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國重器,大家會想到什么?飛機、導彈、衛星……除了這些,有些人可能還會想到一位科學家,他就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錢學森。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小作者眼中的錢學森,一起感受他的魅力!
2023 年,中國發布了2030 年載人登月計劃,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個人,一個為實現中國人的飛天夢而奮斗一生的科學家—— 錢學森。
錢學森1911 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8 歲進入國立交通大學攻讀鐵道機械工程,24 歲出國留學,36 歲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當時最年輕的終身教授,是世界頂尖的火箭專家和導彈專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錢學森十分想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國,可他卻接連遭到美國聯邦調查局和美國移民規劃局的審查、拘留。雖然他不久后就被救出監獄,但仍然被軟禁。錢學森沒有放棄,5 年之后,終于抓住一個機會將求助信寄了出去。這封信幾經輾轉到了周恩來總理手中。經過中國政府的努力,錢學森終于如愿以償,回到祖國。
回國以后,錢學森指導設計了中國第一枚火箭和第一枚導彈,領導制造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和第一艘核潛艇,成為中國火箭和導彈事業的拓荒者和奠基人。1999 年,錢學森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2001 年,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錢學森星”;2008 年,他還榮獲了“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2003 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時,錢學森已經92 歲高齡。他用顫抖的手寫道:“熱烈祝賀神舟五號發射成功。向新一代航天人致敬!”神舟五號航天員楊利偉動情地說:“在我們心中,錢老早已是中國航天的泰斗和精神象征。”
錢學森爺爺的追夢精神、創新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和愛國精神深深刻進了中國航天人的基因。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用堅定的信念和堅實的步伐,寫下了一首首激動人心的詩篇,實現了中國人的飛天夢!
錢學森爺爺的精神也深深感動了我。2022 年,當祝融號火星車登陸火星時,我激動地想象自己成為登陸火星第一人,寫下一篇科幻作文《火星任務》,還在雜志上發表了;2023 年,我寫的科幻作文《火星日記》獲得了第十五屆“希望杯”作文大賽一等獎。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錢學森爺爺精神的感召下,我們一定能實現更宏偉的飛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