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人很會制造節日氣氛,牧民趕著羊群路經馬德里竟然成為隆重的節日,還能引來千萬全國乃至外國游客駐足觀賞。
在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的某天星期日,馬德里趕羊節隆重舉行,上千只羊在十幾名牧羊人的驅趕下,浩浩蕩蕩地橫穿馬德里,前往西班牙低地溫暖地帶過冬。
趕羊節是在1994年由馬德里市政府正式定為節日的。節日當天,還有不少助興節目,比如羊群到來前,馬德里市民會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在市中心游行,后面緊跟著聲勢浩大的樂隊,他們吹喇叭、敲大鼓為羊群開道。為安全起見,馬德里會出動數百名警察、幾十輛警車為人群、羊群保駕護航。
人群過后,羊群“粉墨登場”。在牧羊人的呵護下,羊群雄赳赳地進入馬德里街道。為了讓羊群走在指定的羊道上,牧羊人嘴里不停地喊著只有羊才聽得懂的“羊話”。牧羊人不僅叫喊,還時不時吹口哨,指揮羊群前進。受馬德里街道形狀的影響,羊群有時要排成長隊前行;進入廣場后,羊群又變成圓形陣型,扎堆擠著走。所有前行的方式都是在牧羊人的指揮之下完成的,無羊違令。
不過,唯一不受約束的就是羊隨地拉屎撒尿的行為。一位牧羊人告訴記者,在羊群后面緊跟著的是市政府派出的清掃隊,他們將羊糞集中起來后送往工廠,經過處理制成肥料。這些肥料天然、有機,有利于植物生長。每年趕羊節,幾千只羊貢獻的羊糞能產出幾百千克優質肥料。記者發現,在羊群的隊伍后面,確實有幾輛垃圾清運車正在收集羊糞。
有趣的是,趕羊節中有一個表演“繳費”的節目——牧羊人的負責人向市政府繳納一點過路費,市長在同意過路的市長令上簽字即可。原來,百年前,由于羊群眾多,路過馬德里時屎尿成災,人們怨聲載道,于是有人設置障礙不讓羊群通過,牧羊人只能求助當地族長。經過協商,牧羊人只要支付10銀元找清掃隊打掃羊糞并送給村民當肥料即可。時過境遷,如今這個繳費行為已經成為傳統表演項目。
羊群所到之處,人們都會伸出雙手,輕撫羊的身體,表現出對動物的關愛,而羊輕柔的叫聲被認為是感謝人們的回應。西班牙軍隊將羊當作吉祥物,每年西班牙國慶節閱兵時,有的部隊領路者不是軍官,而是一只戴著軍帽、披著軍旗的公羊。
(易芝薦自《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