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10月17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加快轉型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十八場發布會,同時也是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專場新聞發布會。山西省國資委、省國資運營公司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山西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山西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 馬學英:
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省政府新聞辦在這里舉行“山西加快轉型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十八場發布會,同時也是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專場發布會。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省國資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侯國偉,省國資運營公司副總經理劉巍。請他們介紹山西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各位記者感興趣的問題。
首先,請侯國偉副主任作介紹。
新聞發布會會場。
山西省國資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 侯國偉: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興與大家見面,感謝長期以來對山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關心與支持。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起點新征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將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確定為加快轉型發展的八大抓手之一,作出安排部署。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聚焦轉型發展,突出抓好國有企業科技、效率、人才等各項工作,全力推動省屬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
一是向管理要效益。啟動實施省屬企業對標世界一流價值提升行動,持續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10戶省屬企業管理層級壓縮至4級以內。縱深推進提質增效和扭虧減虧兩個“三年行動”,1-9月,省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447億元、利潤總額753億元,實現增加值2983億元,上交稅費1239億元。汾酒集團、華陽新材、格盟國際、晉控電力清潔能源、太重向明、山煤國際、藍焰控股等7家企業入圍“雙百企業”名單。下大力氣壓降成本,深入開展省屬企業經營管理成本偏高問題專項整治。擴大轉型有效投資,推動業務歸核、布局優化,完成主業投資839.1億元,戰新及特色優勢產業投資331.6億元。持續做好煤炭企業戰略性重組“后半篇文章”,穩慎推進“三類煤礦”治理。1-9月,4戶涉煤企業煤炭產量累計5.6億噸,完成中長協電煤保供2.1億噸。
二是向創新要動力。研究制定《關于系統推進省屬企業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意見》,推進省屬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首批研發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持續搭建高水平研發平臺,推動太重集團智能采礦裝備技術、晉能控股煤與煤層氣共采兩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完成重組。推進產業鏈提升優化,建立了包括鈉離子電池、銅基材料等在內的首批重點培育發展產業鏈儲備庫,太重集團、晉控裝備“鏈主”作用在高端裝備、風電裝備領域得到進一步發揮。推動能源領域“五個一體化”落實,出臺《關于推動煤炭和煤電一體化、煤電和新能源一體化的指導意見》。加快打造科改示范企業,陽煤化工機械、太重軌道交通設備、太重榆次液壓工業、省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等4家企業入圍“科改企業”名單。1-9月,省屬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累計1.57%,同比增長0.37個百分點。研究制定《省屬企業柔性引才實施辦法(試行)》,開展博士引進和柔性引才兩個專項行動。拓寬外部董事人才來源渠道,15戶省屬企業已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庫,入庫人才840人。
三是向市場要活力。落實董事會對經理層選聘職權,推動省屬企業要在下屬企業中試點開展經理層市場化選聘工作。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初步選定部分科技型子企業進行工資總額單列管理,對符合條件的192名省屬企業高端人才按照“一人一議”“一事一議”方式進行工資總額單列管理。鼓勵省屬企業靈活開展中長期激勵,加快研究制定《省屬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的指導意見》。提高資本運作水平,加快推進太重向明、山西安裝、金山磁材上市進度,推動山西焦煤、晉能控股、太重集團核心優質資產注入旗下上市平臺,提升市場競爭力。成功舉辦山西省與中央企業深化合作專題活動,24家央企在晉規劃投資額超4000億元,為省屬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下一步,我們將集中精力抓好山西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開局起步,在優化布局結構、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強化重點領域保障、推進整合重組、完善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經營機制、健全國資監管體制等方面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不斷提高省屬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全省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為全省加快轉型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謝謝!
馬學英:
感謝侯國偉副主任的介紹。下面,開始回答記者提問。
中新社記者:我們都知道,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已經蓄勢待發。具體到山西,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謀劃的重點工作有哪些?
侯國偉: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是黨中央、國務院繼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之后,面向新時代新征程作出的一項全局性、戰略性重大決策部署。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省國資委要準確把握核心要義,堅持正確改革方向,錨定目標任務,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把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更好地履行新時代新征程國資國企的新使命,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山西篇章。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目前省國資委正在完善山西省方案。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的重點是明確的,就是要通過改革,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導向是鮮明的,就是要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國有企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切實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
立足山西的資源稟賦,結合山西國有企業的實際,我們的重點工作主要是:
科技創新方面。大力推進省屬企業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支持國有企業承擔煤炭開采及洗選加工、重型機械、新材料等國家和省級重點攻關任務,推動省屬企業深度參與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建設,實現山西國有企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產業控制方面。大力布局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數字經濟、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煤炭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建設智能礦山、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等示范場景,推動山西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安全支撐方面。要推動省屬企業加強煤炭、金屬礦產、煤層氣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省屬企業原煤產量穩定在7億噸水平,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堅決遏制過度負債、“多元”“多層”“虛增”“空轉”“走單”、融資性貿易、民企掛靠、控股不控權等問題,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
除此之外,我們還特別注重鞏固深化制度性改革,打造真正按市場化經營機制運營、充滿活力的國有企業,在深化改革中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謝謝!
山西廣播電視臺新聞融媒體中心記者: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明確提出,要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請問省國資運營公司在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方面有哪些謀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方面有何打算?
山西省國資運營公司副總經理 劉巍: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首先,衷心感謝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多年來對省國資運營公司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優化國資布局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重要任務,也是省國資運營公司履行市場化管資本職能的重大使命。今年前三季度,省國資運營公司充分發揮市場化、專業化作用,在全級次核定主業目錄的基礎上,以優化全流程投資管控為主要抓手,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其中:
優存量方面。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涉及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國計民生等領域集中,省屬企業完成基礎性能源、戰略性礦產、重要農產品等投資503.3億元,完成公共基礎產業投資316.7億元。
擴增量方面。推動增量投資進一步向主業企業和優勢企業集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傾斜,省屬企業完成主業投資839.1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投資331.6億元。
提質量方面。推動投資管控科學化、專業化,更加注重經濟效益和防控風險,開展項目同步可研37項、涉及金額761.1億元,累計完成198個投資項目后評價、涉及金額4035億元。
結合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有關要求,下一步,我們在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方面重點突出“四聚焦、四優化”:
第一,聚焦核心功能,優化產業布局。加快解決煤企專業化重組遺留問題,理順省屬燃氣企業產權關系,穩妥推進糧油集團改革,確保重組徹底落地。支持省屬企業積極承擔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深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帶領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第二,聚焦轉型發展,優化存量結構。大力推進省屬煤企“五個一體化”融合發展,鼓勵省屬企業加大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入,加快從產業鏈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打造煤炭工業互聯網平臺,同步推進制造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第三,聚焦戰新培育,優化增量布局。培育壯大化工、高端裝備、信創、文旅、釀造、農業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收購、兼并、新建等方式引導增量資本加速布局,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占比,增加非煤產業利潤收入。
關于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省國資運營公司著力發揮直屬工具類公司作用,打造“四位一體”投資生態圈,為山西戰新產業發展壯大助力賦能。
一是以投促引。加強晉創投資與國資運營研究院的投研聯動,與省屬企業做好項目對接,優選精選一批具有牽引作用的大項目、好項目。
二是以投促轉。依托晉信資本私募股權基金牌照,著力打造“基金戰隊”,重點引進與山西十大產業鏈高度契合的新興產業。
三是以投促產。加強與國有頭部創投企業的戰略合作,打造聯合創投體系,助力省屬企業延鏈、補鏈、強鏈、擴鏈。
四是以投促創。依托煤炭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建成煤礦智能化產業生態集群。發揮山西國資全新打造的經營性信息系統優勢,為優化全省營商環境、帶動市場主體倍增提供堅實支撐。
第四,聚焦主業實業,優化資源配置。動態調整省屬企業主業目錄,進一步厘清主責功能和主業標準,提升主業板塊競爭力。有序推動省屬企業開展內部專業化整合,持續壓減虧損企業,建立“兩非兩資”處置長效機制,推動存量國有資本逐步從缺乏競爭優勢的一般市場競爭性領域有序退出。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侯主任,剛才您多次提到科技創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們能感受到省國資委在推動省屬企業科技創新上的信心和決心。請問在推動企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方面,省國資委目前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
侯國偉: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科技創新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企業能力的體現,更是國企的必然的責任擔當。近年來,省國資委堅持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不斷提升省屬企業科技創新引領力和核心競爭力。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建立了研發人員股權和分紅激勵機制、研發投入剛性增長機制、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等系統性創新制度。
二是推進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出臺了推進省屬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政策文件,首批建設14個原創技術策源地。
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組織省屬企業與省內高校開展科研成果轉化點對點對接洽談活動,推動建設21個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
四是深化協同創新。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校企共建24個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動4戶企業與省內高校共建共管共享國家創新平臺;推動5戶省屬企業融入懷柔國家實驗室山西基地建設;深化與央企合作。已與98戶央企全部建立工作聯系,24家央企集團總部與山西省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多個產業領域開展技術對接、共建創新平臺。
通過一系列舉措,省屬企業創新發展取得積極成效。2020-2022年省屬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率為22.5%,今年1-9月,省屬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累計1.57%,同比增長0.37個百分點。建成國家級各類研發創新平臺27個,省級各類研發創新平臺194個。取得了以晉華爐3.0、全譜系軌道交通用車輪車軸、系列礦用挖掘機、鈉離子電池等為代表的一批重大成果;安全高效低成本切頂無煤柱開采技術、600MW亞臨界鍋爐燃燒低熱值煤深度調峰技術等一批重大技術已廣泛應用,轉化效益顯著。
在這里我想再提一下,注重科技創新也是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鮮明導向。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著力提升省屬企業創新體系效能。
一是突出戰略導向,加大政策供給,強化要素保障,厚植創新氛圍。
二是加快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在煤炭綠色高效開采、高端裝備制造、信息技術、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領域形成一批突破性成果;打造能源、化工領域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
三是鼓勵支持省屬企業與央企、高校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聯合申報一批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
四是布局建設一批國家、省級重點創新平臺,構建以全國重點實驗室為引領,層級多樣、品類完整的創新體系。
五是實施柔性引才專項行動,健全引進高端人才配套政策,“一事一議”“一人一策”解決引進高端人才保障事項。
總的來講,就是要充分發揮省屬企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更好服務全省發展和國家戰略。謝謝!
證券日報記者:今年,國務院國資委提出“一利五率”的考核導向,目的就是推動國有企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請問,省國資運營公司在推動省屬企業提質增效上有什么具體舉措?
劉巍: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提質增效、優化布局、風險防控是省國資運營公司的三大工作主線,其中,提質增效是排在首位的。今年前三季度,我們全面對標國務院國資委“一利五率”考核導向,繼續強化提質增效穩增長,推動省屬企業生產經營穩中有進、進中提質。
一是經濟運行整體平穩。
省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53億元,其中凈利潤450.28億元,增幅8.69%,占利潤總額近六成。
二是經營質量持續提升。
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7.38%,同比增長0.53個百分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1.57%,同比增加0.37個百分點。
三是投入產出不斷優化。
年化凈資產收益率5.87%,同比增長0.25個百分點;經濟增加值累計180.46億元,增長率37.87%。
四是成本管控有效加強。
成本費用利潤率7.7%,同比增長0.54個百分點;每百元收入支付的成本費用93.62元,同比減少0.3元。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圍繞“六提”持續深化推動各項工作:
一是轉型發展提速。發揮好國調二期協同發展基金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擴大直接融資,培育做大戰新產業。推動煤炭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線運營,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實現煤礦減人增安提效。
二是資本運作提質。推進上市主體破零倍增,年內推動兩戶企業掛牌上市取得實質性進展。推動省屬企業優質主業資產注入旗下上市平臺,加大股權融資力度,提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覆蓋面,打造核心競爭力。
三是數智管理提級。發揮國有資本數智化管理平臺賦能作用,促進管理提升、降本增效,持續開展“三壓兩提一優”行動,即壓降噸煤成本、壓降“兩金”占比、壓降虧損企業,提高資金集中度、提高采購透明度,優化供應鏈協同發展。
四是深化改革提能。進一步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更大力度落實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建立“六定”改革評估長效機制,明確企業內部分層級業績考核工作的原則和標準,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
五是業績考核提優。持續深化“全面預算、全級次分類、全面對標”改革,強化經營業績考核與財務全面預算的一致性,逐步將分類核算、分類考核延伸至全級次企業,充分體現“一企一策”,有效發揮業績考核目標引領作用和績效評價對標診斷作用。
六是風險防控提效。嚴控融資總額,加強融資擔保、永續債等隱性債務管控,進一步壓降資產負債率。加強投資全流程管控,全面完成過去10年208個投資項目后評價。謝謝!
馬學英:非常感謝省國資委、省國資運營公司兩位負責同志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也非常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