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舞
立冬時節,在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堤村鄉桑田金銀花合作社(以下簡稱“桑田”),110畝的金銀花已經完成了今年的四茬采摘,正靜待過冬。該合作社理事長楊培武介紹,去年“桑田”成了全縣金銀花全產業鏈數字平臺的試點。
作為首期70個試點之一,智能攝像頭、氣象站、土壤墑情監測儀、蟲情測報站等智能化設備,在這個初冬的金銀花種植園中頗為引人注目。正是通過智能監測系統,巨鹿縣農業農村局的科技人員實現了對“桑田”的水、土、長勢等種植信息實時采集。專家研究分析這些數據后,通過該縣的“巨好辦”服務平臺對種植戶進行線上專業指導。
人們注意到,“桑田”的金銀花制品外包裝上有一個明顯的二維碼標識。由于納入了“金銀花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統”,掃描這個二維碼,“桑田”金銀花的種植、加工實現了全程可追溯。這些品質有保障的金銀花制品在市場上頗受歡迎。楊培武告訴記者,在和大型藥企簽訂的銷售合同中要高出同類產品市場價10%至15%。
“縣農業部門著眼于利用信息技術服務‘三農,開發了金銀花全產業鏈數字平臺,建立‘金銀花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統,并于今年7月接入‘巨好辦平臺,試點推進金銀花標準化種植和智慧化管理。”在巨鹿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玲看來,隨著“巨好辦”綜合管理平臺在全縣的推廣應用,干部群眾對深化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的認識也不斷深化。“去年初App上線后,‘金銀花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統這樣的應用場景新增了近20個。”李玲說。
從2020年微信小程序推出到2022年年初App正式上線,巨鹿縣精心打造“巨好辦”綜合管理平臺,使其成了利用互聯網技術暢通民情民意上報的處置渠道、以信息化手段助力鄉村基層治理的抓手,更牽動了當地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工作的探索。
巨鹿縣將城區、農村劃分為2800個基礎網格,將原有各類網格員整合打造為一支綜合網格員隊伍,每個網格配備一名網格員,負責轄區內群眾訴求信息的收集和上報,延伸鄉村工作“觸角”,直達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同時,他們還梳理了部門職責,征求各鄉鎮和部門意見,編制完成了《巨鹿縣縣鄉“巨好辦”事項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目錄》,包括生態環境、城鄉建設、市場監管等28項內容,厘清權責“邊界線”,劃定履職“責任田”,實現“管理盲區”全覆蓋。此外,巨鹿縣委組織部每月還依據對群眾反饋問題的回復率、辦結率、滿意度等進行考核,對工作不力、執行不到位的部門和鄉鎮將點名通報,而對工作量化靠前、創新典型的則進行總結推廣。
不久前,作為西甄莊村的網格員,甄笑段在日常入戶走訪群眾時,注意到一些老人不能及時理發,因為離村民最近的理發店在兩公里外的鄰村。于是,甄笑段通過手機中“巨好辦”App的“立即辦”專欄第一時間上報了這一情況。問題很快就反饋到了鄉鎮包村干部和村干部處。經過商量,他們向一名在縣城開理發店的90后村民尋求幫助。這名青年欣然同意,帶上工具在村委會辦公室為老人免費理發,還為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服務。
“群眾是鄉村振興的主要推動力量。”劉彥良表示,凝聚群眾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正是“巨好辦”工作的追求。“從小程序到App,‘巨好辦綜合管理平臺進行的每一步探索都是為了更好服務群眾需求。”
如今打開“巨好辦”App,幫我辦、立即辦、便民繳費、行政審批服務等一系列專欄便映入眼簾。不僅網格員可以上傳反映相關信息,群眾實名注冊后也可隨時反映訴求、享受各種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