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婷 呂光洙
英國一流大學學術領導者發展的特點及啟示——以帝國理工學院為例
周雅婷 呂光洙
[沈陽師范大學,惠州學院]
帝國理工學院作為英國乃至全球學術界極具名氣的研究型大學,在學術領導者發展方面頗有建樹。帝國理工學院的學術領導者發展,彰顯了以吸引和留住有才華且多元化的學術人員為理念,體現了以培訓核心技能的“學術大師班”、主題多元的學術領導者發展項目、基于學術職稱制度的晉升機制為特點的特色。國內大學應借鑒帝國理工學院學術領導者發展經驗,為學術領導者提供積極的職業發展支持,注重對學術領導者多元核心技能的開發,推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領導者發展模式。
帝國理工學院;學術領導者;特點;啟示
所謂學術領導者,是指在大學里既擁有管理權力又具有學術權力的教職員工,負責學術事務、研究、教務、學科建設、學位課程等,例如副校長、院長、系主任、項目主管等。在英國,學術領導者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成效顯著。本研究以帝國理工學院為個案,深入剖析其學術領導者發展的特點,期許對國內大學學術領導者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帝國理工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是世界一流大學之一,2023年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位居第6,在英國乃至國際學術界極具聲望,與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在英國教育界并稱為“三足鼎立”,在我國更有“英國的清華大學”的美譽。其校園文化價值觀是“卓越、合作、創新、尊重、誠信”,學院使命和愿景是利用其研究能力的質量、廣度和深度,應對當今和未來的艱難挑戰,培養下一代研究人員,并通過實踐在世界范圍內產生明顯的經濟和社會影響。[2]帝國理工學院認識到其實現目標的能力取決于高積極性和高成就的員工,因此,特別重視提高學術領導者的知識和技能,支持學術領導者的團隊發展,進而促進學院、部門或部門級別的組織變革的有效整合。
帝國理工學院的文化指向是創建多樣性、支持性、包容性、積極性、相互尊重和追求卓越的員工社區,吸引和留住才華橫溢且多元化的學術人員,這為學術領導者的發展創造了積極有利的文化土壤。[3]歷經幾十年的變革,帝國理工學院已形成以提高學術領導者的知識和技能,支持學術領導者的團隊發展為基點的多元核心學術領導者發展理念,以培訓核心技能的“學術大師班”、主題多元的學術領導者發展項目、基于學術職稱制度的晉升機制為特點,不僅留住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學術人才,還使眾多其他高校紛紛效仿和學習。
“學術大師班”是帝國理工大學培養學術領導者的搖籃,為學術人員提供結構化的人才和領導力發展支持,使他們能夠在學術環境中茁壯成長[4],其主要培訓內容包含以下內容:第一,學術領導者在面對成果出版、教學準備、會議出席等兼顧多項工作的情況并不少見,學術大師班設立互動研討會用于探討學術超載的挑戰以及超越它的方法、最小化壓力的策略、確定待辦事項的優先級等,對于學術人員平衡壓力有重要作用。第二,對大數據時代的學術領導者而言,提高媒體形象并對媒體提問做出積極回應也十分重要,學術大師班設立專門課程培訓學術領導者的媒體技能,對學術領導者提高自信和進行有效的媒體溝通有很大助益。第三,學術大師班設立演講課程,聘請皇家中央戲劇學院的專業演員擔任教師,通過演講技巧和個性化反饋,使學術領導者的公開演講技能得到提升并形成獨特的演講風格。
首先,學術和高級學術領導力項目(Academic and Senior Academic Leadership Program)。該項目旨在通過實踐培訓促進學術領導者各項技能提高,在整個院系中嵌入強大而健康的學術領導力文化。[5]項目的參與者由來自醫學、工程、自然科學等專業領域的學者組建成高級跨學科學術領導者隊列,以線上學習、微開發會議、線下輔導等多種形式開展,設置包含優勢領導力、管理基礎知識、心理健康管理等多方面內容的課程。項目的開展有助于學術領導者提高管理和領導技能、建立自我意識和卓越且和諧的學術團隊,極大地促進了大批優秀學術領導者的發展。
其次,學術女性項目(Academic Women's Programme)。這一項目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學術女性在“STEMM”領域中的職業生涯發展,并解決學術職業道路上女性人數減少的問題,提高女性學術領導者的代表性。[6]項目內容包括學術女性職業發展戰略制定、結構和文化障礙化解等,通過心理測量、虛擬課程、線下課程等形式開展。該項目的實施使不同專業的女性學者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職業水平和學術水平的基礎上,提高了其作為學術人員、領導者、研究者等不同身份的認識,極大地促進了帝國理工學院女性學術領導者的發展。
再次,跳板女性發展項目(Springboard Women’s Development Programme)。這是一項屢獲殊榮的國際項目,已有48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女性學者參與,受到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英國文化協會、皇家郵政等各行各業頂級組織的信賴,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果。[7]項目的典型內容包含人際網絡、管理思維、管理形象和知名度等主題。該項目開發的知識和技能使學術女性了解到自信和實現目標的不同方式,為女性學者結識其他偉大女性、分享經驗和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案提供了絕佳機會,使女性學者明確她們想要采取的實踐步驟,并提高她們的實踐技能、態度和自信心。
首先,全面升級的學術職稱制度。不同于我國高校將學術人員的職稱分為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四個級別,帝國理工學院將學術人員的職稱分為三類八級,如表1。在帝國理工學院,各級別的職稱可以從學院外部或內部任命,也可以通過年度晉升活動授予在職的學術人員頭銜來創建。

表1 帝國理工學院的學術領導者職稱表
其次,多樣綜合的晉升標準。晉升的具體標準主要包含教學貢獻、學術成就、領導素質三個方面。首先,教學貢獻主要對教學質量和學生支持進行考察,教學質量評估是晉升的關鍵標準,包括教學獎項、教學能力、授課班級規模等;判斷學生支持的成效,包括為學生創造支持性學習環境的舉措和學生反饋等。其次,學術成就除考察科研成果之外,也從教學設計、指導的碩博研究生人數、指導質量等方面進行考察。最后,領導素質主要通過團隊合作能力、同行觀察、系內角色、大學價值觀的展示和維護幾個方面進行考察。
再次,支持女性的環境資源。帝國理工學院的第一任教務長詹姆斯·斯特林教授曾說過:“吸引、提拔和培養杰出的女性學者對于我們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至關重要。”[8]帝國理工學院一直以來都傳遞著平等、多樣性和包容性的理念,為學術女性也積極提供足夠且多樣的支持和資源。例如,帝國理工學院設立朱莉婭·希金斯獎章,用以表彰為支持學術女性做出重大貢獻的個人和部門。除此之外,帝國理工學院設立學院大使專門負責為女性學者提供年度活動安排。
學術領導者作為大學教師群體中的領軍者,已然成為新時代人才強國的必然要求。2022年全國政協在“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專題協商會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要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撐。[9]學術領導者作為重要的高素質高質量人才,其發展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撐意義非凡。黨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確立了下一階段奮斗目標是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10]對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而學術領導者發展會進一步推動教育改革的進行。但是,國內學術領導者發展起步較晚,前期經驗不足,理論和實踐方面需要借鑒和學習世界一流大學的經驗,并結合實際情況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領導者發展之路。
一是為學術領導者提供積極的職業發展支持。首先,完善招聘選拔程序。帝國理工學院的學術人員招聘制度具有極大的自主性且極具人性化,在整個招聘的過程中既不會受政府部門的干預,也通過建立遴選委員會和招聘庫、組織參與研討會等與申請者保持良好的聯系和溝通。同時,各個部門還可以不局限于標準招聘慣例,特別關注性別、種族、性取向和殘疾等特殊群體方面,為潛在的學術人員提供支持。而國內對學術人員的招聘仍然存在唯學歷論、唯職稱論等根深蒂固的問題,因此亟需完善高校學術人員的招聘選拔程序,對大學學術人員的招聘由行政化向學術化、人性化過渡。 其次,優化晉升評定機制。合理的晉升評定既是對每位學術人員學術科研和教學教務工作的肯定,也是激勵廣大學者繼續積極投入工作的重要手段。帝國理工學院基于學術職稱制度的晉升機制,設立了由教學貢獻、學術成就、領導素質三大維度細化出的多樣化評定指標。國內高校教職人員的晉升評定偏重于以科研成果決定晉升評定結果,忽視對教學貢獻、領導素質、綜合素養等其他重要指標的考量,這也是造成“重科研,輕教學”現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國內高校應根據自身學校的情況,不斷優化晉升評定機制,建立多元晉升評定指標體系。
二是注重對學術領導者多元核心技能的開發。首先,提高管理與領導能力。帝國理工學院認為有效的管理和領導對于高校的成功至關重要,管理與領導能力高的學術領導者可以為同事建立一種包容性文化,創造積極的工作環境,并為團隊設定高標準,讓不同背景、經驗、角色或地位的人員都能得到發展,推動高績效的實現。因此,我國高校也應注重對學術領導者管理與領導能力的提高,使他們成為團隊中的積極榜樣和關鍵少數,從而在發展戰略、決策定位、團隊協作中產生重要的引領作用。其次,提高化解超負荷壓力思維。帝國理工學院的學術大師班專門開設為學術人員化解“學術超載”壓力的課程、研討會、培訓等,既體現了其人性化的安排,也給了我國高校極大的啟發。當下,國內高校的學術人員也面臨著各式各樣的壓力,學術領導者作為整個大學教師群體中的領軍人物,也承受著多方工作壓力和科研壓力。因此,應采取措施提高學術領導者化解超負荷壓力的能力,以助于學術人員尋找到最恰當的解壓方式。再次,提高媒體技能和演講技能。帝國理工學院對學術領導者技能的培養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科研、教學、人際交往等,而是拓展到媒體技能和演講技能的培訓。這對于身處大數據時代的學術領導者提高自信心、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國內高校也應重視對學術領導者媒體技能和演講技能的培訓和提高,聘請專業老師提供教學,通過互動練習、小組訓練、研討會等方式全方面提高學術領導者的媒體技能和演講技能,從而培養與新時代接軌的優秀學術領導者。
三是重視女性學術領導者的價值。在當下極具包容性和多元性的校園文化背景下,女性學者的發展對于大學教師發展和高等教育質量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是,受傳統家庭思想的影響,國內女性學者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似乎總會受到無形的阻力。因此,高校應努力為女性學者營造適宜的學術發展環境,提升女性學者的學術生活質量,從招聘、任職、晉升等多方面為女性學者提供無偏見支持,設立多樣化的女性學術項目,從而吸引和培養更多具有潛力的女性學者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帝國理工學院的學術領導者發展不同于傳統的大學教師發展,獨具特色且成效顯著,為其將來的發展和建設增添了重要的助燃劑。帝國理工學院的優秀案例也為處于學術領導者發展起步階段的國內高校提供了有益啟示。
[1]教育部第六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EB/OL].(2021-01-04)[2023-03-15].http://www.moe.gov.cn.
[2]帝國理工學院官網[EB/OL].[2023-03-06]. https://www.imperial.ac.uk.
[3]管理與領導力發展[EB/OL].(2021-10-29)[2023-03-18].https://www.imperial.ac.uk/staff-development/people-and-organisational-development/leadership.
[4]學術大師班[EB/OL].(2022-10-21)[2023- 03-20].https://www.imperial.ac.uk/staff-development/people-and-organisational-development/leadership/academics/academic-masterclasses.
[5]學術和高級學術領導力項目[EB/OL].(2021-10-12)[2023-03-21].https://www. imperial.ac.uk/staff-development/people-and-organisational-development/leadership/academics/salp.
[6]學術女性項目[EB/OL].(2021-9-12)[2023- 03-22].https://www.imperial.ac.uk/admin-services/staff-development/people-and-organisational-development/leadership/academics/awp.
[7]跳板女性發展項目[EB/OL].(2021-3-12)[2023-03-25].https://www.imperial.ac.uk/admin-services/staff-development/postdoc-fellows-development-centre/courses-and-pop-ups/courses/springboard-womens-development-programme.
[8]Imperial chemists get gold for promoting women in science.[EB/OL].(2013-09-26)[2023-03-28].https://www.imperial.ac.uk/news/130686/imperial-chemists-gold-promoting-women-science.
[9]全國政協召開“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專題協商會[J].中國人才,2022(08):7.
[10]光明日報.如何理解2035年教育現代化目標.[EB/OL].(2019-03-19)[2023-03-15].https: //www.gov.cn/zhengce/2019-03/19/content_5374889.htm.
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等教育專項)(2022GXJK341);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L17DGL006);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項目(JG20DB412);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十四五”規劃專項課題(21JSYB12);沈陽師范大學遼寧省一流學科教育學建設項目(SNYJYX2020030502);沈陽師范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YJSJG320210052);惠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2022ZX081) ;惠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科教興市戰略下地方本科院校博士人才引育現狀及對策研究”(HZ2023ZD016)
(責任編輯:楊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