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恩陽區建設征地拆遷組原工作人員楊國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巴中市恩陽區建設征地拆遷組組長陳正中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23年2月以來,巴中市紀委監委官方網站“廉播巴中”連續發布多起留置通報,全市征地拆遷領域腐敗整治持續縱深推進。近年來,巴中市立案“一串人”、查處“一批人”現象屢見不鮮,緊隨其后的是高頻次、系統性、全域化以案促改。這是巴中堅持系統理念、強化辦案引領的一個具體縮影。
“前期,我們通過綜合分析政治監督、信訪舉報、監督檢查、案件查辦等情況,發現個別領域腐敗呈行業化、系統性特點,一個部門權力越大、項目越多、資金越富集,鏈條式腐敗就較為嚴重。我們因勢利導,確定了‘查系統、系統查、系統治’的辦案思路,一個系統一個系統整治,一個行業一個行業糾治,以查系統推動系統治,確保實現‘三不腐’一體推進。”巴中市紀委常務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曹曦文介紹道。
巴中市紀委監委在對黨的十八大以來處置的線索系統分析后,發現國企腐敗問題及管理亂象易發高發,于是集中火力、聯動攻堅,市縣兩級將案件查辦的第一把“利劍”指向國企。
2021年,重點解剖了全市國有平臺公司融資腐敗問題,牽頭查辦了四川金寶新鑫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向某榮違紀違法案,發現其利用長期在融資領域工作形成的職務便利,短短3年時間貪污、受賄資金上千萬元。
2022年,又聚焦全市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對市屬國有企業分公司、子公司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立案查處市國有資本運營集團原負責人羅某某隨意大額出借國有資金、利用職務便利貪腐等嚴重問題。在查處個案時同步推進類案查辦,近兩年全市查處國企人員違紀違法案件154件154人。
任性用權是腐敗的“導火索”,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又對公安執法、法院審判等權力機關腐敗問題進行重點關注,特別對全市近五年來審計領域問題線索全面起底,同類合并、綜合研判,堅決整治隨意選擇中介機構、看錢分配審計項目、監督把關形同虛設等行業亂象,先后對2個縣審計局長立案留置,向財政、審計等部門發出完善中介機構選擇、履行監管職責等監察建議4份。

“針對資源、資金、項目及權力集中的行業領域,我們系統查處了一批征地拆遷、審計中介、糧食購銷、法院、教育體育、國有企業融資平臺等典型案件,在加強個案查辦中注重類案延伸,同步解剖從領導班子、科(股)長到一般人員履行職責及廉潔自律情況,以辦案理念起底全域問題,實現查辦一個案件、解剖一個行業、凈化一個領域。”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王海初說道。
2021年初,巴中市紀委監委通過政治監督調研,對各縣(區)和市級各部門政治生態、廉政風險、社會評價、責任落實等情況全面起底,對全市縣處級干部廉潔自律情況綜合分析研判,形成對單位或個人黨風廉政建設精準“畫像”,為系統辦案奠定基礎。
“在案件查辦的方式方法上,我們不就辦案而辦案,更不孤立、分散地看待某一現象、處置某一線索,而是充分將系統思維運用到線索處置、案件查辦全流程。”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盧志表示。
在線索處置一開始就堅持系統思謀、精準把脈,一方面對被反映對象過去已處置線索全面起底、一體研判,對處置不到位的點位一并核查;另一方面結合所在單位政治生態、行業特點及個人表現等綜合分析,科學確定核查力量、方式及目標等。
在案件調查中堅持聯動推進、系統發力,充分發揮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巡察監督、派駐監督“四項監督”發現問題的集成效應,審查調查部門將案件中發現的系統性問題提交監督檢查等部門,監督檢查等部門組織對其開展全系統監督檢查,發現線索后又移交審查調查部門,推動辦案與監督良性互動、貫通協作。
在糧食購銷領域專項整治中,探索建立紀檢監察與專項巡察緊密銜接機制,問題線索實行邊巡邊移交,市委第二巡察組對平昌縣國家糧食儲備庫巡察中,發現該糧庫涉嫌“空進空出”問題,巡察組及時將線索移交平昌縣紀委監委深挖細查,整個案件從發現問題到采取留置措施僅僅用時3天。
在處理處分階段,同樣堅持系統觀念,綜合違紀違法情節、現實表現和認錯悔罪態度等情況,精準提出處理處分意見。在查辦平昌中學原校長袁某某案件時,調查組不僅調查其違紀違法問題,還從工作能力、師德作風、師生評價、教育貢獻等8個方面對其進行調查,最終做出“雙開”并移送決定,實現案件查辦“三個效果”有機統一。
以案促改啟動前,對案發單位廉政風險開展專題調研,成為巴中市紀檢監察機關的一項“慣例”,既全面梳理個案中暴露的問題,又精準摸排崗位廉政風險,有效提高改的針對性。
南江縣人民法院原黨組書記、院長何某在組織調查期間,調查組讓其全面梳理法院系統廉政風險及改進建議。調查結束后,委主要領導帶隊深入市中級人民法院、南江縣人民法院調研,對司法執行選擇權、員額制法官自由裁量權以及立案庭、審判庭、審管辦、法官助理等崗位廉政風險逐一摸排,推動以案促改直指法院系統“頑瘴痼疾”。
在以案促改推進中,監督檢查部門將督促案發單位堅持警示教育、系統治理、建章立制等一體推進,確保一案之“改”促一域之“治”。
“通江縣委原副書記、原縣長王某案件查辦結束后,我們針對項目招標中存在規避招投標、權錢交易兩個突出問題,在全縣開展系統性專項整治,先后立案查處25件25人,推動完善《通江縣縣委常委會議事決策規則》《通江縣“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等制度6項。”通江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李兆品介紹道。
“改過了”并不代表“改好了”,改好才能治好。對此,巴中市探索建立以案促改評估機制,以個別談話、問卷調查、專項督導、資料查詢、現場走訪、征求意見等方式客觀評價“改”的成果和“治”的效能。對分析原因和整改落實不深不透的單位發出深化以案促改通知書,推動治理走深走實。
巴中市公安局針對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期間系列公安干警違紀違法案件牽頭開展了為期半年的以案促改,階段整改結束后,市紀委監委經綜合評估,對健全執紀執法監督機制等16項工作通過驗收,對執行“三個規定”不嚴等8項工作要求繼續深化。
“提升辦案質效是一項全方位、多維度的系統工程,查系統、系統查、系統治只是強化辦案引領的一種探索和嘗試,以查系統拓展查辦案件的乘數效應,以系統查凸顯監督與辦案全鏈條協同,以系統治為標本兼治贏得主動,推動辦案引領的集成效應持續釋放。”巴中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李洪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