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我們早起趕路,赴一場采訪之約,此行的目的地是和政縣。坐在車子里低頭查閱資料,為采訪做足前期準備的間隙,抬頭望望車窗外,天空湛藍,大片的云朵自由地游走著,沿途植被從稀少到茂盛,路過寫著“政通人和”四個大字的地標性建筑,我們抵達醉美和政。
本次的采訪目標是和政縣婦女亮點工作及當地巾幗榜樣代表。讓做出佳績的優秀女性被更多人看到、讀到,激發她力量。
在和政縣婦聯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來到和政縣城關鎮教場村,被眼前干凈、整潔、漂亮、舒適的村容村貌震撼,給人第一印象是這里的村民生活在文明、舒適的環境中。教場村黨支部書記董玉鑫帶我們走進位于村委會的“巾幗家美積分超市”。
2022年,和政縣婦聯在教場村創建“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積分超市自創建以來,嚴格落實積分超市管理辦法,規范管理,合理運行。董玉鑫說:“別看小小的積分超市,它可為我們教場村的文明發展發揮了大作用。”積分超市兌換活動以家庭為單位,所有村民均可參與。積分評定主要圍繞家庭文明創建、家庭教育、家庭服務鄉村振興、村級公益事務等。這些內容的開展充分發揮出了小切口、大撬動的作用。
教場村還利用當地的特色優勢“柳編技藝”,鼓勵引導在家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編織柳編工藝品,將編織柳編工藝品納入積分超市的兌換范圍內,既帶動了教場村的柳編產業,又讓留守老人、留守婦女得到了實惠。
縣婦聯工作人員說:“近年來,和政縣已累計建設‘巾幗家美積分超市’34個,今年計劃新建25個、獎補續建10個,累計開展評比兌換活動2100余場(次),‘積分超市’的規范建設運行,不斷匯聚起婦女在參與鄉村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建設和美鄉村、引領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

采訪接近尾聲,被教場村的美麗深深吸引的攝影記者拿出了無人機進行了航拍,他情不自禁地說:“這里太美了,我要采集一些這里的美景,留作資料用。”我們堅信通過村民的集體努力,通過婦女姐妹們的致富雙手,隴原大地的每一個村莊都將會風景迷人。
在政縣城關鎮三谷村甘肅國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我們見到了和政縣第十六次婦女代表大會代表、新當選的婦聯執委李敏。三伏天的上午10點,艷陽高照,一群戴著民族特色頭巾的婦女在公司的戶外遮陽車間忙碌著,迎面疾步向我們走來一位年輕、精干的“美女”,她正是李敏。齊耳短發,穿著白色西服,面帶笑容,很是熱情,干練、爽快、富有朝氣,這是李敏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身為公司副總的李敏年紀輕輕便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收獲了愛情、家庭、事業三豐收,成為當地的婦女致富典型。她豐碩成績的今日是一路耕耘、一路付出所換來的。

李敏是一名浙江姑娘,機緣巧合認識了能吃苦的甘肅和政小伙楊和平,因為愛情,她果敢選擇遠嫁。剛結婚的時候,她和老公滿懷留在大城市創業、發展的夢想,在上海開過保鏢公司、快遞公司,之后由于李敏的公公生病需要做手術,出于孝心,李敏夫婦決定返鄉創業。2010年,李敏跟隨丈夫來到和政,一切從零開始。起初,他們嘗試做電子商務,開過申通、圓通快遞公司,做過唯品會、宅急送等,慢慢擴展業務,成為德邦物流和安能物流在廣河縣的代理。沒日沒夜的辛勞付出終會獲得喜人成績,夫妻倆的事業慢慢有了起色。有了一定積蓄,改善了家里的居住環境,提高了家人的生活水平,然而他們并不滿足于這些收獲,夫妻倆齊心謀劃,幾經考量他們認為,和政的地理優勢和氣候條件,發展農業會有前途。
2018年,他們成立集水果玉米種植、加工、冷鏈、銷售為一體的甘肅國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李敏雖然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多年的社會工作經歷及骨子里肯吃苦的精神,加上聰明好學,對公司管理、運營她樣樣不在話下。公司按照“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為當地合作社和種植戶無償提供技術培訓、技術指導、良種和地膜,引導農戶進行規范、科學種植,農戶負責水果玉米的種植、管理、采收,期間合作社主要負責整地、播種、飛防、采收過程中的機械服務,最后由公司進行統一收購、加工、銷售。截至目前,公司已實現水果玉米種植技術培訓、種植、采收、冷鏈、銷售、真空加工、線下及電商銷售一體的產業鏈。期間,帶動當地周邊群眾500人(其中婦女350人)就業,2020年,在政府部門扶持下,公司建成了約5000平方米的冷庫冷鏈中心,成為和政縣第一個輻射周邊縣市的高原夏菜冷藏、包裝、發車基地,并吸納周邊600多人(其中婦女500人)就業。2022年,甘肅國邦農業水果玉米產業基地在和政縣范圍內流轉3200畝土地,水果玉米種植基地面積達到3000畝,畝產3000斤。水果玉米目前主要銷往佛山、廈門、杭州、義烏、溫州、上海等地及蘭州周邊縣市的大型果蔬散戶。全年使用勞務用工人員850人(其中婦女841人),婦女占比為99%。全年通過土地流轉帶動群眾增收150余萬元,通過勞務用工帶動婦女增收130余萬元。
2022年3月,公司被認定為“巾幗鄉村就業工廠”,并成立了婦委會。李敏作為公司負責人,她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告訴婦女姐妹不要滿足于現狀,不要把自己固守在家務中,要走出來,多學習、多提升。她積極組織舉辦婦女就業技能培訓、采摘比賽和女性健康知識講座等活動,并籌措資金開展巾幗暖人心關愛慰問活動。李敏說,她今年認養了一名離異家庭的9歲小女孩,成為了一名“愛心媽媽”。有一次,她去山東出差返回家里已經半夜兩點,看到女孩曾打過電話,她擔心地趕到女孩的家里去看望。平時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她都提前為女孩準備好,其實她更加關注的是女孩的心理健康,希望通過自己的幫助及影響,讓女孩沐浴在陽光下,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李敏說:“公司婦委會將繼續踐行‘結對幫扶·愛心和政’行動,引導婦女職工發揚‘四自’精神,積極投身和政縣經濟社會發展,鼓勵廣大婦女就近就業,為婦女群眾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家庭收入,并關心關愛特殊弱勢群體,為全縣鄉村振興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浙江姑娘用她的拼勁,不僅將婚后的生活過得紅紅火火,也影響帶動了當地婦女一起致富,未來年輕有為的李敏只管耕耘,碩果必將更加喜人。
走進甘肅錦繡水利水電安裝有限公司,在樓道,迎面碰見一位中等個頭、身材偏瘦、留著大波浪卷發、穿著粉色西裝套裙的女士,她滿面笑容地和我們打招呼說:“你們先到隔壁會客廳坐坐,稍事休息,我這邊先處理點急事,馬上就過來。”說完,她小跑進一間辦公室。“剛才打招呼的就是我們妥總,我先帶大家參觀一下我們公司。”旁邊的是妥金秀的助理,她說:“妥總于2014年,創辦甘肅錦繡水利水電安裝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一職。迄今為止,帶領公司員工通過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和創新,逐步發展成為集建筑工程、安裝、勞務、商貿等多產業發展的錦繡建設集團公司。”在公司的辦公樓道、會議廳墻壁上,懸掛著多面表揚妥金秀及公司的錦旗,有捐資助學的、有抗疫捐贈的、有情系紅色文化慷慨捐贈的、有危難之際伸援手的……助理說:“懸掛出來的只是一小部分,很多錦旗妥總安排我們收起來了。”還沒有正式采訪,就被眼前所見和助理介紹中的妥總深深感染和震撼到了。
一位表面柔柔弱弱的女性能在鋼筋混凝土的建筑行業,干出一番事業實屬不易,能干得如此出色,背后的辛酸與不易更是難以想象。
1980年,妥金秀出生于一個東鄉族工人家庭,出于父母開明的思想及大力支持,她不像大部分少數民族家庭女孩早早結婚生子,過家庭婦女的生活。高中畢業后,妥金秀進入甘肅寧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從最初的資料員、會計一直到公司副經理,她工作勤勤懇懇、認真踏實,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各種建筑工程方面的知識,鉆研各種工程技術問題,在甘肅寧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干就是16年,嘗盡各種酸甜苦辣,每天跑工地、招投標,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在建筑行業里摸爬滾打,她要克服一些帶有偏見的流言蜚語,要克服各種想象不到的困難,但如今談起這些,妥金秀一笑而過,說:“我只知道我要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拼出一番事業,其他的我不太上心。”和大部分女性一樣,結婚生子都是必經之路,在照顧家庭養育子女上,妥金秀說:“女性對家庭的付出肯定要比男性多,我也不例外,家里家外也花費了很多精力,欣慰的是老公、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對我很好。”
妥金秀在和政縣寧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任副經理期間,不斷給自己充電,學習了蘭州交通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取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這段時間的歷練,對妥金秀而言是非常寶貴的人生經歷,并且為以后錦繡集團的成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妥金秀在不斷提升完善自己的同時,帶領公司一步一步發展、壯大,她熱衷于公益,帶領家人及公司員工,疫情期間想方設法,籌集抗疫物資,資助當地的教育事業,助力鄉村振興……2022年,她的家庭榮獲臨夏州“最美家庭”稱號。
作為和政縣婦聯兼職副主席,妥金秀說:“作為女性,大膽干事業,大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不懼怕困難,把每一個小問題解決好就不會有大問題,大困難止步于小問題。”

為深入報道婦聯工作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中的所作所為,宣傳巾幗榜樣背后的勵志故事,我們走進花兒之鄉臨夏州和政縣,走進“巾幗家美積分超市”、來到巾幗榜樣身邊,通過鏡頭、通過面對面采訪,用心感受、用心記錄,讓她們的亮點被更多人看到,讓榜樣的力量感染更多的婦女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