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自來水管,有的埋的太淺了,有的直接就擺在地頭,種地時不小心就把水管挖爆了。”“村上的水管三天兩頭都在修,搞得家里經常停水,鬧心得很。”此前,眉山市丹棱縣紀檢監察干部在走訪楊場鎮曾壩村時,該村村民紛紛“吐槽”。
農村飲水安全事關千家萬戶,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今年來,丹棱縣紀委監委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扎實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專項整治,以實際成效不斷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只有這個村存在問題,還是所有村都有類似問題?這背后是否存在作風腐敗問題?”帶著這些疑問,丹棱縣紀委監委組建3個專項督查組,深入各村(社區)實地走訪、調閱資料、對比勘驗,發現該縣農村飲水安全四標段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供水管道埋深過淺、管網裸露,導致水管經常破損,漏水停水時常發生,這給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不便。
為解決村民使用自來水這一燃眉之急,縣上決定采取“邊曝光邊查處”的方式來破局。不久后,一場“陽光問責”節目在該縣召開。
“為什么該深埋的自來水管卻暴露在地表上?”
“群眾的自來水供應出了問題,你們作為主責部門是否存在履職不力的情況?”
……
伴隨著節目現場主持人的火辣開問,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如坐針氈,承諾限期整改。
“當時他連續兩次表態,都未獲得大眾評審團的認可。”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隨即我們采取“跟進式監督”全程督促水利局著手部署項目整改工作,組織相關人員實地調查復核。同時,案件查辦也在同步進行著。
“作為四標段負責人,為什么在項目驗收質量不達標的情況下,你就通過了驗收?”帶著問題線索,專案組成員找到時任縣農村供水總站站長郭某。
郭某向專案組解釋,這只是“工作失誤”,是由于在驗收時工作沒有做到位。
也許是預感到自己的問題即將“暴露”,于是郭某在“走讀式”談話中陸續找到項目工程公司負責人、片區供水站負責人等人進行串供,要求他們不要向專案組交代其套取項目資金、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
經初核,郭某于今年2月10日被留置。在對郭某進行留置的同時,丹棱縣紀委監委和多個部門、第三方審計單位聯合對農村飲水安全四標段工程項目進行了復核。
“主要是對實施的管網長度、土石方開挖回填、閘閥井、標志樁等項目工程量進行復核。”現場督查組成員介紹,復核時分成了3個小組,先后有17人參與,花了20多天時間。
根據第三方審計單位出具的審計報告顯示,實際工程量與規劃工程量嚴重不符,造成公共財產重大損失。
損失是如何造成的?通過對郭某的進一步調查發現,郭某在職期間,為他人在水利工程承接、管材采購等方面謀利。在項目標段工程驗收中玩忽職守,在項目存在問題的情況下,予以全部驗收合格,導致工程量與實際嚴重不符。
此外,郭某還存在其他方面的問題。今年4月,郭某因涉嫌受賄罪、貪污罪、玩忽職守罪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被移送檢察機關。
為根治該問題背后的風腐問題,丹棱縣紀委監委在全縣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專項整治,圍繞項目實施、資金管理、交付使用、部門履責、干部作風等方面,對全縣5個鄉鎮44個村組45.26萬米管網、25座加壓泵站、5座清水池等工程情況開展“拉網式”排查,共查處農村飲水安全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9件19人,移送檢察機關1人,挽回經濟損失700余萬元。
“現在水清涼得很,水壓大、水量足,再也沒有停過水了。”正在洗菜的曾壩村村民胡大姐,看到再次來訪的紀檢監察干部,臉上掛滿了笑容。
“群眾的需要就是我們工作的目標和方向。”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持續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實際行動提升群眾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