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1月3 日,國家鐵路局、工信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印發《關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 (國鐵運輸監〔2023〕4 號)。《通知》明確了對納入工信部《 公告》范圍的新能源商品汽車的鐵路運輸支持政策、鐵路運輸條件和鐵路運輸安全監管工作,作了安排思路。
國家鐵路局運輸監管司司長王忠剛表示:“此舉是為了更好滿足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鐵路運輸需求、積極鼓勵開展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業務,保障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安全暢通,促進降低新能源商品汽車物流成本。”
《意見》明確:“鐵路運輸新能源汽車不按危險貨物管理。”但為了保證貨物運輸安全,對于托運人,《意見》要求:“托運人應對提供的新能源商品汽車產品出廠合格證(出口新能源商品汽車不受此限制)的真實性負責,對托運的新能源商品汽車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負責。”而且在“托運新能源商品汽車時,托運人應當提供新能源商品汽車產品出廠合格證(出口新能源商品汽車不受此限制),合格證應當與實際托運的新能源商品汽車產品相符。”同時,“新能源商品汽車的動力電池荷電狀態不得超過6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油箱孔蓋處于關閉狀態,無泄漏、滲漏問題,鐵路運輸過程中不得加注、抽取油料。”此外,“托運新能源商品汽車時,除裝配的電池外,不得夾帶備用電池和其他電池。除出廠配備的必備物品外,新能源商品汽車內部及后備箱內不得裝載和夾帶其他物品。”
對于承運人,《意見》要求:“鐵路運輸企業承運新能源商品汽車時,應認真查驗新能源商品汽車產品出廠合格證(出口新能源商品汽車不受此限制),無產品出廠合格證的不得承運。裝載新能源商品汽車的鐵路車輛、集裝箱應當符合有關標準和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不得使用技術狀態不良、未按規定檢修(驗)或者達到報廢年限的車輛、集裝箱。使用鐵路貨車裝載加固新能源商品汽車時,應當符合《鐵路貨物裝載加固技術要求》(TB/T 30004) 。”
《意見》還強調:鐵路運輸企業、托運人等運輸單位應根據《電動汽車災害事故應急救援指南》(GB/T 38283),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發生突發事件后及時采取妥善的應急處置措施。
筆者分析認為,《意見》的出臺,主要是為了在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滿足其鐵路運輸需求的同時,從多方面加強對托運貨物的運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