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鈺程 沈佳青
今年1月1日,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正式開始施行,其中增設公益訴訟條款,為檢察機關開展婦女權益保障領域公益訴訟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據。

徐匯區人民檢察院聯合多部門發布《上海市徐匯區防治性騷擾行為指南》
如果醫療美容機構過度診療、違規操作,對求美者實施性騷擾,婦女權益該如何保障?今年1月1日,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正式開始施行,其中增設公益訴訟條款,為檢察機關開展婦女權益保障領域公益訴訟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據。徐匯區人民檢察院以一起醫美性騷擾案為切口,辦理了修法后該院首例婦女權益保護公益訴訟案件,并攜手各方發布《上海市徐匯區防治性騷擾行為指南》,共同守護“她”權益。
2022年12月,徐匯區檢察院公益檢察室收到該院刑事檢察部門移送的一條線索——某醫療美容門診部牙科主治醫師蔣某某,利用求美者對醫生的信任,采取非必要的身體檢查手段,對一女性實施猥褻。經徐匯區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徐匯區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蔣某某犯強制猥褻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并處在刑罰執行完畢后,禁止其從事醫療及相關工作。
案件雖已辦結,但公益檢察要解決的問題剛剛顯露。“女性在做醫美時,常常身處封閉空間,有的還會被麻醉,失去意識。在此情況下,如何長效保護女性群體的合法權益,尤為重要。”徐匯區檢察院公益檢察室副主任宋曉紅說,“案件發生的節點,恰逢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開始施行。新修法的第七十七條明確規定,侵害婦女合法權益,導致社會公共利益受損的,檢察機關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訴訟”。
在聽取醫學專業“益心為公”志愿者關于過度診療行為認定標準及相關醫療糾紛的意見后,徐匯區檢察院公益檢察團隊決定依據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從個案出發加強溯源治理,保護女性群體的合法權益。
今年2月3日,徐匯區檢察院正式將該案作為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立案辦理。
2月6日,徐匯區檢察院啟動“益心為公”志愿者檢察云平臺“專家咨詢”程序,邀請對企業性騷擾防治有豐富經驗的律師志愿者以及有關部門人員,共同對該醫療美容門診部展開調查。
“經現場詢問并查閱涉案醫療美容機構的內部規章制度,我們發現與性騷擾防治較為相關的條款,僅有內容籠統的一條,即‘醫務人員在對異性進行檢查時,應有與被診療人性別一致的第三人在場。我們經過評估,認為該條款并不足以有效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徐匯區人民檢察院公益檢察室檢察官助理陳思琦說。
于是,在證實該機構在蔣某某強制猥褻案后,仍未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制止性騷擾后,“益心為公”志愿者結合企業潛在的性騷擾防治法律風險,向該醫療美容機構系統闡述了管理要點與合規建議。
4月27日,徐匯區檢察院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對涉案醫療機構依法實施監管。
6月14日,徐匯區檢察院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召開涉案醫療美容機構整改工作評審會,聯合“益心為公”志愿者中的政協委員、律師和徐匯區疾控中心專家,共同組建評定工作組。各方經過全面檢查、評估,一致認為涉案醫療美容門診部已經整改到位。
目前,涉案醫療美容機構針對工作中暴露的相關問題,進一步強化了內部人員管理,建立了性騷擾防治管理制度,并于機構內顯著位置張貼。休息區擺放相關婦女權益保護手冊,進一步加強婦女權益保護宣傳。
“我們意識到,女性求美者遭受性騷擾的情況可能并非個例。像該涉案醫療美容機構那樣缺乏有效的性騷擾防治制度的情況是否普遍?”宋曉紅說。
為此,一方面,徐匯區檢察院對區內現有社會辦醫療美容機構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徐匯區現有社會辦醫療美容機構數量多、分布廣、執業醫師群體大,但大部分醫療美容機構尚未建立性騷擾防治制度,具有一定的風險隱患。”
另一方面,檢察院以性騷擾防治為議題,制作了電子調查問卷,發動熱心于婦女權益保障的“益心為公”志愿者進行轉發,更加全面地了解易發生性騷擾的場所,及現有預防和救濟機制有哪些不足,為類案治理及有關機制方案的草擬提供科學參考。
6月26日,徐匯區檢察院攜手“益心為公”志愿者,分別圍繞《婦女權益保障法》和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性騷擾防治與用人單位法律義務等主題,為14家醫療機構及103名醫療機構負責人、從業人員開展專業培訓,并要求上述單位依法建立性騷擾防治制度,運用法治方式,共織防治性騷擾“安全網”。
與此同時,徐匯區檢察院與區衛健委聯合簽署《關于加強涉醫類案件行政監管與檢察監督協作配合的意見》,并通過制發檢察建議,建議相關行政職能部門推動區域內相關行業構建防治性騷擾的規章制度,組織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提升醫療衛生機構婦女權益保障意識。
“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中增設了公益訴訟條款,為檢察機關開展婦女權益保障領域公益訴訟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據。其中提出要有預防和制止性騷擾的相關機制,但對于性騷擾的形式以及性騷擾的定義,目前還沒有法條明確。對于如何預防和制止,以及對于各職能部門應承擔的職責,也沒有具體細化落地。”陳思琦介紹。
為此,今年9月19日,徐匯區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聯合區公安分局、區商務委、區教育局、區人社局、區文旅局、區婦聯和區總工會等7家單位和組織,共同發布《上海市徐匯區防治性騷擾行為指南》(以下簡稱《行為指南》)。
據介紹,《行為指南》以《民法典》《婦女權益保障法》《上海市婦女權益保障條例》的相關法條為法律依據,開宗明義地對性騷擾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明確將性騷擾的主要表現形式概括為言語、文字、圖像、肢體動作等。例如文字形式的性騷擾,包括多次發送帶有淫穢、侮辱內容的信件、手機短信、微信、電子郵件、傳真等;圖像形式的性騷擾,包括多次通過電子郵件、微博、微信等形式發送或展示色情圖片和物品。
同時,《行為指南》詳細列舉了防治性騷擾制度應包含的主要內容,明確了相關機關、企業、學校都要從宣傳教育、建立預防性騷擾機制、營造防范性騷擾環境、定期開展培訓、增強性騷擾防范意識等五個方面,提高性騷擾預防和教育意識。《行為指南》旨在重點指導轄區內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設定規范和可操作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切實落實防治性騷擾的法定責任,避免或減少性騷擾的發生。
對于各職能部門在防治性騷擾工作中的職責,《行為指南》也進行了明確。其中,人民檢察院研究制定防治性騷擾制度,協調督促相關責任單位開展防治性騷擾工作,推動各行業建立性騷擾黑名單制度等;公安部門受理性騷擾的舉報,對有證據證明、情節嚴重且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或《刑法》的性騷擾行為依法予以處理;對人社、商務、文旅、教育、工會、婦聯等也有相應職責要求。
據悉,《行為指南》主要適用范圍是轄區內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公交、地鐵、商場、影院等公共場所的性騷擾防治可進行參考。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亦突出強調,婦女依法在醫療保健和健康檢查、生育服務保障、預防和處置性騷擾等諸多方面享有特殊保護。未來,徐匯區檢察院將以此為起點,依法能動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繼續以切實可行的公益檢察有“益”方案,攜手各方共同守護“她”權益。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