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曾和小李于2017年認識后成為朋友,之后確定戀人關系。不久后,小李說生意上急用錢,讓小曾辦理信用卡給他應急一下,小李聯(lián)系多家銀行的業(yè)務員給她辦理了信用卡。之后,小李就透支完信用卡額度的錢。
不久后,小李以家里人不同意兩人交往為由,便開始躲起來不見小曾。小曾多次聯(lián)系小李要求償還信用卡,對方以各種理由拒絕和拖延。由于信用卡逾期,銀行不斷追款,小曾無奈,只能邊做工邊償還信用卡。
2020年3月26日,小曾在路上遇到小李,并準備報警,小李才承諾會償還透支的錢,并寫下欠條為證,并承諾兩年左右償還所有欠款11萬元。過后,小李只償還了3200元就再也沒還錢。
因多次聯(lián)系不上小李,小曾無奈之下起訴至法院。
海南省儋州市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小李因資金困難向小曾借款并出具欠條,小曾給付借款后,雙方之間的民間借貸關系有效成立,應受保護,遂判決小李向小曾償還欠款10.68萬元及逾期還款利息。
戀愛期間男女相互給付財物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給付的性質可能是饋贈也可能是借貸,出于對戀人的信任借貸不打欠條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一旦戀情生變財產糾紛便有可能一觸即發(fā)。前述案例中,出借人小曾讓小李出具欠條,使得其與前男友發(fā)生的借貸事實得以被證明,才讓她的借款追回變得相對順利。
對于如何區(qū)分借款、贈與、共同支出的問題,海南海大平正律師事務所律師胡乾華說:“情侶之間基于親密關系一般不會過于計較金錢往來,一旦感情破裂,想主張曾經給對方的錢款是借款,往往又只有轉賬記錄,缺少借條等書面憑證。如果被告一方抗辯收到的款項系戀愛贈與或者用于共同生活期間的消費支出,則原告需進一步舉證證明雙方存在借貸合意,否則原告的訴訟請求難以獲法院支持。”

因此,情侶之間面對大額資金往來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如系借款,一定要有書面借款憑證,若無書面借款憑證,要注意留存雙方達成借款合意的聊天記錄、通話錄音等借款證據(jù),以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胡乾華說:“戀愛期間轉賬也應明確款項性質。戀愛期間的轉賬,法律關系上可認定為借貸,或贈與、婚約財產糾紛以及不當?shù)美龋煌姆申P系成立的條件、適用的法律規(guī)定均不同,建議雙方當時就要明確款項的性質,避免糾紛。為避免日后產生糾紛時“各執(zhí)一詞”,要注意在事件發(fā)生時保留證據(jù),當情侶之間真實存在借貸關系時,要保留書面證據(jù),要求對方出具借條,款項支付盡量采取銀行轉賬方式。”
胡乾華提醒,情侶間金錢往來應做到“五要”和“五不要”。“五要”:借款要留存書面憑證;款項支付要采取轉賬方式;贈予或大額共同開支,要注意留存相關證據(jù);糾紛產生后要積極妥善處理,保護好雙方隱私;戀愛期間經濟要獨立。“五不要”:不要財務混同;不要隨意出借信用卡供對方使用;不要以自己的名義幫對方借款;不要支付包養(yǎng)費、青春補償費等不受法律保護的款項;如果不存在真實的借貸關系,最好不要以出具借條、欠條等形式表達忠誠、愛意。
(摘自《法治時報》)(責任編輯 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