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際凱 唐敏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有這樣一支醫療支援隊:從2005 年至今,130 余名來自武漢的醫療專家,持續開展診療、手術、培訓等活動,為數萬名群眾送去高水平的醫療服務,還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專家隊伍”。在他們的幫助下,鶴峰縣中心醫院7 個專科“從無到有”,醫院由二級乙等提升為二級甲等。
他們,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組建的“援鶴醫療隊”。18年來,醫療隊走遍鶴峰縣的9 個鄉鎮,為30 多個村組的群眾免費義診,2 萬多名群眾在家門口接受專家的診療。2023 年7 月,第二季度“荊楚楷模”對外公布,武漢協和醫院援鶴醫療隊入選。

鶴峰縣城全景
“從武漢坐飛機到恩施市,再轉乘汽車,跑4 個多小時山路才能到鶴峰縣城。往往是一大早從武漢出發,傍晚才能到那里。”2023 年11 月9 日,聊起18 年前的一幕幕,已經退休的武漢協和醫院婦產科專家歐陽為相仍記憶猶新。
時間回到2005 年7 月,鶴峰縣中心醫院迎來了“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的首批對口幫扶專家。落后,幾乎是當時所有到過鶴峰的武漢協和醫院專家,對鶴峰縣中心醫院的第一印象。
67 歲的武漢協和醫院原副院長姚尚龍回憶,鶴峰縣中心醫院的軟硬件水平比較落后,當地許多患者只能舍近求遠,到恩施市的醫院求醫問藥。
啃“最硬的骨頭”,就要派“最能打的兵”。武漢協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符榮,是首批援鶴醫療隊中的博士后。
一次,一名60 多歲的老人到鶴峰縣中心醫院看病,癥狀顯示為頭疼、嘔吐。通過CT 檢測,醫生懷疑老人患有腦腫瘤。符榮經過仔細診斷,發現患者是鼻炎導致的腦膿腫,需要開顱手術治療?!爱敃r沒有先進的手術器械,只能使用手搖鉆、鋼絲鋸,借助顯微鏡完成。”符榮說,那也是當地醫生第一次見到這種手術方式。
手術成功后,“縣中心醫院來了專家,能做開顱手術”的消息傳開了,許多患者慕名而來。
18 年間,武漢協和醫院援鶴醫療隊的專家,進駐鶴峰縣中心醫院的內科、外科、兒科、眼科、婦產科、麻醉科等崗位工作,給予全方位的幫扶指導。鶴峰縣中心醫院7 個??茝臒o到有,15 個??瞥砷L為州級臨床重點專科,3 個??茦s獲湖北省縣級醫院臨床重點???。
“不知道歐陽為相教授還記不記得,當年他們下鄉義診,我就在鄉鎮衛生院工作?!?023 年11 月8 日,鶴峰縣中心醫院黨委書記張恩力說。
46 歲的張恩力,大學畢業后到鶴峰縣鐵爐鄉衛生院工作。2005 年,作為鄉衛生院院長,他見到了武漢協和醫院首批援鶴醫療隊的專家?!拔矣浀煤芮宄?,歐陽教授是產科專家。他對鄉衛生院產科建設提出的建議,對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消除新生兒破傷風作用很大?!睆埗髁φf。
和張恩力一樣,鶴峰縣中心醫院院長張松華,也是武漢協和醫院援鶴專家帶出來的“徒弟”。
1999 年大學畢業后,張松華在鶴峰縣中心醫院擔任兒科醫生?!拔錆h協和醫院的專家來了之后,不僅帶著我們坐診、查房、做手術,還開展培訓授課、下鄉義診?!睆埶扇A說,在專家們手把手的教導下,他學會了“溶栓治療”“小兒心包腔穿刺術”等治療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18 年來,武漢協和醫院的專家變“輸血”為“造血”,通過言傳身教,為鶴峰縣中心醫院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專家隊伍”。
“目前我們有70 多名骨干醫生,是在武漢協和醫院專家的幫助下成長起來的,很多學科從無到有,填補了縣中心醫院的技術空白?!睆埶扇A說。如今,鶴峰縣中心醫院成為省內第一家利用遠程平臺開展傷口、壓瘡等護理專科會診的縣級醫院,已有上千名當地患者因遠程會診而獲益。

武漢協和醫院駐鶴峰中心醫院工作隊下鄉進社區科普義診
從“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三萬活動”到“城鄉醫院對口支援”,項目換了一個又一個,但武漢協和醫院與鶴峰的“緣分”,一直沒有中斷。
賈杰是武漢協和醫院關節骨科副主任醫師,2023年7 月來到鶴峰。為此,他放棄了出國進修的機會。
8 月份,一名40 多歲的患者來到醫院。該患者此前因股骨頭壞死,已經拄拐10 余年,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當時我們給他進行了關節置換手術,術后第二天他就能下地行走?!辟Z杰說,這名患者是家里的頂梁柱,幫助他恢復行動能力就是挽救了一個家庭,“我覺得這樣的支援,很有意義”。
“去年婦女節,醫療隊長途跋涉來到中營鎮紅巖坪村,為我們開展急救知識培訓,讓民兵隊員掌握了心肺復蘇術等急救知識。今年,醫療隊的專家再次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和義診,我們心里感到很溫暖。”鶴峰縣賀英女子民兵連相關負責人說。
“讓優秀的醫生到基層去,將面向基層的工作做得更好,是我們的使命?!蔽錆h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玉說,醫院將進一步打破壁壘,通過共享管理、醫療、教學、文化資源,選擇適合當地實際的醫療技術、路徑,注重培養當地醫務人員,打造“帶不走的醫療隊”,推廣醫療幫扶的“協和模式”“鶴峰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