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筑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財務風險。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評估和控制是企業穩健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探討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策略、方法、制度和管理,能夠了解影響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因素,為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提供幫助和支持。
一、建筑企業財務風險評估的相關理論
(一)財務風險的概念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獲得收益時面臨的無法預期的損失風險,即企業的債務和股權負擔過重,使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無法承受風險,從而導致企業破產或者經營不善。財務風險是企業面臨的三種風險之一,另外兩種是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
(二)財務風險評估的方法和指標
為有效評估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需要采用合適的方法和指標進行評估。常用的財務風險評估方法包括靜態評估和動態評估。靜態評估主要是通過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進行分析,評估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靜態評估的指標主要包括財務比率分析、財務報表分析、財務結構分析等。動態評估則是通過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情況進行預測和分析,評估企業的未來財務風險程度。動態評估的指標主要包括財務預測分析、財務模擬分析等。在建筑企業財務風險評估中,常用的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資本周轉率等財務比率分析指標,以及凈利潤率、毛利率、銷售利潤率等財務報表分析指標。
二、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一)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原則和方法
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原則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預防為主:企業應該預先制定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盡可能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
全員參與: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是全員參與的事情,需要建立起財務風險控制的責任制度和考核機制,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風險意識。
風險分類:建筑企業應該將財務風險分為不同的類別,并針對不同的財務風險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和方法。
多元化經營:建筑企業應該盡量避免單一經營,擴大經營范圍和多元化經營,降低財務風險。
(二)財務風險控制的策略和手段
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策略和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資本結構優化:建筑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
財務預算和控制:建筑企業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和控制措施,及時調整企業經營策略和資金運作方式,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
風險管理和控制:建筑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機制,通過建立風險評估、風險監測、風險防范等制度,提高企業對財務風險的識別、分析和處理能力。
資產負債管理和資金管理:建筑企業應該建立合理的資產負債管理和資金管理制度,實現資產的有效配置和資金的合理運用,降低財務風險。
庫存和應收賬款管理:建筑企業應該根據市場需求和供應情況,合理規劃和控制庫存,防止過多積壓,避免資金占用和貨物貶值。同時,應該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和催收,確保應收賬款的及時回收,維持企業的現金流。
資金流管理:建筑企業應該制定資金流計劃和管理制度,及時調整資金運作方式,防止資金短缺或閑置,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同時,建筑企業還可以通過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等方式,提高企業的資金運作能力,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三)財務預警機制和風險管理
財務預警機制和風險管理是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建筑企業應該建立健全的財務預警機制和風險管理體系,及時發現和預警財務風險,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風險管理和控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財務預警機制和風險管理措施:
建筑企業應該建立科學完善的財務風險評估體系,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全面、準確的評估和分析。評估指標可以包括財務比率分析、財務報表分析、風險指標分析等,同時還應結合行業特點和企業自身情況,分析非財務因素對財務風險的影響。
建筑企業應該建立健全的風險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和預警企業的財務風險。可以通過監測財務數據的變化,識別企業的財務風險,同時可以采用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償債能力等,及時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
建筑企業可以采用多種風險管理工具,如保險、期貨、期權等,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例如,通過采用財務風險對沖工具,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保證企業的財務安全和穩定。
建筑企業在發現財務風險時,應及時制定應對策略。針對不同類型的風險,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控制和管理。例如,對于流動性風險,可以加強資金管理,提高現金流的管理效率;對于信用風險,可以采取信用保險等方式進行控制和管理。
(四)資產負債管理和資金管理
建筑企業需要對其資產負債表進行分析,以確保資產和負債之間的平衡。企業應該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和融資方式,控制資產和負債的風險,并提高現金流水平。同時,企業也應該注重資金管理,以確保資金的合理運用和保障流動性。通過加強資金的監控和調配,企業可以更好地掌握自身的資金狀況,從而避免資金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發生。
建筑企業在資產負債管理和資金管理方面也面臨一些實際問題。比如,由于建筑行業的周期性特征,企業常常面臨資金周轉不靈、現金流不足等問題,導致資產負債表不平衡,從而增加了財務風險。此外,企業還可能面臨經營不善、管理不當、市場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資產負債結構失衡,財務風險加大。
三、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宏觀經濟和行業環境的影響
宏觀經濟環境是指國家和地區整體經濟運行的情況,包括經濟增長速度、通貨膨脹率、利率水平、貨幣政策等。行業環境是指建筑企業所在行業內的市場競爭狀況、行業發展趨勢、政策法規等。宏觀經濟和行業環境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建筑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財務風險。
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建筑企業的市場需求和資金成本。當宏觀經濟狀況較好時,建筑企業的市場需求較高,資金成本相對較低,有利于降低財務風險;反之,宏觀經濟狀況不佳時,建筑企業的市場需求減少,資金成本相對較高,財務風險加大。
建筑企業所處的行業環境也會對財務風險產生重要影響。建筑企業所處的行業若市場競爭激烈、行業利潤率較低,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也會加大。同時,政策法規的變化也會對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產生影響,例如政府的投資政策、土地政策等都會直接影響到建筑企業的經營狀況。
(二)建筑企業內部經營和管理的影響
良好的內部經營和管理可以降低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首先,合理的資金管理是保證企業資金狀況穩定的基礎。企業應該合理規劃和控制資金的使用,避免資金短缺和負債率過高,同時,優化資金結構,適時調整資金籌集方式,有效控制資金風險。其次,費用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該合理控制各項費用,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管理效益,以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另外,建筑企業應該合理安排資產和負債,加強資產負債管理,避免資產負債結構不平衡,以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最后,內部控制是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企業的內部控制不健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可能會導致企業財務風險加大。
(三)企業戰略和資本結構的影響
企業的戰略制定應該考慮到財務風險管理。企業需要制定合理的戰略規劃,優化資源配置,把握市場機會,穩健經營。同時,企業還需要關注市場和競爭對手的變化,及時調整戰略,避免出現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企業的資本結構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融資成本和融資方式,進而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財務風險。在制定資本結構時,建筑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經營特點和發展階段,采取合適的融資方式,避免過度依賴某一種融資方式,從而減少企業的財務風險。此外,企業還需要定期評估和調整資本結構,根據經營情況和市場環境的變化,適時調整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
四、結 語
綜上,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高風險意識和應對能力,同時需要政府、社會和行業協會等各方共同努力,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服務支持,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促進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