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管理是指將管理對象,基于管理理論、數字化技術和信息化手段等進行的全方位、系統性、深層次的管理。目前,數字化管理是以信息化、數字化為主要手段,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對組織管理過程的動態控制和優化。在初中班級文化建設中應用數字化管理,就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將班級成員的信息通過采集、跟蹤分析、評價反饋等進行充分整合,實現對初中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的全面管理,形成全員參與的民主教育環境。先進的信息技術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與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構建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更新班級管理方式,樹立數字化管理理念
班級管理是對學生進行社會化和文化素質培養的基本途徑。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班級”作為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基本單位,對其成長與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采用數字化管理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引領其健康生活,提高道德素質。數字化管理不僅使初中班級管理工作變得簡單、方便,還樹立了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班級管理理念,有助于強化初中生的學習生活習慣以及社會道德意識。
(一)培養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數字化管理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因此,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應通過現代教育理念進行引導與強化,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和行為規范意識;同時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將學校、家庭及社會結合起來,構建能滿足學生不同發展需求的綜合育人體系,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行為規范和文明禮儀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意識
數字化管理有助于構建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學生都希望有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一個好的環境能給學生帶來積極情緒,讓他們從內心喜歡上這個班級。因此,在班級文化建設中,運用數字化管理方式,強化初中生對班級的歸屬感,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數字化管理軟件平臺可以把學生的情況呈現出來,不僅能讓家長知道自己孩子的在校情況,還能讓家長有問題時能及時與班主任溝通。另外,運用數字化管理軟件,可以對一些活動進行綜合評價,使班級的成績公開、透明。通過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能更好地融入班級中。同時,利用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班級文化是一種更有影響力、更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當這種方式被推廣開后,將會形成積極的班級建設氛圍。
二、完善班級文化建設機制,推進數字化資源建設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其全面、和諧發展。因此,教師應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建立健全班級文化建設機制。
一方面,應完善相關的制度。教師可借鑒先進學校的成功經驗,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訂一套科學、合理的班級文化建設方案和評價辦法,使學生的行為規范得到有效落實。另一方面,應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監督機制和評價機制等配套制度。教師可將班級文化建設與班主任工作相結合,為班主任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提供可靠的激勵手段與保障措施,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一)制訂班級文化建設方案,落實育人保障機制
制訂科學、合理的班級文化建設方案,為班主任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提供可靠的激勵手段與保障措施。班級文化建設方案包括學生在校行為規范、班風建設、學風建設、班級衛生工作管理及評比、班級特色活動組織和開展等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圍繞主題內容,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提高他們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二)建立健全激勵機制,促進班級文化建設
班主任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監督機制和評價機制等配套制度,為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提供可靠的激勵手段與保障措施。如在班干部選拔、評價與考核等方面進行詳細規定,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和作用。
另外,學校要明確具體的考評辦法、評比標準及考核標準。教師可將班級文化建設與班級管理工作結合起來,通過數字化手段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并對他們進行合理評價。這種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也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對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的認識,培養其主人翁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增強其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師也可以將班級文化建設與信息化手段結合起來,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還有利于推進數字化資源建設。
三、運用數字化資源優勢,增強班級活動實效性
學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主體,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利用數字化資源優勢可以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通過多種活動形式來提升班級文化建設的效率。例如,開展主題班會時,教師可以應用數字化資源創設情境,并將學習成果、考試成績、各類獲獎證書等以圖片、文字等形式記錄下來。在班級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數字化資源的動態展示功能,將學生的優秀作品及活動進行匯總、整理,并根據實際情況對班級文化建設作出總結點評。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班級文化建設成果的認知和理解,又能提高其參與度和積極性。
利用數字化資源優勢將教育理念轉變為可操作、可評價的數字化作業。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并布置作業,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動生成一份電子作業。教師再根據這份作業的完成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情況進行及時評價。
四、利用數字化技術,收集數據信息
班級文化建設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為實現教育目標而采取的一種手段。在當前的初中班級管理中,大部分班主任都是以經驗為依據進行的,但傳統的班級管理方法已不適應當前信息社會對班級管理工作帶來的挑戰,只有運用數字化技術進行班級文化建設,才能達到采集班級成員信息以及掌握班級動態等目的。首先,班主任可以通過學校配備的計算機和網絡,建立QQ群、微信群等。教師通過建立班級群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以這種方式來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心理動態以及家庭情況等相關信息。其次,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在學校配備網絡電腦或者平板電腦,進行課堂提問、檢查作業以及課后討論等活動。最后,班主任還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對班集體中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思想動態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并做出及時反饋與評價。
尤其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運用數字化管理,可以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首先,班主任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對布置作業、學習資料、評價建議等內容進行有效的收集、分析以及反饋。其次,班主任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及時記錄學生在校內開展活動的情況。再次,班主任可以將學生在學校參加考試或者活動所取得成績,通過微信群及時發給學生家長查看。最后,班主任還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學生家長建立即時溝通平臺,將部分班級管理工作進展情況及時通知家長。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幫助班主任了解學生在校內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并作出正確反應,從而為班級文化建設提供豐富而全面的信息支持。
五、利用網絡平臺,創新班級文化建設方式
初中班級文化建設中,班級成員通過參與班級活動,交流感情,共同成長。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教學改革需求,如何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更多活動,創新班級文化建設方式,是解決當前初中班級文化建設困境的有效途徑。
首先,要構建班級QQ群、微信群等網絡交流平臺,加強對學生的信息收集與交流。在初中班級文化建設中,我們要重視數字化管理在學生之間的信息互通作用。例如,在開展“感恩父母”主題活動時,教師可以創建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臺,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教師還可以利用數字化管理來構建“感恩”文化宣傳平臺,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網絡平臺可以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零距離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內心所想和真正需求,及時給予幫助和支持。
其次,要以數字化管理為基礎,構建健全的師生評價體系。以數字化管理為基礎,構建初中班集體內部評價體系,是實現班級文化建設目標的關鍵環節之一。在初中班級文化建設中要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健全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評價體系,通過教師組織評價學生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與綜合素質提升;通過學生自行設計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學生對教師的看法和意見;利用數字化管理對家長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與普及,提高家長的參與度和關注度。
最后,開展豐富多彩且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利用網絡平臺開展主題活動是初中階段開展班級文化建設的主要途徑之一。例如,可以舉辦“學習雷鋒精神”等系列主題班會,可以組織“祖國在我心中”等征文比賽,可以舉辦“環保手抄報”比賽,還可以開展“感恩父母”系列活動等。在開展豐富多彩且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數字化管理來制訂富有特色、充滿活力且意義深刻的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發揮數字化管理優勢
班級文化建設是一項需要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對學生而言,參與班級文化建設活動的過程,就是其自我教育、自我學習的過程。因此,在班級文化建設中運用數字化管理,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并分析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班級論壇”,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使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我學習能力。其次,教師可以通過“班級論壇”推廣其他班級的先進經驗,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別人先進經驗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水平與能力。最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專題學習任務或專題研究課題,激發學生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針對“如何培養優秀品質”開展一次主題班會活動。教師可以將“如何培養優秀品質”作為主題來進行討論并分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與同學交流,從而使每個人都能參與到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中。
七、運用數字化管理,優化班級整體素質
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的管理需要每位學生的參與,而數字化管理是通過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來促進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的發展。運用數字化手段可以促進初中班級文化建設工作,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優化班集體,激發班級凝聚力;還能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健康素質。教師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能夠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及自我教育能力。
總之,班級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單元,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基本單位。班級文化作為一種集體意識、一種價值觀念、一種精神力量,對學生健康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學校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就要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培育良好的班風、學風。在初中班級文化建設中運用數字化管理要堅持以生為本、以師為導、以生為先的原則,要積極發揮數字化管理的優勢,加強初中班級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檀傳寶.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0.
[2]郭元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M].北京:首都師范出版社,2021.
[3]廖先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方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21.
[4]水為敏.高中班級自主管理研究[D].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14.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九十九中學)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