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智慧園區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

2023-12-29 00:00:00左越孫玉龍陸江楠
新經濟導刊 2023年1期

摘 要:聚焦當前我國智慧園區發展偏重建設、缺乏科學的效果評價方法等問題,在系統分析梳理當前智慧園區評價方法研究現狀的基礎上,結合產業數字化轉型實踐經驗,通過專家評測、案例分析、實地調研等方法,構建了一套由基礎設施、平臺建設、應用服務、競爭力提升、效能效益5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52個三級指標組成的智慧園區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以該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結合實地走訪調研數據情況,對東部兩個智慧園區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對比評價。評價結果顯示,本指標體系綜合考慮了我國智慧園區建設發展的現狀與特點,能夠較好反映出智慧園區建設整體情況、建設優勢、建設重點、建設薄弱環節,對我國智慧園區建設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智慧園區;數字化;新一代信息技術;指標體系;評價

早在2009年,IBM公司首席執行官Sam Palmisano就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認為實體設施建設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應當統籌布局,最大限度發揮協作優勢。隨著這一理念的提出,眾多國家開始了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的相關建設,將其視為提高經濟增長速率及建立長期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空間形式,也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應用的重要載體,智慧園區發展水平側面體現了一個地區數字化轉型推進深度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程度。當前,智慧園區在我國發展勢頭迅猛,諸多城市積極開展園區基礎設施改造、園區多系統集成、數據融合應用等創新性嘗試。但由于智慧園區建設仍處于發展初期,相關主體更多將精力和重點聚焦在建設目標、建設思路、建設模式等建設方案層面,對于智慧園區項目的建設效果關注較少。無度量則無管理,建立一套全面系統的智慧園區評價體系,對規范智慧園區建設、促進產業有序發展有重要意義,能夠以評促建幫助園區明確發展現狀、找準發展重點、迭代優化改進,實現智慧園區建設水平持續提升。

國內外學者在智慧園區評價體系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特別是在評價方法上,大多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分析方法,這既通過專家賦值保證了指標設計的全面性,又通過客觀分析方法保證了評價結果可量化性。但其中多數研究直接給出了智慧園區評價的指標及權重,并未對評價指標的確定過程進行詳細說明,指標往往偏主觀,指標覆蓋的領域往往局限于功能,對園區可持續發展、競爭力提升等考慮較少,導致所得結論對園區創新發展的實際指導作用有限。

本文針對以上情況,通過對我國智慧園區相關文獻研究分析、對比研究、現場調研走訪,結合筆者對我國產業數字化轉型研究的相關實踐經驗,完善了智慧園區評價指標相關重點內容,建立了更加合理、完整的智慧園區評價指標體系。

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一)全面性原則

全面性原則要求智慧園區建設評價指標構建過程中,需要統籌考慮智慧園區建設所涉及的各方面內容,指標要能夠全面系統地反映智慧園區建設的實際情況和效果。首先,在指標選取過程中不能遺漏任何一個關鍵方面,要通過多個相互關聯指標的系統化設計,全面體現智慧園區的實際建設情況;其次,每個指標的定義、內涵、外延要做到相互銜接,全方位展示智慧園區建設中不同領域的內在聯系;再次,所有指標要做到評價尺度、計算標準、口徑選取上的統一,以保證評價體系中各生產要素、各層級、各項業務環節的影響在指標評價體系中的統一。

(二)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要求智慧園區建設評價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需要使用科學系統的方法論以保證評價體系的權威度。一方面,評價體系中的指標應使用可以量化的內容進行定義,對于可量化的指標,應采用較為權威性的數據來源,對于不可量化的指標,其定性描述也應當具備可以直接度量的方法。另一方面,評價體系中的指標之間應保持相對的獨立,不能相互干涉及重疊。體系中每個指標的權重設計應該遵循一定的方法論,遵循科學研究的一般原則,綜合運用各種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開展科學設計。

(三)實用性原則

實用性原則要求智慧園區評價體系的評價結果應具備實用價值,可以客觀便捷地反映出智慧園區建設發展的整體情況。一方面,評價體系可以精確地反映出智慧園區的發展階段、發展情況及發展短板,清晰地呈現園區建設者、運營者、管理者、入駐者等主體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評價體系的相關數據應該可以通過較為便捷的方式獲得,且當評價要求發生變化時可以盡快進行調整,以滿足評價體系與現場情況的匹配。

(四)指導性原則

指導性原則要求智慧園區評價體系對評價方智慧園區的建設具備指導性作用,從產業生命周期、市場空間、技術發展以及組織形式等方面對智慧園區建設作出前瞻性預判和分析。一方面,評價體系應具有戰略指導功能,可以通過績效考核的辦法,引導、幫助園區實現戰略目標的實施與檢驗。另一方面,評價體系應具有定位分析功能,可以通過與其他園區的橫向比較定位出園區目前的發展階段,為園區相關政策的指定提供參考。

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構建思路

當前,構建智慧園區評價體系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全面考慮智慧園區建設運營全生命周期。由于當前我國智慧園區發展仍處于初期,很多建設項目實施之后并未達到預期效果,部分智慧設施閑置未用,因此僅僅從園區建設角度對智慧園區進行評價是不全面的。同時,不同園區的產業基礎、經濟基礎、企業基礎不同,園區發展情況也有著很大的區別,僅僅從經濟發展方面進行評價也很難科學體現出智慧給園區發展效益的真實情況。因此,評價智慧園區要從園區建設和產業發展兩方面來進行。評價框架見圖1。

如圖1所示,本文的研究中,園區建設部分主要從基礎設施、技術平臺及應用服務三個方面評價,基礎設施主要反映園區建設必要軟硬件設施的配置情況,是智慧園區建設的發展基礎;技術平臺為園區實現不同功能提供了必要執行場所,是智慧園區建設的運行保障;應用服務可以將園區不同功能具象到具體的APP或網頁端,是智慧園區與用戶主體之間的溝通渠道。產業發展主要從競爭力與效能效益兩方面評價,競爭力可以體現智慧園區建設為園區企業帶來的發展優勢,是產業發展綜合實力的體現;效能效益是園區發展的整體水平,體現了產業發展的實際水平。

(二)指標權重

評價體系的權重賦值方法主要有層次分析法[11, 12]、主成分分析法[13, 14]、BP神經網絡法[15, 16]及專家直接賦值的方法。由于面向對象、所解決問題、使用階段不同,上述方法的應用方式也存在較大差異。

如表1所示,層次分析法、神經網絡法可以兼顧考慮定性與定量兩方面的因素,但是由于其計算較為繁雜,不適用于指標數較多且變化較快的體系;主成分分析法有著較為客觀的優點,但是對數據依賴性較高,且不易于調整,不適用于定性因素較多的體系。由于我國智慧園區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未形成嚴格建設標準發展模式,智慧園區的影響因素及建設方案關注重點有較大差異,無固定模式可遵循、無既有方法可借鑒,屬于前瞻性研究,因此需要充分挖掘和發揮專家在趨勢研判、指標設定、指標賦值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本評價體系采用專家直接賦值的方法。經專家組討論,智慧園區建設評價指標權重如圖2所示,基礎設施與效能效益作為智慧園區發展的輔助評價目錄,分別占10%的權重,平臺建設與應用服務因其在智慧園區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各占30%的權重,競爭力提升作為智慧園區綜合能力及可持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占20%的權重。

(三)指標體系

綜上所述,本文從基礎設施、平臺建設、應用服務、園區管理、競爭力提升五方面構建形成了智慧園區建設評價體系。共計5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52個三級指標。

1.基礎設施

智慧園區基礎設施為園區企業提供了必要的生產生活保障,是智慧園區建設的基礎支撐。通過對智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進行評價,一方面可以了解園區信息化發展水平,另一方面還可以了解園區智慧發展的基礎和潛力。基礎設施指標評價體系表及得分最大值如表2所示。

其中F終端代表智慧終端所得分數,A監控代表監控覆蓋率,A大屏代表大屏覆蓋率,B交通代表智慧交通能力分值,Bmax交通代表智慧交通能力最大值。A監控為園區內監控覆蓋面積占園區總面積的比例;B大屏為園區入口、公司電梯、交通路口、停車廠、辦公樓處的大屏覆蓋率,以上地點實現一處1分,最高為5分;Bmax大屏為5分,B交通分為5個等級,非常少1分,較少2分,多3分,較多4分,大量5分;Bmax交通為5分。

其中F網絡代表網絡建設所得分數,A有線網代表有線網絡接入率,A無線網代表無線網絡覆蓋率,A通信網代表通信網絡覆蓋率,A物聯網代表物聯網覆蓋率。A有線網為園區內接入有線網絡的覆蓋面積與園區總面積的比值,A無線網為園區內公共無線網絡覆蓋面積與園區總面積的比值,A通信網為園區內移動、聯通及電信等通信網絡覆蓋面積與園區總面積的比值,A物聯網為園區內物聯網覆蓋面積與園區總面積的比值。

其中F云服務代表云服務所得分數,B云計算分為5個等級,差1分,較差2分,及格3分,較好4分,非常好5分;B云存儲分為5個等級,差1分,較差2分,及格3分,較好4分,非常好5分;B云費用分為5個等級,非常高1分,較高2分,普通3分,較低4分,很低5分。Bmax云計算、Bmax云存儲、Bmax云費用均為5分。

2. 平臺建設

智慧園區平臺建設是通過平臺的形式對園區內資源、應用能力的集約建設和開發。平臺建設能夠實現園區的統一門戶展現,支撐園區信息化應用的創新化發展。通過對智慧園區平臺建設情況進行評價,可以了解該園區的資源集約化建設水平和數字化服務能力。智慧園區平臺建設指標體系如表3所示。

其中F建設代表建設完備性所得分數,B功能代表平臺功能完備性,Bmax功能代表平臺功能完備性最大值;B穩定代表平臺穩定性,Bmax穩定代表平臺穩定性最大值;B可拓展代表平臺可拓展性,Bmax可拓展代表平臺可拓展性最大值;B安全代表平臺安全性,Bmax安全代表平臺安全性最大值。B功能分為4個等級,平臺功能完備性每具備一項功能可加相應分數,所涉及功能包含園區整體收支情況(0.5分)、招商引資情況(0.5分);企業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應急指揮、能耗監測等數據資源共享(3分)等,Bmax功能為4分。B穩定分為4個等級,平臺穩定性差1分,合格2分,良好3分,優秀4分,Bmax穩定為4分。B可拓展分為四個等級,沒有按照統一管理平臺的接口規范接入各類應用系統0分,管理平臺具備獨立維護及二次開發能力1分,滿足并遵照接口授權標準2分,按照管理平臺統一規范對所需信息的數據字段進行管理,可實現平臺間數據交互3分,Bmax可拓展為3分。B安全分為四個等級,平臺安全性差1分,合格2分,良好3分,優秀4分,Bmax安全為4分。

其中F資源接入代表資源接入所得分數,A接入平臺代表接入平臺企業占比,A數據打通代表平臺數據打通率,B生產生活代表企業生產生活資源情況,Bmax生產生活代表企業生產生活資源情況最大值。A接入平臺為接入平臺的企業數量占園區內總企業數量的比例,A數據打通為與上級服務平臺的接入數量占總服務平臺的數量的比例,B生產生活分為三個等級,企業生產生活資源情況每接入一項則加一分,分數可疊加,水(1分),電(1分),燃氣(1分),Bmax生產生活為3分。

智慧園區資源投入可以反映企業經營和管理活動的運營狀況,也是衡量企業發展的重要參考。園內資源接入由平臺建設及運維人員配置情況和支撐平臺正常運轉的資金投入情況組成。其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B運維配置代表接入平臺建設及運維人員配置情況,Bmax運維配置代表平臺建設及運維人員配置情況最大值,B資金投入代表支撐平臺正常運轉的資金投入情況,Bmax資金投入代表支撐平臺正常運轉的資金投入情況最大值。B運維配置分為三個等級,平臺建設及運維人員配置情況差1分,良好2分,優秀3分,Bmax運維配置為3分。B資金投入分為三個等級,支撐平臺正常運轉的資金投入情況差1分,良好2分,優秀3分,Bmax資金投入為3分。

3.應用服務

智慧應用是用戶享受智慧園區智能化成果的重要載體。一方面,各類終端APP為園區各類用戶主體提供物業管理、信息推送、政務辦理、社交互動、教育培訓、交通出行等各類服務,是園區智慧化的直觀體現;另一方面,通過對用戶信息匯總整合,并依托大數據技術開展深度分析挖掘,可從繁雜冗余的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并據此開展園區設備狀態監測、人員畫像、企業畫像,以支撐智慧園區的科學決策。智慧應用可從應用場景豐富度、數字化決策支撐度、應用可用性、應用推廣性四方面進行評價,評價指標如表4所示。

其中F應用場景代表應用場景豐富度所得分數,智慧園區終端應用可涉及設備、人員、物料、環境、流程等不同對象,B實際覆蓋主體代表智慧應用所針對的上述管理對象的個數,每覆蓋 1個得1分,可疊加,Bmax管理主體為5分。

其中F數字化決策支撐代表數字化決策支撐成熟度所得分數。政務服務是智慧園區建設的重要需求,通過融合大數據、云平臺、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可高效監測、整合、分析園區數據資源,實現政務部門資源融合、業務融合、閉環監管,使園區管委會和入駐企業業務辦理更加方便、高效,B實際政務服務項數代表園區可提供一站式辦理的政務服務主題數量,Bmax政務服務項數代表政務服務項目主題總數;C產業地圖代表智慧園區應用所展示的全國、地區、園區產業發展態勢和趨勢的情況,是產業經濟、空間布局直觀表現形式,也是對園區產業現狀、企業資源、創新資源、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等的全方位系統化呈現,可對園區管理者、企業運營者等提供重要決策參考,產業地圖應提供產業總體布局、優勢產業、重點支持發展產業、優勢企業、產業鏈等相關信息,C產業地圖分四個等級,從展示信息完備度、操作流暢度等方面在0~1之間由評測專家進行打分。C產業鏈協同代表通過智慧園區建設實現單個企業與產業鏈企業間業務協同的情況,實現生產計劃協同、物料協同、訂貨業務協同、物流倉儲協同、加工配送協同、財務結算協同、研發設計協同、產業鏈企業間訂單全程追溯、產業鏈企業間質量全程可控等情況,實現一項得0.2分,每增加一項多得0.1分,最高1分。

其中F應用易用性代表應用易用性所得分數,C個性化定制分不同等級,根據所提供的應用模塊、操作方便性、操作流暢度等情況,在0~1之間由評測專家進行打分。B兼容終端種類數代表智慧應用可兼容的終端數量,如手機、平板、電腦、智慧大屏等每兼容一種終端得1分,Bmax終端種類數為4分。

其中F應用推廣性代表應用易用性所得分數,A企業應用率代表園區內下載安裝應用的企業數量占園區所有企業的比率,A個人應用率代表園區內使用智慧應用的人數占園區企業員工總數的比率。C應用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法,被調查者根據應用使用滿意度給予0~1得分,匯總填報問卷的平均值得到最終得分。

4.競爭力提升

競爭力提升能夠反映一個園區的運營狀況及未來發展趨勢,是園區發展潛力的重要體現。優秀的園區往往具備較強的競爭力提升優勢,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高速發展,讓園區的智慧化水平達到一個新高度,因此,競爭力提升能力也是智慧園區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競爭力提升指標評價體系如表5所示。

其中F產業代表產業結構所得分數;C高新代表高新技術企業增加數得分,其中企業數0~1個得0.2分,2~4個得0.4分,5~8個得0.6分,8~10得0.8分,11個及以上得1分;C專利代表專利增加數,其中新增專利數0~1個得0.2分,2~4個得0.4分,5~8個得0.6分,8~10得0.8分,11個及以上得1分;A價值鏈為處于價值鏈上游的企業比例,企業是否處于價值鏈上游由專家判定。

其中F企業數字化代表企業數字化水平得分,A數字化研發代表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A生產設備數字化代表生產設備數字化率;A數字化生產代表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A關鍵工序代表關鍵工序數控化率;A數字化營銷代表數字化營銷普及率;A數字化采購代表數字化采購普及率,A經營管理數字化代表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由兩化融合服務平臺數據計算而得。

其中F人才代表人才情況得分,A學歷代表園區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口占比;A信息化從業代表園區信息化從業人員比例;A留存代表在園區從業3年及上人員占總人數比例(園區建設不足三年的采用從園區開園至今一直在園區工作的人員比例)。

效能效益是智慧園區創造價值的重要體現,優秀的智慧園區可以為企業帶來大量的經濟、生產經營及環境效益,讓園區擁有更高的吸引力。競爭力提升指標如表6所示:

其中F經濟效益代表經濟效益所得分數,A利潤增長代表實現利潤率增長的企業占比,A總產值增速代表園區工業總產值增速,A招商引資代表園區招商引資金額增速。A利潤增長為實現利潤率增長的企業占園區總企業的比例,A總產值增速為[(智慧園區建設后園區實現總產值-原產值)÷原產值]×100%,A招商引資為[(本期招商引資金額-上期招商引資金額)÷上期招商引資金額]×100%(以年度分期)。

其中F生產代表生產運營效益得分,A時間代表節約時間的百分比,1%以下得0分,1%~10%得0.2分,10%~15%得0.4分,15%~30%得0.6分,30%~45%得0.8分,45%及以上得1分。A成本代表節約總成本與產品總價值的比值,C環節代表智慧園區系統為企業節約的總環節數,無節約得0分,1~3個環節得0.2分,4~10個環節得0.4分,11~20個環節得0.6分,21~30個環節得0.8分,31個環節及以上得1分。

智慧園區發展水平側面體現了一個地區數字化轉型推進深度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程度。圖/中新社

其中F環境效益代表環境效益所得分數,A水污染代表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的企業占比,A固體廢棄物代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A大氣污染物代表大氣污染物總排放量達標的企業占比。A工業廢水為排放的工業廢水符合國家標準的企業占比,如園區企業無工業廢水,統計過程中視為達標。 A固體廢棄物為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占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包括綜合利用往年貯存量)的百分率。A大氣污染物為CO2、SO2、NOX排放量均符合國家標準的企業占比,如園區企業無大氣污染物排放,統計過程中視為達標。

(四)數據來源

如圖3所示,智慧園區評價體系的數據來源主要有當地政府機構公開數據、兩化融合公共服務平臺統計數據及智慧園區專家組評分數據三類。當地政府機構公開數據主要涉及地方政府公共服務數據、園區建設規劃數據等;兩化融合公共服務平臺統計數據主要依托兩化融合平臺,內容涉及園區企業數字化水平的相關內容;專家組評分數據主要涉及需要專家評價的內容,通過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匿名打分后匯總得出。

A園區為我國東部某大型工業園區,建立于2017年;B園區地處東部某省會城市,建立于2015年。兩園區均在2018年開始啟動智慧園區項目建設,并于2019年啟動智慧園區評價工作。現以A、B兩園區為例,對該評價體系指標應用并分析評價結果。

(一)園區建設情況對比

如圖4所示,按照本文所述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評分,2019年A園區所得分數為37.84,B園區所得分數為40.45,A園區分數略低于B園區。2020年,隨著地方智慧園區建設相關政策的出臺,A園區積極推進兩化融合,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數字化轉型,重點推進智慧園區平臺建設和智慧應用推廣。此時,A園區的分數為46.77,B園區的分數為47.35,A園區逐漸縮小與B園區的分值差距,并在2020年—2021年中實現反超。2021年A園區的分數為63.01,B園區的分數為58.42,A園區的分數高于B園區并拉開差距。

(二)園區發展情況對比

按照本文評價指標體系,通過計算A、B園區各一級指標得分占總分的比重可以看到A、B智慧園區發展的重點和短板。如圖5所示,截至2021年,A、B兩園區在智慧園區建設上均取得較大進步。其中A園區在平臺建設、智慧應用方面成績較為突出,但由于其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制約了智慧性的進一步提升,在未來建設中應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智慧園區實現創新跨越發展的基礎支撐。B園區整體發展較為均衡,智慧發展基礎設施具有一定優勢,但由于缺乏平臺及應用的相關建設,其基礎設施的應用潛力并未得到充分挖掘,支撐園區智慧化發展的效能效益尚未充分完全,在未來建設中應依托基礎建設優勢,加大建設能夠全方位匯聚數據資源的平臺,開發適宜園區創新發展的智能化應用,鼓勵園區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建設智慧企業,提升智慧園區發展的動力。

四、結論

智慧園區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是我國兩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體現。本評價體系可以客觀地反映智慧園區建設的詳細情況,從橫向與縱向兩個角度體現智慧園區的發展水平,幫助地方政府全方位總結當地智慧園區建設情況、發展水平、發展優勢、發展短板,以有針對性地采取相關引導和支持措施。目前,本評價體系已經在部分地區開展實踐試用,并在指導智慧園區建設發展方面起到一定作用。未來,隨著評價案例的不斷增加,筆者將通過對評價結果的系統梳理和分類分析,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本評價體系,以期為促進我國智慧園區建設提供更多借鑒與參考。

[本文為2022年工信部指導性軟課題(GXZK2022-28)基金項目]

參考文獻

[1] PALMISANO S. In the fall of 2008, in the midst of a global economic crisis, IBM began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world about the promise of a smarter planet and a new strategic agenda for progress and growth.[EB/OL]. [2021-12-01]. https://www.ibm.com/ibm/history/ibm100/ us/en/icons/smarterplanet/ mhq=smarter%20 planetmhsrc=ibmsearch_a.

[2] 馬中駿. 智慧園區關鍵技術發展趨勢和現狀比較分析[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9(09): 192-193.

[3] K H A Y Y A T M , A W A S T H I A . An Intelligent Multi-agent Based Model for Collaborative Logistics System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rocedia, 2016,12: 325-338.

[4] ANAND A, WINFRED RUFUSS D D, RAJKUMAR V, et al. Evaluation of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in Smart Cities for India Using MCDM Approach[J]. Energy Procedia, 2017,141: 211-215.

[5] ISSAOUI Y, KHIAT A, BAHNASSE A, et al. Smart logistics :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9,160 (2019)(November 2019): 217-267.

[6] KOCA G, EGILMEZ O, AKCAKAYA O. Evaluation of the smart city: Applying the dematel technique[J].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21,62: 101625.

[7] 張大鵬, 王毅. 智慧社(園)區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工程建設標準化, 2015(02): 71-73.

[8] 王茜, 李樹泉.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智慧園區綜合評價: 2016電力行業信息化年會[C],中國天津, 2016.

[9] 魯璐. 智慧園區評價體系構建——基于CMM和COBIT框架[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42(03): 128-135.

[10] 丁亭亭. 智慧物流園區協同創新激勵機制及評價研究[D]. 南京財經大學, 2020.

[11] 唐菠.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運行效能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 2014.

[12] 申志東. 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國有企業績效評價體系[J]. 審計研究, 2013(02): 106-112.

[13] 董燕紅, 鐘定勝, 盧小麗. 主成分與層次分析法在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中的應用對比[J].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16,16(01): 359-365.

[14] 趙自陽, 李王成, 王霞, 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寧夏水資源承載力研究[J]. 水文, 2017,37(02): 64-72.

[15] 張天云, 陳奎, 魏偉, 等. BP神經網絡法確定工程材料評價指標的權重[J]. 材料導報, 2012,26(02): 159-163.

[16] 萬逸超. 國際物流可持續發展績效評價研究[D]. 江西財經大學, 2019.

(作者單位: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信息化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久草视频中文|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国产视频欧美|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日韩国产另类| 精品国产www| 欧美高清三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只有无码精品|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h网站在线播放|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人妖无码第一页|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四虎综合网|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在线国产91| 国产在线日本| 成人福利视频网|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97| 亚洲天堂啪啪| 无码国产伊人|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国产精品3p视频|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日本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亚洲精选无码久久久|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8090成人午夜精品| 欧美a在线看|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88av在线| 天堂成人在线|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日本黄色a视频| 婷婷色狠狠干| 成人91在线| 性视频久久| 不卡午夜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正在播放久久| 欧美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