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2月24日,全國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教育整頓動員部署會議釋放強烈信號,鐵手腕,出重拳,下狠手,清倉起底,清除“內鬼”,整治“燈下黑”。對紀檢監察干部來說,要自覺接受最嚴格的約束和監督,嚴格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監督執法工作規定,堅決防止家人、親屬利用紀檢監察干部影響謀取私利,持續整治“燈下黑”,以鐵一般的紀律作風鍛造紀檢監察隊伍。
必須清倉起底,動真碰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李希在全國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教育整頓動員部署會議上的講話并不長,但“干貨”特多,“震動”特強。清倉起底全面處置線索,刀刃向己主動說清問題,嚴肅認真堅決清理門戶,自剜腐肉清除害群之馬;用了“三最”——最鮮明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果斷的行動;表明“三堅決”——堅決查處“兩面人”、堅決防治“燈下黑”、堅決清理門戶;要求“三全”——要堅持將黨的領導貫穿全過程,堅持全員參加、全面覆蓋;達到“三化”目標——進一步加強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強調“二個確保”——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懲惡揚善的利劍永不蒙塵,確保取得實實在在成效,防止運動式,避免“一刀切”。真正做到讓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毋庸諱言,紀檢監察機關不是“保險箱”,紀檢監察干部也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系統內從上到下被依法判刑的有之,被黨紀政務處分的有之,被組織調整離開機關的有之,等等。
從現實來看,絕大多數紀檢監察干部能夠做到廉潔自律、始終如一,但也有極少數紀檢監察干部自我監督約束不嚴,違紀違法問題仍有發生,防治“燈下黑”任務依然繁重。2022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收涉及紀檢監察干部問題線索或反映2.21萬件次,處置涉及紀檢監察干部問題線索1.72萬件,談話函詢紀檢監察干部7000余件次,對紀檢監察干部立案2200余件,處分2300余人,移送司法機關110人。2023年開年“打虎”戰報中就有兩名長期在紀檢監察機關工作的“老將”落馬。
針對這種情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痛下決心,“清倉查庫”,一查到底。亮“丑”不怕羞,揭“短”不怕暴露,剜“腐肉”不怕疼痛。正如李希所說,要緊盯檢視整治這個要害,清倉起底全面處置線索,刀刃向己主動說清問題,嚴肅認真堅決清理門戶,動真碰硬重點推進整改,把嚴的要求傳導到每一名紀檢監察干部。
嚴防處分決定打“白條”
對那些典型的“兩面人”“兩面派”,特別是屢教不改、頂風違規違紀甚至違法的“害群之馬”,不能總是用談話提醒、批評教育等這樣的“軟手段”,必須采取嚴厲懲治、堅決查辦這一“硬招數”,不留情面,不開口子,不打折扣。清除“內鬼”,整治“燈下黑”,必須嚴禁給面子、留余地、開口子、鉆空子、打折扣,嚴防處分決定打“白條”。
又如對系統內通風報信、跑風漏氣的“內鬼”,要及時發現、及時清除,嚴懲不貸、絕不手軟。又如,對待被“斷崖式”降級處理的領導干部,后續問題是否“跟蹤”處理到位了,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工資待遇是否降下來了,住房標準是否也降低了,等等。這些方面都應及時跟進處理、及時兌現到位,絕不能讓處分決定“落空”“打白條”,也絕不能讓被處分者“鉆空子”甚至逍遙法外。
還如有個別機關干部經常不斷地違規違紀收取他人小額錢財,多次被舉報,經組織談話后卻只是退還錢財就算了事。結果,這些人越談話越不在乎,越談話越耀武揚威,越談話越到處“揚名”。對內部違規違紀人員談話提醒不能“為談而談” “背離初心” “一談了之” “談后放任”等。特別對那些經常拿、要、索取人家錢財,且經常被舉報的領導干部不能只是談了話、退了錢就不了了之,更得有個“說法”,向大家交代清楚、說個明白。不然的話,這些人還是滿不在乎,繼續招搖撞騙。
清除“內鬼”,堅決防治“燈下黑”,必須堅持嚴的基調,堅持問題導向,對執紀違紀、執法違法現象零容忍。要堅決查處以案謀私、串通包庇、跑風漏氣等問題,堅決防止利用監督執紀執法權和職務影響力謀取私利,從嚴懲治系統內的腐敗分子。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懲惡揚善的利劍永不蒙塵,努力做到讓黨組織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必須一嚴到底,越來越嚴
紀檢監察機關執紀執法必須始終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決不能上緊下松、外緊內松、忽緊忽松、你緊我松甚至越來越松寬軟。尤其是在理解把握實行“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的原則上,絕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辭或左右搖擺、忽高忽低。要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我們一直主張“寬嚴相濟”的政策,但絕不是只寬不嚴,更不能寬大無邊;我們經常持有“關愛” “厚愛”的態度,但絕不是寵愛、溺愛,更不能放縱、縱容。
“關愛” “厚愛”一定要用對人、用對事、用對地,千萬不能用錯了、用歪了、用偏了。黨的十九大報告在第十三部分“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中提出“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這里講的“厚愛”,我的理解應是對“好干部” “正常人”而言的,不應是對違紀違法犯罪人所說的。對違紀違法的人需要教育挽救、關心幫助,但不是“關愛、厚愛、深愛”。如果總是這樣提、這樣說、這樣做,那就是對遵紀守法好人、老實人的極大挫傷。長此以往,很有可能會讓好人“聯想”產生“逆反心理”。
紀檢監察機關清除“內鬼”,防治“燈下黑”,嚴懲“害群之馬”,就要嚴守法紀,嚴格執紀執法,規定的就要執行。尤其是紀律法律既然出臺了,就要無條件地遵守執行,免得形同虛設,變成一張廢紙;否則就像“稻草人” “紙老虎” “牛欄關貓”,結果造成制度制定與制度執行兩碼事,立法與執法兩層皮,按規矩辦、依法辦事、照章辦事變成了照“長”辦事,看領導眼色行事。
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堅韌和執著,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做到態度不能變、決心不能減、尺度不能松。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傳遞出“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的強烈信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清醒看到,腐敗這個黨執政的最大風險仍然存在,存量還未清底,增量仍有發生。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威脅黨和國家政治安全;傳統腐敗和新型腐敗交織,貪腐行為更加隱蔽復雜;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交織,“四風”成為腐敗滋長的溫床。腐蝕和反腐蝕斗爭長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盡棄。反腐敗沒有選擇,必須知難而進。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必須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以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正風肅紀反腐,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行穩致遠。
(作者系中紀委宣傳部原正局級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