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孫威威,葉泰,張建國,徐斐
上海理工大學 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 上海食品快速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 200093)
科學與創新是當今時代的發展潮流。習近平總書記曾發表重要文章《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并指出:“全部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新中占據優勢”[1]。在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過程中,科研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是必備的一項需求。科技寫作對于學術研究、技術交流和技術轉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在各大高等學校,科技寫作課程通常是研究生培養計劃的重要課程,為培養創新性科技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隨著我國科技實力日新月異的飛速提升,創新趨向于低齡化,越來越多的大學本科生開始參與到科研課題的研發工作中,針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愈顯重要[2]。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構建“本研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對中國一流大學建設和教育強國起到支撐作用[3]。上海理工大學針對學有余力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設立了本研一體化的教學改革專項課程,為有志于從事科研創新的初級科學研究人員提供系統而完整的理論和實踐培訓。食品安全專業是上海理工大學特色工科專業之一[4],按照學科專業的培養計劃要求,每一位本科生獲得學位之前必須要參與至少1項創新創業類課題。因此食品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生均面臨撰寫科技論文的需求,不論是期刊論文還是學位論文的寫作,均需要大量的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以使其符合專業規范要求。
針對本科生和低年級研究生等初級科研人員,需要通過合理的課程設計和實踐訓練,提升學生規范表達學術觀點的能力,學習高效檢索學術文獻、引導選題思路、規范數據分析、規范文字圖表,正確對待學術交流和論文發表過程中的問題。在開啟科研之路之初,堅定科技強國、創新強國的價值觀,在課程的潛移默化中建立學術道德規范[5]。科技寫作課程的訓練是食品安全專業學生進行后續科研工作、撰寫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的關鍵基礎,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必經之路[6]。文章從當前上海理工大學科技寫作課程的現狀出發,思考本研一體化教學改革背景下食品專業科技寫作課程中展現的問題,探尋發展機遇。
本科生與未經科技寫作培訓的研究生通常已具有多年的文藝文章寫作經驗,但是對科技論文認識不足、缺少規范化訓練,導致其論文內容描述不嚴謹,格式不標準[7-8]。文章針對食品安全專業,從本研一體化教學改革視角入手,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科技寫作中的常見問題,分別從文獻檢索、數據分析和論文格式等三個角度,分析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出現這些常見問題的根源。
廣泛閱讀文獻是激發研究興趣、確定研究方向、關注研究熱點和樹立創新意識的前提[5]。但是如何從海量的文獻數據庫中高效篩選和管理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文獻梳理和分析需要一定的研究技巧,是研究生的必備研究素養[9]。對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文獻檢索和分析管理能力不足是提升研究生選題和寫作思路的根本原因。
由于缺乏對文獻的有效梳理和分析,學生會存在選題陳舊、文獻偏少、缺乏深入的文獻分析、斷章取義等問題[10]。文獻分析問題導致選題和寫作思路出現偏差,也是導致科研論文寫作創新性不足的關鍵原因。創新作為科研工作和科技寫作的靈魂,選題不對、寫作思路不清晰、研究主題與研究成果關聯性不足,也是論文質量不高和論文被拒稿的最主要問題[11]。
食品安全專業多側重通過分析儀器處理食品樣本得到試驗數據,從而得到科學發現,得出研究結論[12]。但是對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在得到原始試驗數據后,往往無從下手,不知道從哪些角度分析、展示和提煉實驗數據,得出有用的試驗結論。
究其原因,沒有熟練掌握專業的數據分析和圖表表達工具,缺少對數據分析和表達方法論的認知,創新性維度的把握不足是導致原始數據與研究成果之間存在缺口的關鍵原因。食品安全專業通過化學分析、儀器分析等專業分析和圖表制作工具,對數據擬合、模型檢驗等統計分析模塊,以及圖表表達工具模塊的熟練掌握,是將原始數據轉化為科學發現和科研結論的必經之路。其次,如何對照已有研究結論和文獻,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研究視角等多個創新性維度,是總結和提煉數據結果和科研成果中的創新性的關鍵[13]。
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往往由于對科技論文的文字表達規范不太熟悉,有些論文的文風偏向于散文類語言,措辭不夠嚴謹,描述不夠客觀,在專業術語的使用、文字表達和段落邏輯等方面經常出現不規范問題。在字體、排版等格式方面,沒有按照規范的期刊論文格式等規范格式進行撰寫,也是導致論文退稿返修的常見問題[11]。在學位論文中出現頁眉頁腳、公式標注、引用文獻、頁邊距等格式問題。對論文圖表的美觀、準確、清晰易讀、數據和單位格式等也有嚴謹的規范要求。本研一體化課程中發現對論文格式、文字表達規范、圖表格式等方面缺乏專業的培訓,導致寫出來的論文可讀性較差,對審稿人、編輯和讀者留下不夠嚴謹、不夠認真的負面印象。
通過專業的文獻檢索和管理工具,能夠彌補學生知識模塊欠缺和教材陳舊的不足[14],快速梳理研究脈絡和引用網絡,發現研究熱點和研究方向,從而總結出研究思路和寫作思路。
以Endnote、知網研學等專業的文獻檢索工具[15],對國內外期刊論文進行分類管理,從文獻檢索的技巧、文獻引用關系、主題和關鍵詞網絡圖譜等方法,篩選高質量論文和期刊。基于綜述類論文和實驗類論文分析食品安全專業領域內的特定研究問題。
通過CiteSpace等可視化文獻分析工具[16],指導學生在文獻數據庫中分析研究課題的歷史脈絡、研究現狀和研究熱點,從而協助研究人員確定研究方向,從研究前沿和已有研究成果中總結和發現研究不足,提煉研究思路。
基于文獻分析,提出一個或多個可選的研究思路,從研究的可行性、研究方案、試驗設計思路角度審視選題和寫作思路,從科學問題的獨特性,例如研究方法、研究視角、研究對象、分析工具等角度,確定研究思路的創新性。
食品安全專業作為工科學科,多通過試驗數據分析得到新的科學發現和研究結論。科技論文寫作多從科學問題入手,提煉科學問題中的機理機制維度,構建和驗證新的模型,或者改進已有模型,優化模型參數,提升已有研究方法和試驗方法的性能、降低試驗時間和經濟成本等角度,進一步結合產業應用和技術轉移的角度分析研究方法的創新性和實踐價值,從社會、經濟、技術等多個角度總結歸納數據分析結論和研究成果的價值。
通過指導學生閱讀和借鑒高質量期刊的試驗類論文的摘要、數據分析、討論和結論等部分內容,分析總結如何從理論和實踐角度,歸納出研究成果的創新性,發現已有研究不足,提出改進方向,并進一步從更多的研究對象、方法改進、機理驗證等方向,提出未來研究方向。
僅僅靠閱讀好的論文無法有效發現自身論文寫作的不規范問題,從發現錯誤、改正錯誤中總結歸納,舉一反三是提升寫作規范的有效途徑。通過案例分析和對比分析,可以改進本科生和研究生寫生的論文寫作規范問題。通過提交寫作范本、提出批改意見、對比規范的論文與不規范的論文寫作,可以讓學生從錯誤中總結歸納出問題原因,找到可供參考的范本和規范標準,從而引申拓展到其他章節、其他論文的寫作當中。
其次,閱讀國內外投稿期刊的格式要求、投稿必讀等規范文件,觀看寫作規范和學術規范視頻,以及學校關于論文格式規范的標準文檔是論文寫作的重要參考。對比分析學生寫作的論文稿件之間的不足,通過多個審稿人、作者之間的審稿來發現和解決問題,避免問題的下次出現,是提高學生規范寫作意識和寫作技巧的合理方法。
通過分析本研一體化教學背景下食品安全專業的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常見現象,找到現象背后的問題根源,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通過合理的課程設計和教學實踐,提升食品安全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術研究和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促進專業領域本科與研究生階段的順利銜接,為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