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趙 冰 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提供多終端、多場景相融合的教學應用。
互聯網與內容的融合已是大勢所趨。近年來,在內容領域積累起較大品牌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簡稱“廣西師大社”)正在著力探索出版資源數字化,特別是在集團“融延出版”等頂層設計理念的支持下,以精品出版內容為核心,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通過技術賦能,持續深化“出版+文化+科技”建設,驅動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升級,如打造國家級的數字化項目,自主開發數字化管理平臺,投建數字化產業園區,等等。
前不久,在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的2023 年度出版融合發展工程入選名單中,廣西師大社申報的“老年教育云服務項目”入選2023 年度出版融合發展工程——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作為全國第二批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知識服務模式(綜合類)試點單位,廣西師大社的“融延出版”探索成果日漸豐碩。
2016 年以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公司”)以老年遠程教育為切入點,加入中國老年大學協會遠程教育工作委員會并成為副主任單位,輻射中國老年大學協會遠程教育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包括全國28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老年大學,253個區、縣級老年學校,38000個街道、社區老年遠程學習點,使552 萬名老年學員受益。
為持續鞏固、擴展上海公司在老年教育領域所取得的成果,2022 年上海公司發起與中國老齡事業基金會共同成立“老年教育公益行動”項目,在已有“中國老年大學協會遠程教育網”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先后開設、開發“樂齡云課堂”微信公眾號、“樂齡云課堂”微信小程序,聘請專業教師,設立直播課程。目前“樂齡云課堂”已滿足超過46 萬名注冊老年用戶的在線學習需求,組建在線交流班級群1013 個,群內學員186346 人,成為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老年人線上學習的重要平臺。基于傳統互聯網與社交媒體的技術應用,以公益為先導與鋪墊,以老年遠程教育為特色,在相應的領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獲取了豐富的資源,累積了渠道與人脈。
據介紹,本次入選的“老年教育云服務項目”集合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全國老年大學的渠道與在線教育資源,實現面向機構、團體、社區、家庭與個人的老年教育傳播全覆蓋,挖掘新技術在老年教育領域的應用潛力,創新性解決學員、教師、課程、管理與終端等綜合性難題,構建全場景的老年教育融媒體平臺。
作為目前國內老年教育領域一個兼具B2B、B2C 和B2B2C 模式的云服務平臺,“老年教育云服務項目”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涵蓋PC 端——遠程教育網、移動端——樂齡云課堂小程序、微信公眾號,集課程開發、教學管理、學員選課、學習和過程跟蹤、評估測試、大數據分析和公益宣傳于一體,提供多終端、多場景相融合的教學應用。項目同時通過與各級老年大學、社區學校聯動,以城鄉、社區為依托,將線上老年教育延伸到社區,利用現有社區活動場所,提供在線學習資源、“樂齡讀書會”等活動,組織線下輔導交流,提高老年人的參與度和互動性,激發老年教育的學習活力,為老年人提供多途徑、多層次、多專業的學習機會,真正讓他們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從而帶動老年教育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項目采用先進的、與主流互聯網公司相一致的分布式技術架構構建,以微服務架構為核心,整合關系型數據庫。整合負載均衡、服務發現、動態路由等服務接入方式,整合瀏覽器、移動等多終端交互方式,提供穩定、獨立、高效、靈活可擴展的系統服務。系統總體功能架構分為集成層、數據層、服務層、交互層。系統可支持百萬人在線使用,軟件技術、架構、安全性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對廣西師大社而言,“老年教育公益行動項目”一方面可以發揮出版社的內容資源優勢,服務老年群體;另一方面也可以反哺出版,根據老年人需求開發更多其喜聞樂見的出版物,為進一步提升和擴展廣西師大社的品牌影響力提供助益。
目前,“老年教育云服務項目”的實踐已為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積累并提供了豐富的內容資源、作者資源、渠道資源以及讀者資源,進而開辟出全新的傳統出版領域,包括:老年讀物,如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主編的《50 歲開始的“你好人生”》系列叢書;老年教育教材,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適合老年人特點和認知水平,以實用技藝、方法為主,配以適當的基礎理論知識,使老年人能結合自己的閱歷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新知識;老年思政課配套讀本,對標《關于加強新時代離退休干部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要求的相關學習內容結合遠程教育和出版社優勢,邀請中央黨校與各高校馬院等思政教育專家共同開發老年思政教育課,以及配套的讀本系列等。
這樣的成果正是源自于廣西師大社近年來“融延發展”理念下的諸多有益實踐。據了解,廣西師大社在出版融合發展方面已經進行了十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就。一是基本實現內容生產數字化,選題管理、編校過程、內容運營、產品發布等環節都實現了數字化,積累了3000 余種電子書產品,有聲書近100 種。二是數據化建設初見成效,建設了數字化資源管理系統,錄入近5000 種圖書,近500 種實現了數據化。另外,建設了中華大典數據庫、徽州文書數據庫、敦煌遺書數據庫、中國當代藝術年鑒數據庫、中華學術文獻數據庫等10多種數據庫。三是探索進行智能化出版,在生產過程中廣泛應用黑馬等智能編校輔助工具,同時構建內容生產的數據驅動模式,建立基于大數據的圖書選題市場前景智能化分析模型,探索建立AI 教育服務平臺。
“老年教育云服務項目”自2016 年開始以融合出版的角度進入老年教育領域,利用現有的渠道和資源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受到了老年用戶的歡迎和喜愛。建設過程當中,項目資金主要由企業自籌資金、政府專項資金和社會資本相結合。項目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老年教育云服務項目”一直處于投入階段,盈利的能力不足,手段有限,因此受限制較多。通過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公益募資的能力雖有,但還未充分展現,仍急需通過公益可募資項目及商業轉化的開拓來補足投入的不足,保障項目可持續性,在此基礎上實現公益與商業的轉換。
此外,本項目目前可輻射全國27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老年大學、學校、街道、社區等學習點,滿足超過33 萬名老年人的在線學習需求。但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的日益嚴峻,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逐步凸顯,平臺的推廣和影響力還遠遠不夠,仍需要通過各類渠道、社會力量加強對項目的宣傳力度。
未來廣西師大社和上海公司計劃在平臺技術優化、提升板塊功能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斷尋求更多有條件、有資源的企業在健康、文化、藝術、科技、旅游等方面進行項目合作,以老年教育為結合點,提供項目可持續發展的支撐。據悉,目前該項目正在與國家老年大學、相關企業進行有關合作項目的接洽、研討,進一步細化和落實項目相關內容的執行方案,按照有關規劃有序進行項目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