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控制不住挖鼻孔,就算沒有鼻屎,無聊時也想摳一摳,這樣才覺得舒服。需要提醒的是,頻繁挖鼻子不僅會造成鼻出血,而且容易誘發慢性鼻前庭炎。
鼻屎其實是鼻腔分泌物。我們的鼻腔里布滿了黏液腺,會不斷地分泌黏液,這些分泌物的出現,主要是為了保證吸入的干燥空氣變濕潤,不會刺激到呼吸道,同時擋住外來的灰塵和病菌。隨著我們的呼吸,黏液中的水分就會被蒸發,再加上灰塵的混入,“鼻屎”就形成了。
在挖鼻孔的時候,指甲很容易損傷鼻黏膜,而黏膜下就是豐富的毛細血管網,如果傷的層次稍深,鼻血就會流出來。除了易造成出血,常挖鼻孔還有以下風險。
污染鼻腔:我們的指甲內隱藏著數不清的細菌、病菌,即使勤洗手,也不能保證手指時時刻刻都是干凈的。
損傷鼻黏膜:頻繁用手挖鼻孔,容易造成鼻腔黏膜破損,尤其是鼻黏膜脆弱的兒童。如果經常摳挖,反復的炎癥刺激可造成鼻前庭炎等疾病。
傷害呼吸道:鼻前庭皮膚受損后,會損失不少鼻毛,降低其過濾粉塵和病原體的能力,削弱了鼻腔的第一道物理屏障,進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引發肺炎:如果病原體通過挖鼻孔的動作進入鼻腔,并僥幸躲開鼻毛,隨著呼吸深入呼吸道,便有可能引發肺炎,尤其是遇上專攻肺部的肺炎鏈球菌。
感染顱腦:鼻腔是面部危險三角區的重要部位,部分靜脈與顱內海綿竇相通。一旦鼻黏膜受損并伴有細菌感染,感染逆行擴散至海綿竇,便可引發顱內感染,可表現為頭部脹痛、脖子發硬、惡心、嘔吐、意識模糊等癥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需及時就診。
鼻毛有過濾作用,鼻黏膜表面的粘液毯也會吸附異物,適當清洗鼻腔有益處,但不能用摳、挖的方式。
日常清潔:洗臉時,可用清水撲洗鼻腔前庭,注意不要嗆到,這樣可以防止鼻孔干燥、發癢,保護鼻子。可使用洗鼻器配合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但不需要每天清洗。
清理鼻涕:應以柔軟的棉簽蘸清水或淡鹽水輕輕探入鼻腔內滾動清除鼻涕。
需要注意的是,擤鼻涕不要兩個鼻孔同時進行,這是因為耳朵和鼻子之間有個耳咽管相連,用力擤鼻涕時,鼻腔內壓力驟然升高,導致帶有細菌、病毒的分泌物沿著耳咽管被壓送至中耳腔內,很容易造成中耳感染。正確的做法是,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稍微用力,另一側鼻孔的鼻涕便會被擤出來,再用同樣的方法擤另外一側。
清理鼻屎:如果鼻屎較硬,可以用生理鹽水對鼻腔進行清洗,使其軟化,再用棉簽清理;也可以涂紅霉素軟膏等油劑藥物進行濕潤后再清理。
鼻腔里普通的分泌物不需要天天清理,因為鼻毛本身有一定的自潔能力。
清理鼻涕和鼻屎時,可以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對于有鼻炎或者鼻塞的患者,洗鼻器沖洗也是值得考慮的方案。
如果鼻腔里有硬物,可以用柔軟的清潔棉簽蘸上一點干凈的水或者淡鹽水,滾動清潔。
一旦出現鼻部不適癥狀或反復流鼻血,或鼻涕帶血,要及早到醫院耳鼻喉科進行治療,千萬不要耽誤病情。
(許梓薦自《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