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在手心
2022年11月下旬,成都的秋天還沒結束,最高氣溫能達20攝氏度,這正是大熊貓最喜歡的溫度。整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被茂密的植被覆蓋,道路兩旁一叢一叢的細竹相接,形成天然的綠色穹頂。
“這是叢生竹子,大熊貓不吃這個,它們吃的都是從雅安運來的散生竹?!碧茣r鵬畢業于西昌學院動物醫學專業,課上沒有特別教過與大熊貓有關的知識,這些都是他來基地后學到的。
除了大熊貓,唐時鵬每天看到最多的就是竹子。他現在和另一位同事一起負責飼養位于基地無限山丘區勝日館的5只成年大熊貓,日常工作之一就是給大熊貓替換新鮮竹子。一捧新鮮竹子有十幾公斤重,而一只成年大熊貓一天就要吃50公斤,唐時鵬一上午就得搬兩次。飼養大熊貓是個體力活。
此刻,不遠處的大熊貓“芝士”正片刻不停地進食,它當然不知道身旁唾手可得的竹子在環環相扣中凝結了多少心血,國寶的日常就是負責可愛。
連遠在2000公里外的“京京”和“四?!?,吃的也是四川的竹子。為了確保竹子的鮮嫩度,卡塔爾熊貓館內還建有竹子保鮮室,空運來的竹子在這里冷藏保鮮。此外,熊貓館還配備了育幼室、治療室、食物調制間等,甚至在位于沙漠地帶的場館周圍種了一片樹木和竹林,樹林中共有464棵樹,竹林中有2814棵竹子。
不懼困難
比飼養成年大熊貓更難的,是飼養幼年大熊貓。新生大熊貓的體重只有母親體重的千分之一,平均體重只有120克。它們需要非常精細的照顧?;刂刑柈a房和月亮產房的飼養員會24小時值守,從下午4點到第二天上午8點還會分3個班輪值,每隔幾小時就要喂幼崽喝奶,替它刺激排便、量體重、測體溫,觀察各項生理指標變化。
產房的工作壓力最大,但沒有人能抵擋住大熊貓幼崽的魅力,產房是基地100多名飼養員最期待的工作場所。因為大熊貓長到一歲半就開始獨立生活,它們有鋒利的牙齒和爪子,飼養員必須要與它們保持安全距離,只有產房里的幼年大熊貓,可以零距離接觸。
唐時鵬第一次去產房工作,是在2016年12月,那時他剛轉正。想象著馬上就要觸摸到大熊貓,唐時鵬提前就開始激動。
進入產房的程序可比去成年大熊貓館舍復雜得多,必須要經過一整套嚴格的消毒措施,洗手消毒、戴防護帽、穿防護服、換鞋。這一切繁雜,在前輩將小小的幼崽抱到他手上時顯得不值一提。
“剛剛會爬的幼年大熊貓,感覺很奇妙,毛很軟,很舒服。它當時不到兩個月大,毛已經長全了。幼年大熊貓的毛摸著像貴賓犬的毛,觸感就像人的頭發?!边@種手感,是千萬大熊貓粉絲日思夜想卻無法擁有的體驗。
“唐奶爸”接到幼崽的同時,也接到了幫助它排便的任務。初生的幼崽還不會自己排便,大熊貓媽媽會舔舐幼崽的肛門和會陰部給它刺激,“唐奶爸”這時就得用手代替,不停地撫摸,期待小東西盡快排便。
對大熊貓飼養員來說,糞便是不帶有任何恥感的工作對象。它的形狀、顏色、重量,都是用以衡量大熊貓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幼崽喝奶,所以糞便會有點臭,但主吃竹子的成年大熊貓,排出的糞便是綠色的,并不臭,還可以回收做成紙張。
用心陪伴
唐時鵬每天的工作內容都像在重復前一天。早上8點上班,到了負責館舍后,先檢查確認大熊貓的數量和狀態,再檢查確認活動場地,都沒有異常的話,就開始了大量體力消耗——搬新鮮竹子去活動場更換前一天的竹子,放出大熊貓后回獸舍清理剩下的竹子、打掃大熊貓糞便,再回活動場看看是否需要添加新竹子,這些都忙完,就到了中午11點半。
下午2點,唐時鵬穿著深藍色工裝,戴上黑色手套,踩著白色中筒膠鞋走在福順獸舍門口500多平方米的活動場里,雙手抱著一捧新鮮的竹子。他得重復上午的工作,每天走上兩萬多步是常態。
場館周圍靜悄悄,你可以清楚地分辨四五種鳥叫聲,空氣里偶爾回蕩遠處其他館舍飼養員用四川話呼喚大熊貓的聲音。唐時鵬手中的竹葉相互碰撞,窸窸窣窣,讓這一刻變得愈加寂寥。
大熊貓感受不到的寂寥,唐時鵬卻常常難以避免,倒不是在此刻,而是在外地輪崗時。在基地工作6年,他有3年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為了照顧從基地去外地動物園的大熊貓,基地會選派飼養員輪流前往。2018年一整年,唐時鵬都在天津照顧大熊貓巧巧和星美。孤獨感在年關時最強烈,他就去找大熊貓老鄉說話,不談別的,就問一句“乖乖,你咋個樣嘞?”
基地里100多名飼養員,會定期輪轉館舍,理論上,唐時鵬有可能和基地里每一只大熊貓產生交集。但他對巧巧和星美有不一樣的感情,它們是他第一次長時間照顧的大熊貓。離開天津時,唐時鵬想到以后不能天天見到它們,自己偷偷找了一個角落抹眼淚。
大把的時間都和大熊貓相處,唐時鵬有他獨特的幸福和煩惱。
好處是,他完全免卻了辦公室里復雜的人際關系,這是好友們聚會時最常提到的煩惱。唐時鵬的同事們其實也常常在倒班時聚在一起,但他們聊的都是自己照顧的大熊貓,今天它又怎么淘氣了,或者今天它又怎么可愛了?;赝逻B微信頭像都很統一,大部分都是黑白的熊貓造型。
煩惱是,成為大熊貓的飼養員,他就不能擁有屬于自己的寵物了,怕因此身上攜帶傳染病菌。唐時鵬是因為從小喜歡小貓小狗才在大學時讀了與動物相關的專業,小時候因為父母不允許沒有養,長大后卻又因為工作無法養。如果可以的話,他真希望擁有一只自己的小狗。
但他現在還是想一輩子都當大熊貓飼養員,如果老了搬不動竹子了,還可以去給大熊貓們做窩窩頭?!懊刻炜吹酱笮茇垈兂缘煤茫煤茫揖秃苄腋?。”
(蔣瑾薦自《青年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