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子 孫燕麗
朱軍民,男,1974年生,本科學歷,現為平頂山市衛東區政協委員、民盟衛東區總支副主委,平頂山市殘聯肢協副主席等。長期從事書畫教育工作。曾榮獲“平頂山市五一勞動獎章”、第二屆“平頂山十大自強殘疾人士”“平頂山市民辦教育先進工作者”“鷹城公益模范”,民盟河南省委會曾授予他“優秀盟員”等。
自強不息,坦然走出自信路
1997年,朱軍民大學畢業后到一家企業工作,在他上班僅幾年后單位就因效益不好破產了。從此,身體有殘疾的朱軍民開始自謀職業,他在廣告公司打過工,擺過夜市攤,開過包子店,還幫書畫店刻印章……他雖經多方努力但都不盡如人意,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2000年,朱軍民嘗試用他的書畫特長養活自己,開始走上書畫培訓之路。那年暑假的“初戰告捷”,讓朱軍民信心倍增。他圍繞業務相關的知識認真鉆研,刻苦習藝;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業務能力。他與同事們勤奮工作,不斷積累辦學經驗,事業得以穩步發展。多年來,他創辦的培訓學校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書畫人才,受到廣泛贊譽。學校曾獲“民辦教育先進單位”“優質特色學校”等,現為“市愛心助殘書畫培訓基地”……他本人多次榮獲“優秀輔導老師”等榮譽。
朱軍民后來又創辦了一家書法院,承辦過“平頂山市首屆‘民校之星師生書畫詩文大賽”、平頂山市“文旅基地杯”硬筆書法大賽,協辦過“河南省首屆書畫教育成果交流賽”、平頂山市“讀經典·書《墨子》”硬筆書法作品展等活動。具體負責中共衛東區委統戰部主辦的書畫展征稿、布展工作(三次),以及平頂山市殘聯主辦的“共享改革成果 書寫恢弘史詩”平頂山市殘健融合書畫作品展的征稿、布展工作。主辦過“首屆鷹城書畫培訓機構校長論壇”等活動,多次作為全國大賽分賽區承辦機構;組織參加“美術戰疫”“書法戰疫”自強弘毅·守望相助公益活動;曾榮獲“平頂山市民辦非企業單位自律與誠信建設模范單位”等。《中國社會組織》(總第116期)封三介紹了該院的概況。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今,朱軍民是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河南省美術家協會等會員。平頂山市當代硬筆書法院院長,衛東區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衛東區諸葛亮文化研究會理事等;他還曾任省書畫學會教育委主任,市硬筆書協第一屆副主席、市詩詞協會副秘書長等。衛東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聘朱軍民為衛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成員。平頂山文旅基地特聘書法家。他受邀擔任第一屆“筆墨情·中國心”全國書法/硬筆書法暨教學名師宣講風采大賽評審團副主席;被第十五屆“美麗中國”少年兒童書畫實踐交流活動組委會聘為專家組成員;近日在鄭州舉行的第二屆全國書法教育成果展終評大會上,朱軍民擔任此次活動監委會主任。
履職盡責,不忘初心勇擔當
朱軍民先后當選平頂山市衛東區政協委員、衛東區新聯會副會長、民盟衛東區總支副主委等。他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積極參政議政,自覺履行使命,認真撰寫提案,及時反映社情民意,10余年來他提交了涉及教育、民生、環境、殘疾人培訓及就業等提案30多件(含聯名提案),部分被列為重點提案,多件被評為優秀提案。
政協第八屆衛東區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播放了他的事跡專題片。衛東區政協八屆五次會議及九屆二次會議上他作了大會發言。
在慶祝河南省政協成立60周年“我為中原更加出彩作貢獻”征文活動中,他撰寫的《政協促我成長 身殘不忘擔當》榮獲征文一等獎;事跡被收錄于“慶祝河南省政協成立60周年委員風采錄”《理想與榮光》一書。他兩次參加民盟河南省委會舉辦的征文活動,文章均被評為“優秀征文”。《衛東區政協志》收錄了朱軍民的數件提案、發言;他被聘為衛東區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委員。在民盟河南省委會開展的面向全省征集“2023鄉村振興發展論壇”論文活動中,朱軍民與人聯名撰寫的《對于鄉村學校書法教育現狀與對策的思考》被民盟河南省委會采用。
朱軍民擔任民盟衛東區總支副主委以來,認真學習黨的統戰理論、多黨合作的方針政策以及民盟的歷史和組織章程,牢記職責使命,強化責任擔當,在較短的時間內進入角色并適應了盟務工作,積極參與組織各項活動,認真完成上級交辦的工作任務,努力為衛東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圍繞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言獻策,以強烈責任感認真履行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職能。
飲水思源,感恩社會勤奉獻
朱軍民盡管自己創業艱難,經濟拮據,仍熱心參加公益活動,多次為受災同胞及困難人群捐款捐物,奉獻誠摯愛心:先后為患病學生捐款,參加扶貧、建設紀念林、保護困境兒童、“關愛留守兒童 播灑愛心陽光”活動、“抗疫”捐款,參加“慈善一日捐”活動、書畫作品義賣義捐愛心活動,為鄭州、新鄉等地洪災捐款……
朱軍民經常利用書畫特長服務社會,為推動書法藝術的傳播與普及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他先后到衛東區建東小學、行知小學、竹園小學、新華路小學、郟縣長橋鎮李程莊小學、葉縣華偉學校等學校義務為師生授課,尤其是李程莊小學的書法教學在朱軍民的幫助下已形成一定的課程體系,被郟縣教體局推薦申報市級、省級書法特色學校。朱軍民為市群藝館“文化客廳”、市圖書館“百姓課堂”等義務擔任公益課書法講師;積極參加“政協委員進社區”社會服務活動,到鴻翔社區、鴻鷹社區等處為群眾講授書法知識……他創辦的學校及書法院多次開辦公益課堂;組織師生看望孤寡老人及孤殘兒童;到葡萄園社區等處為群眾義務創作書法作品;春節期間組織書法家為群眾義寫春聯;向衛東區蒲城街道蒲城村“兒童之家”捐贈字帖400冊……
朱軍民創辦的培訓學校,在招生時秉承公益初心,對殘疾人以及殘疾人子女以減免學費等方式予以照顧。學員董詩雯父母都是肢體殘疾人,僅靠做小生意維持生活,朱軍民減免了孩子的學費。殘疾學員李高輝,腿腳不便,家庭生活十分困難,朱軍民不僅減免了他的學費,遇到風雨天氣不便來上課時,朱軍民就抽空去他家里補課。學員周智恒的爺爺身體殘疾,接送孩子十分不便,朱軍民得知后主動延長了孩子的學時。學員李想的父親李小偉是殘疾人,家庭貧困,報名時李想的家人沒有說這種情況,后來朱軍民與別人交談時了解到李想的家庭狀況,主動給孩子減免了學費。葉縣一盲人朋友的女兒喜愛繪畫,通過市電臺《共享陽光》節目得知朱軍民的電話后,向朱軍民表達了學習繪畫的愿望,朱軍民贈送給其女兒教材及學習用品,并讓孩子隨時來免費上課。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作為平頂山市殘聯肢協副主席,衛東區殘聯肢協主席,朱軍民時刻關注著殘疾人事業的發展。他提交了《加強殘疾人技能培訓,提升其就業創業能力》等多件涉及殘疾人的提案,向有關部門傳遞殘友心聲,以期改善殘疾人的生存狀況。他曾為市殘聯“陽光小屋”書畫公益課堂擔任書法、國畫講師,執教四期;為衛東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們分批次開展了書寫技能培訓;赴葉縣殘疾人董化偉創辦的學校開展慰問、交流;在全市基層殘疾人工作者培訓班上為參會的同志講授書寫技巧……
當朱軍民知道魯山縣殘疾人“爬行媽媽”馮妮的事跡后,與愛人開車到馮妮家看望她、鼓勵她,了解其生活上的困難,積極聯系各方,尋求對她的幫扶。朱軍民因幫助馮妮,受央視三套《向幸福出發》欄目組邀請參加節目錄制,節目于2020年12月15日在央視三套播出。
朱軍民因工作業績突出,熱衷于社會服務,曾先后榮獲平頂山市“五一勞動獎章”、第二屆“平頂山十大自強殘疾人士”“平頂山市民辦教育先進工作者”“鷹城公益模范”等。民盟河南省委會曾授予他“優秀盟員”,民盟平頂山市委會曾授予他“強盟人才”“參政議政先進個人”“社會服務先進個人”;衛東區政協授予他“優秀政協委員”“優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者”。被市政協聘為“反映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員”、市社科聯特聘為“基層百姓宣講員”。《協商論壇》(總第398期)專題介紹了他的事跡。
朱軍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政協委員、民盟盟員的責任與擔當,彰顯了時時心系群眾、處處服務群眾的公益之心。“飲水思源,常葆初心,我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到社會公益服務活動中來!”朱軍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