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是互相分享展示的平臺,互為好友的人通過瀏覽對方發布的動態,點贊、評論,即使地理距離相隔甚遠,也能實現即時的互動與交流。那么普通人在朋友圈中,又都有哪些常見的“人設”形象呢?
富有精致。精美的食物、午后的咖啡館、酒店高層窗外繁華的夜景、名車的方向盤、擺拍的精致人像……各種經過調光、修圖、美顏、美體后的照片,為日常生活蒙上了層層精致的濾鏡。這算是朋友圈中常見的“人設”了。“營業”的人既滿足了自身的虛榮心,也滿足了瀏覽動態之人對所謂有錢人生活的好奇與向往。
幽默有趣。比起容易被拆穿、質疑的富有精致“人設”,幽默有趣反而顯得很簡單、真實,又為自己增添了一些個人魅力。當下,有思想內涵成為很多人的理想狀態,“搞笑男”和“搞笑女”也成為社交平臺常見“的人設”。
積極自律。比起消極的“躺平”,展示自律似乎更能凸顯自己的積極向上,或是作為年輕人的朝氣蓬勃。學習考證、曬獲獎證書、早睡早起“打卡”、健身房鍛煉運動,或是不經意的一張腹肌、“馬甲線”照片,無一不體現著對自己的高要求。
在某些社交平臺上,就有“朋友圈經營”相關主題的小組。“這些照片能發朋友圈嗎?”“這個文案足夠有趣嗎?”“這組照片應該配什么文案?”“這個評論該如何回復啊?”……許多網友在這里共同探討關于朋友圈的問題。在各類社交平臺和視頻網站上,關于朋友圈文案、經營相關的信息也比比皆是。

許多商家看到商機,甚至推出了“朋友圈打造”“朋友圈經營”相關服務。關于風景、旅游、日常、健身、寵物等主題的圖片、視頻、文案等各類素材應有盡有,商家甚至會指導消費者具體如何使用。
不可否認,虛榮心必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例如:富有精致“人設”。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普通人,都并未出生在十分富足的家庭,出于對所謂富有生活的向往,希望被他人羨慕的虛榮心理,開始經營起了富有精致的“人設”。
至于幽默有趣、積極自律等“人設”,更多的可能是出于青少年自我意識的覺醒。在擁有了一定的物質條件與生活基礎后,很多年輕人希望尋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渴望在社交圈中被他人看到、被欣賞。展現自己的個人價值與個人魅力,以得到更多的關注,交到更多的朋友,甚至是期望以這種人設博得喜愛之人的好感。
不可否認,我們作為社會人,一定的形象管理是出于社交需要和情感需求。一個人通過網絡等平臺向外界展示出的部分形象,多多少少就是在別人眼中勾勒出的“人設”。但在過度包裝與經營后,所展示出的狀態,或許早已脫離了自身的范疇。
朋友圈等社交平臺是我們與他人交流展示的平臺,但每個人都是活在個人的生活中,而并非生活在社交平臺上。實際上,這種“人設經營”無法改變真實生活中的實際狀況,也并不能使我們真正成為符合“人設”的人。有時,這種優秀的“人設”與個人的真實情況反差很大,反而容易形成更加鮮明的對比,使人產生一種心理上的落差,產生不良的影響。
因此,凡事過猶不及,形象管理也應適度。
(摘自《青春期健康》)(責任編輯 史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