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曉得喝了酒不能開車,今天才弄清楚喝了酒騎摩托車也不行,之前思想上還沒怎么重視,這次算是學到了,我們在場的都覺得深受教育……”夏日的梓潼縣文興鎮火花村,李大爺家的院壩里,人頭攢動、十分熱鬧。鎮村紀檢干部與農村黨員們齊聚一堂,以大家聽得懂的“鄉音土話”,向大家宣講黨紀法規知識。
這是該縣紀委監委向農村黨員開展紀律教育的生動實踐。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將“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列入今年重點工作,為強化全縣各級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紀律規矩意識,今年以來,梓潼縣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普紀固廉”行動,通過“分層分類+靶向施策”等方式,讓黨員干部學紀、明紀、守紀,筑牢紀律堅實防線。
“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之舉。在制定實施方案時,要考慮結合工作職能,以廣大黨員干部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好紀律教育,推動經常性紀律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年初,在討論如何創新紀律教育方式方法時,梓潼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熊鈺華明確提出要求。為此,針對不同人群,該縣根據群體特點菜單化、精準化定制學習內容和方式,從“一方百治”向“對癥下藥”轉變,注重精細化、精準化,使紀律教育更加入腦入心。
按照紀律教育精準滴灌這一思路,該縣紀委監委突出“一把手”“年輕干部”等4類人群,抓住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開展“頭雁引廉”系列活動,通過頭雁講廉、親情助廉等行動,充分發揮“頭雁效應”,發揮“頭雁”對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的引領、推動作用。截至目前“一把手”講廉課已達46場次,為“一把手”及其家屬送出“清風小禮包”88份。
針對年輕干部,該縣堅持以微入手、以小見大,探索打造《青廉說》微視頻品牌,上線后觀看人次達2萬余人次,開展青·廉廉政知識競賽、青·廉警示教育面對面等系列活動,以年輕干部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廉潔基因浸潤心靈、融入血脈。此外,針對農村黨員干部,該縣成立16支“說紀”小分隊,采取“清風壩壩會”,送紀“進村入戶”;針對普通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通過開設“15分鐘紀律微課堂”“微考堂”等方式筑牢紀律規矩意識,實現紀律教育更精準有效。
“廉政知識競賽知識性和趣味性十足,既有搶答題、又有風險題,還有你述我猜等環節。題目里還有很多案例分析,多是年輕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情況,比起‘高大上’的紀律教育課堂,這種競賽的方式更接地氣,也讓我更加深化了對黨規黨紀的認識。”參加完青·廉廉政知識競賽后,獲得一等獎的縣法院年輕干部何欣蕊感慨道。
“身邊的同事因違法亂紀身陷囹圄,我感到無比惋惜和痛心,這也讓我從內心再一次受到警醒……”聽完警示教育“定制課”后,縣衛健局干部王雪說。
為推動紀律教育效果更精準,該縣紀委監委聚焦教育系統、衛健系統、住建系統、國有企業等關鍵領域開展靶向施治,在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6家國有企業及3個系統領域實行廉潔教育“定制課”,結合行業領域特點,由點及面講解反腐形勢、解讀黨紀法規、剖析行業系統內案例內因,“量身打造”授課內容。
比如,針對住建系統推出《恪守底線"不越紅線"做清廉“住建人”》,針對衛健系統推出《修身慎行"懷德自重"讓天使的“白衣”永不蒙塵》等課程。通過避免“一道菜”招待“百家客”,推動廉潔教育課堂“走新”更“走心”,使不同層級、不同行業的黨員干部都能有收獲、受教育。
同時,結合行業領域特點,分類開展豐富多彩的廉潔文化活動,如針對教育系統,開展“廉潤校園”系列活動,增強紀律教育感染力,實現紀律教育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今年以來,已在重點行業領域講授紀律警示教育課6場次,覆蓋黨員干部800余人次。
在分層分類的基礎上,該縣還開展“巡回考場”進村社、進機關,圍繞黨規黨紀等內容組織專場紀法知識測試,以考促學推動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知紀明規守法。同時,積極構建基層黨組織紀法教育責任制,與相關部門同向發力,增強紀律教育的整體性、針對性、實效性。
今年以來,該縣共開展普紀固廉活動60余場次,組織紀法知識測試覆蓋3000余人次,1萬余名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接受了紀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