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交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武 藝
近年來,山西交控集團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交通企業肩負的使命任務和功能定位,牢牢把握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全面領導這個總原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總要求,堅定扛起當好交通建設“硬核”力量的責任,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力、改革推動力、創新驅動力,全力打造收費公路經營、基礎設施建設、路域經濟發展“三足鼎立”產業格局,奮力推進質量效益型、責任擔當型、數字效能型、路產融合型、活力高效型、科技引領型“六型一體”高質量發展,形成了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發展態勢。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新時代國有企業發生根本性轉折性全局性重大變化的關鍵所在,也是引領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
持續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堅持“第一議題”制度,高標準組織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融會貫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關于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等重要論述,觸及靈魂、牢記使命,把干部隊伍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做強基礎設施建設板塊、做優收費公路經營板塊、做精路域經濟發展板塊上,把重點重心放在質量效益提升上,凝聚起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深入推進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堅持圍繞發展“第一要務”選人用人,全集團干部競爭上崗比例達到31%。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深化“1235”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把生產經營的重點難點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點課題。開展“百站示范、千站提升”創優活動,不斷夯實基礎工作、提升基本能力。深入推進清廉企業建設,不斷鞏固風清氣正的發展生態。
黨建成效不斷轉化為改革發展實效。通過加強黨的建設,集團公司把準了正確發展方向,保障了高質量發展各項任務加快落實。2022年,營業收入、實現利潤總額等14項評價指標明顯提升,其中8項指標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積極創新投資理念,認真落實省委“一群兩區三圈”城鄉發展新布局,唱好太原、大同“雙城記”,努力當好全省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的主力軍。
創新投資理念。創造性提出“打包建設、以豐補歉,組團投資、吸引資金”的理念,以施工利潤補充投資項目資本金,實現高速公路、國省道、市政道路、旅游公路等公路項目快速落地實施、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集中融資降低成本、集中開發路域資源“一舉多得”目標。
加快項目建設。推進品質工程建設,2022年完成項目投資340億元、新簽合同額288.5億元。加快推進總投資600億元的5個縣縣通高速項目,提前一年完成山西省縣縣通高速任務。
提升建設水平。持續開展“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活動,認真落實四新技術應用、二次經營、集中采購、機械化智能化規范化施工等措施。陽蟒高速、長臨高速等5個項目榮獲交通運輸部公路交通優質工程“李春獎”。黎霍高速入選交通運輸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項目。監理集團在全國交通監理行業第一家獲得“交通運輸5A級服務品質認證”。
主動適應公眾對高速公路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的需求,聚焦精細管理程度最高、道路管控機制最優、交通管制時間最短、清障救援速度最快、智慧交通信息最強、服務質量評價最好“六最”目標,努力打造“集約暢通、舒適智能、綠色安全”的高速公路服務升級版,不斷提升公眾出行體驗。
積極推進數字化賦能。貨車ETC使用率達到73.68%,全國排名第一。集養護管理、路網運行、安全應急、能源管控等12項功能于一體的高速公路智慧運營綜合管理平臺建成投用;集路況信息、服務區多元服務于一體的“晉e行”手機APP注冊用戶達到44.5萬人,全力推進智慧出行、智慧隧道、智慧服務區、智慧管控能力建設,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和服務水平。
積極推進管理增效。2022年協調銀團兩次降低政府還貸路貸款利率,由4.65%降至3.95%,全年可節約財務成本17.54億元。深入推進專業化整合,完成了8戶高速公路管理公司整合,核減機構33個、編制1627人,管養人員降至4人/公里,達到全國同行業先進水平。
積極提升養護水平。加大大數據養護決策、預防性養護力度,加強養護工程造價審核,實施路橋隧年度定檢、融雪劑集中采購和市場化購電,大力推廣使用瀝青就地熱再生等新技術,養護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太忻高速分布式光伏發電科研試驗段黃寨邊坡試點。
圍繞公路產業補鏈、強鏈、延鏈,積極打造高速公路與新能源、物流倉儲、數字經濟、新材料、交通地產等12個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最大限度激活公路交通全產業鏈優勢,提高通道經濟效益。
大力推進公路沿線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已在126對服務區安裝了595臺充電樁,實現了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全覆蓋;年內將在服務區、收費站、“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和“四好”農村路再新建充電樁572臺,實現服務區充電樁停車位占到小車停車位15%、“三個一號”旅游公路100公里范圍內電動汽車能夠快速方便充電。
大力推進高速公路沿線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已建成9.94萬千瓦,并網4.19萬千瓦,累計發電8299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3.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27萬噸,盤活利用高速公路沿線土地、站區屋頂等資源約41.88萬平方米。
大力推進加氣站、甲醇燃料加注站和加氫站“綜合能源島”建設。按照高速公路100公里范圍內加氣站、300公里氫氣甲醇加注站覆蓋目標,推進建設一批油、氣、電、氫、甲醇“綜合能源島”。
大力提升服務區經營水平。完成10對服務區提檔升級改造,打造了以“中國醋都、葡萄之鄉”清徐服務區等多個自營品牌,受到了廣大司乘的歡迎和稱贊。
大力發展新型建材和現代物流、廣告業務。總投資5.75億元的山西固廢資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園開工建設,重點發展“裝配式建筑、生態水泥、基質瀝青”三大業態。持續推進新能源物流平臺、工程機械租賃共享平臺、交通工業品數字化采購平臺等新業態,累計實現交易額56億元。
堅決破除一切不利于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大力推動管理思維現代化、經營方式現代化、治理能力現代化。
健全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董事任期制、經理層聘任制、員工合同制全部落實落地。積極推進“三項制度”改革落細見效,嚴格任期管理和業績考核,實現了管理人員能上能下;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加大績效考核力度,所屬企業班子成員績效薪酬比重提升至80%,實現了收入能增能減;改革員工一聘定終身的管理辦法,實現了員工能進能出,有效激發了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
加快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加強數字化管理,財務管理、資金監測等7大系統建成投用,集團公司獲得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頒發的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受管理級(2級)等級證書。加強規范化管理,集團公司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ISO45001職業健康與安全體系“三體系”國際標準認證。扎實推進資產證券化,交控生態順利進入新三板“創新層”。
全面強化風險防控。制定了《全面風險管理辦法》《內部控制管理辦法》《風險管理評估辦法》《風險管理預警制度》等風險防控管理制度,形成了“三橫三縱”全員、全過程、全鏈條風險防控體系。深入開展“合同管理規范年”專項行動,經濟合同、規章制度和重大決策法律審核達到100%。深入推進安全生產“五大體系”建設,編制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風險評估指南》地方標準正式實施,填補了國內高速公路安全風險評估判定標準行業空白。全面啟動了服務區危貨車輛停車區擴容改造工程,本質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積極構建以實效為導向的科技創新工作體系,以數字化革命、“六新”研發應用、綠色低碳轉型為方向,突出科研攻關、科技轉化、科技產品,持續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去年投入研發費用19.15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63%,達到行業優秀水平。今年預算研發投入達到20億元。
陽城至蟒河高速公路。
加強創新平臺建設。高標準建設智慧交通山西省實驗室,按照新型研發機構功能定位,建立健全現代化管理制度和市場化運行機制,承擔的車路協同交通強國建設山西省試點任務,多項關鍵技術取得了突破。擁有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28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戶。
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先后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學技術獎66項,其中“重載水泥混凝土鋪面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加筋土結構性能提升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10個項目獲得山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突出打造智慧交通原創技術策源地,加強交通基礎設施數智化管控、交通安全與智能裝備、智慧出行與車路協同、基礎設施綠色低碳等關鍵技術攻關。建成了高速公路“一橋一檔”“一隧一檔”“一路一檔”公路基礎數據庫,全省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公路16535座橋梁、877座隧道和5600處災害風險點全面入庫,實現了對全省公路橋梁、隧道、路基路面、地質災害基礎數據、巡查巡檢數據的數字化管理。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推動BIM數字協同、橋隧和ETC智能檢測、霧區引導防撞系統、交通安全應急保障等成熟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廣橋梁樁基性能提升技術研究成果,累計減少樁長2000余米,節約工程造價約800萬元。防松脫多向變位梳齒板、等距變位式橋梁伸縮裝置加工基地、裝配式防撞墻生產基地等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完善創新體制機制。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加大“六新”收入產出比、研發項目轉化比、高技術產品和服務市場占有率等指標考核權重,以推動降本增效、產業升級的實效評價科研工作的成效。對智慧交通山西省實驗室等2個單位提級管理,實行綜合管理職務和專業技術職務并行制,提升科研人員地位和待遇。制定了《科技創新管理辦法》等科研項目管理制度,推行獨立審核、獨立結算的“項目負責人”制度,組成跨成員單位、跨部門的“特戰隊”,提高科研投入產出效能。以職工姓名命名的省級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達到15個,在全集團形成崇尚創新、勇于創新、支持創新的良好氛圍。
新時代大有可為,新征程前景壯闊。山西交控集團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