曲譜標記的含義。當在巴赫鋼琴作品中遇到連奏(Legato)的標記時,應使用歌唱性的觸鍵方法,讓音色更集中;演奏斷奏(Staccato)時,一般不使用手掌,而是用手指快速擊鍵和放鍵,奏出短促清脆的音符,斷奏的演奏通常占時值的1/2;演奏非連奏(Non Legato)時,常用前臂動作演奏,觸鍵時間略長,通常占時值的3/4;演奏頓音(Stagato)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時,用前臂動作完成,八分音符用手指動作完成,通過敏捷的指尖動作,使音色集中;在遇到表情術語Leggiero(輕巧)時,要用指尖輕輕地擊鍵。為了使聲部旋律線清晰,在巴赫音樂的演奏中常使用墊指、無聲換指、同音換指和滑指等特殊的指法。不同時值的音符組合需要使用不同的演奏方法。當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成串出現并構成樂句的主體時,應用連奏演繹并充分保持時值,作為低音進行時則用非連奏;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常使用連奏演繹,而在歡樂或炫技的樂句中常用非連奏或短促的跳音來演繹。
(二)巴赫鋼琴作品中裝飾音和裝飾性樂句的奏法
巴赫鋼琴作品中有多種裝飾音和裝飾性樂句,使用裝飾音和裝飾性樂句是表達作品情感的重要方式。這些裝飾音和裝飾性樂句的演奏方法十分講究,體現出巴赫音樂獨特的風格。目前新發行的作品版本一般對裝飾音的奏法都有標注,在學習時要認真讀譜,注意節奏的準確性,分清裝飾音與主音的彈奏。此外,裝飾音的演奏不能太華麗,音量不能太大,演奏的速度取決于樂曲的速度,不能太快或太慢。裝飾音一般與節拍音符同時奏出,在節拍內演奏,大部分裝飾音從骨干音符上方的鄰音開始演奏。例如:在演奏巴赫鋼琴作品中的顫音時,如果顫音之后的主旋律是向上進行的,那么顫音結尾應該先向下回旋再向上,或用相反的方式演奏;巴赫鋼琴作品中的倚音通常是長倚音,在快速進行的樂句中,前倚音與被其裝飾的音符平分時值,長倚音常用在慢速樂曲的句末、散板樂段長時值的和弦或音符上。在裝飾音或裝飾性樂句的處理上,若有重復的樂句,在第二遍演奏裝飾音時要做出變化。演奏好裝飾音可為旋律增加細節和表現力,從而提升作品整體的流暢性和呈現效果。在尊重巴赫音樂結構和表達意圖的前提下,演奏者可根據個人的藝術感覺和想法賦予裝飾音和裝飾性樂句更多的個性和魅力。
(三)巴赫鋼琴作品中旋律與力度的處理方法
巴赫音樂的旋律是多線條的結合體,其結構性和邏輯性非常強。樂句的旋律線由多個聲部交織而成,各聲部的樂句進行在不同的時間開始和結束。在開始演奏之前,演奏者需在腦海中構思旋律線條,以立體思維方式對各個聲部的音色進行線性處理。因此,演奏者要注意不同聲部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以及各聲部之間的力度變化,使各個線條在旋律中自然流動,形成完整的音樂表達。巴赫還會使用保留音為音樂營造特殊效果,在演奏過程中保持保留音的時值,聆聽每個音符的延續效果,以確保音樂線條的連貫性和準確性。
雖然巴赫在手稿上極少標注力度記號和表情記號,但從巴洛克時代常見的樂器以及審美特點可以推斷出,巴赫鋼琴作品演奏的音色是淡雅、清澈和柔和的。在演奏巴赫鋼琴作品時,力度起伏不宜太大,一般控制在pp—mf的范圍內,同時根據音樂各聲部的旋律走向,對重音作出處理。音樂主題常在不同時間出現在各個聲部,在演奏時要注意在每次主題出現時的突出主導地位。此外,要注意主題以外的其他旋律走向,保持其他聲部線條的清晰。總之,演奏者需仔細分析各聲部的關系,提高耳朵的聽辨能力以及對各聲部音色的控制力,使樂曲的音樂層次保持立體感。
(四)關于踏板的使用
巴洛克時期的鋼琴沒有踏板,演奏者只能依靠手指技巧和不同的觸鍵方法演奏各聲部的旋律。巴赫鋼琴作品中長音的彈奏需要運用特殊的指法和技巧以保持聲音的延續。比如在使用“手指踏板”時,可以通過放開某個制音器,使該琴弦與其他聲音產生共鳴,從而實現聲音的延續。演奏者還可運用特殊的指法實現聲音的連貫,如當兩個聲部中出現了相同的音符時,演奏者可以通過一指同時按下這兩個鍵以實現該音符在兩個聲部中的延續;又如演奏者可以運用四指從五指上面向外跨過去或五指從四指下穿進去等技巧以實現聲部之間的切換。
現代鋼琴的踏板可以美化巴赫鋼琴作品的音樂效果。比如,為使終止式和聲的處理更加完美,可以使用右踏板(延音踏板)模仿管風琴的聲音效果;終止和弦后的內聲部分解和弦或以分解方式演奏的琶音片段可以通過有節制地使用右踏板加強效果;起伏較大的旋律可以通過輕點右踏板以達到連奏的效果;對同音反復的演奏可以通過輕踩右踏板達到增強動力的效果;使用左踏板(弱音踏板)可以實現力度的變化和音色的變化。在練習使用踏板前,要熟練掌握句法、奏法,在需要增加效果的地方謹慎使用踏板,同時注意保持各聲部旋律線的清晰性,避免因濫用踏板而破壞各聲部旋律線,影響音樂的整體結構。
三、結語
巴赫的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不僅具有高度的邏輯性和豐富的音樂內涵,還融合了感情、技巧和美學等諸多因素,展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學習巴赫鍵盤作品對研究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和提高演奏者的綜合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演奏巴赫鋼琴作品需要具備細膩的表達技巧,這對演奏者的鋼琴彈奏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這一過程也體現了對巴洛克音樂的深入理解。演奏者在彈奏巴赫鋼琴作品時首先要仔細讀譜,特別要注意音符的位置、持續的時間、指法和力度等標記的細節,以確保準確地演奏每一個音符;其次要深入理解巴赫鋼琴作品的結構、內涵,通過分析作品的主題、變奏、對位以及聲部之間的關系揭示作品的內在邏輯和美感;最后要重視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從音樂中展現巴赫所追求的那種復雜的感情。演奏者要通過個人的藝術表達和獨特的風格來詮釋巴赫的作品,發揮個人的創造力和表現力,以個性化的方式展現巴赫音樂獨特的藝術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巴赫鍵盤作品的演奏實踐在歷史上是有一定的演進和變化的。因此,對于不同的巴赫鍵盤作品有著不用的解釋和演繹方法。特別是在用現代鋼琴演繹巴赫作品時,要根據史料記載、學術研究與個人理解,盡力還原巴赫時代的演奏特點,并發揮現代鋼琴的特性,結合現代鋼琴的演奏技巧進行最佳的演繹。
參考文獻:
[1]林華.我愛巴赫:巴赫鋼琴彈奏導讀[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2]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新版)[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3]張式谷,潘一飛.西方鋼琴音樂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
廣東省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