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雕英雄傳》第六回,鐵木真在斡難河源被推舉為“成吉思汗”。慶功宴上,醉醺醺的鐵木真對郭靖道:“好孩子,我再賜你一件我最寶貴的物事。”郭靖忙跪下謝賞。成吉思汗道:“我把華箏給你,從明天起,你是我的金刀駙馬。”
此時的郭靖,剛被封千夫長,躋身高級將領行列,但畢竟是難民出身,還是漢人。那么,這個小說中的情節,如果放到真實歷史中,有可能發生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他是成吉思汗。
什么都能賞
在賞賜這塊,論“敞亮”程度,恐怕沒人能比得上成吉思汗。
比如,對手下大將木華黎的賞賜,除了“萬戶”這個軍事職務外,在行政職務上直接封其為“國王”,管轄范圍包含太行山以南地區,而且還是“子孫相傳”的世襲制,相當于把經略整個中原的重任都交給了木華黎。
甚至,連自己最寵愛的妻妾,也能賞給別人。
術赤臺是成吉思汗手下另一位大將。1203年,在鐵木真受到義父王罕的突然襲擊,危急關頭,是術赤臺左沖右突,并射中王罕的兒子桑坤,將鐵木真救出險境。為表彰術赤臺的巨大戰功,鐵木真將自己最心愛的妃子亦巴合賞賜給術赤臺。《蒙古秘史》中記載了這個略帶神秘色彩的過程。
照此來看,讓女兒嫁給郭靖,已經算不上多特別的事了。況且,這還是一舉兩得的事,于私多了個好女婿,于公添了名得力干將,成吉思汗當然愿意。
僅有賞賜,不足以助鐵木真成就霸業。在其走向成功的創業過程中,鐵木真更為人所稱道的,是他在打造團隊過程中的無差別任用人才。
啥人都敢用
成吉思汗對人才的觀點是,“能治家者即能治國,能率領十人作戰者,即可委付以千人、萬人”。按照這種用人思路,他手下的眾多將領中,無論出身還是民族都很復雜。
首先,不問出身。被稱作成吉思汗手下“四大戰士”的木華黎,是鐵木真家的“私屬奴隸”。他從14歲就跟著鐵木真四處征戰,鐵木真并未因其出身低賤而嫌棄他,將其提拔為麾下重要統帥之一。
其次,不計前仇。《射雕英雄傳》中郭靖的師父哲別,是射箭高手。這個人物并非金庸虛構。在1202年秋與乃蠻等部落的闊亦田戰役中,成吉思汗最心愛的戰馬被哲別射殺。哲別被俘后,成吉思汗向他提起此事,哲別承認了射馬的事實。成吉思汗不但不怪罪,反而高度贊揚了他的誠實與忠勇:“但凡是敵對的人,都要把自己所殺害的、所敵對的事情,深懼著隱藏起來,諱避著不說出來,這個人卻把他所殺害的、所敵對的毫不隱諱地告訴了我,是值得做伴當的人……叫他披起鎧甲,名為哲別(蒙古語,意為箭鏃),在我跟前行走。”
第三,不分種族。1225年,蒙古軍攻破燕京,俘獲在金朝當官的契丹人耶律楚材。此人“博極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可以說是個全才。成吉思汗很高興地召見他,對他說:“你出身的遼國與金國是世仇,我已經為你報仇了。”結果耶律楚材答:“我的父、祖和我自己,均稱臣于金。如果仇視前主,便是不忠。”他的回答讓成吉思汗非常欣賞,于是留在身邊重用,并對繼承人窩闊臺說:“這個人是上天賜給我們蒙古國的禮物,我死了之后,軍國大事,你都要多聽聽他的意見。”
對成吉思汗來說,他一開始在草原的實力并不強,甚至有點弱小,但最終卻能殺出重圍,打造出無與倫比的蒙古帝國,主要得益于他所打造的強大的戰斗團隊。當時成吉思汗的麾下“猛將如云”“謀士如雨”,這種人才濟濟的壯觀場面是同期其他幾個王朝所無法比擬的。
(唐嘉云薦自《領導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