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坊間名言:“當官不打送禮人。”意為即便是清官,有人給他送禮,他頂多不收受,也不會落井下石,責打送禮行賄之人。受這種觀點影響,送禮人不顧顏面,肆無忌憚向官員送禮。但有的干部經不起“糖衣炮彈”,半推半就開啟“收禮模式”,逐漸淪落到主動索賄,最終走上貪腐不歸路。故此,清正廉潔為官,公平公正用權,要管控貪婪之欲,從拒收送禮行賄做起,敢于“打送禮人”,筑牢反腐防腐的“防火墻”。
東漢“懸魚太守”羊續,為官清正廉潔,且生活簡樸。他初任南陽太守,下屬府丞瞅準時機,送他一條當地特產——白河鯉魚。羊續再三推讓拒收,府丞執意要羊續收下。羊續只好收下懸掛在屋外柱上。不久,府丞又送來一條更大的白河鯉魚,羊續沒有當面拒絕,而是將他領到屋外柱旁,指著已風干的魚說:“你上次送的魚還掛著,已成魚干了,請你一起拿回去吧?!备┖苁切呃?,悄悄地把魚收回去了。
話到此處不難看出,羊續初次拒魚,實則出于清正,堅守心中那片凈土。俗話說:“禮多人不怪?!钡蚶m偏不吃這套,敢于打破世俗,與下屬保持“清”關系。盡管是特產之魚,但第一次收下,第二次必定失守,自己將成為“吃魚太守”,溫水煮青蛙,就難以保持清廉本色,故而“懸魚”以示清白。雖為維護自身清廉,最終“得罪”下屬,但同時也教育部下,為官切莫投機鉆營,要多將心思用于本職,多為群眾辦實事,自會得到群眾認可,獲得上級的好評?!皯音~”拒腐極具妙處,對后世具有警示意義。
縱觀近年落馬干部,有的也曾為官清正,兢兢業業為民辦事。然而,個別干部逐漸覺得自己有權卻清寒,買不起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豪車,喝不起高檔酒,更抽不起高檔煙,心里天平逐漸 傾斜,突破了紀法防線。有的干部認為,別人送一條魚,或者些許土特產,禮尚往來不為過,便心安理得地“笑納”;有的干部覺得,別人都在收受,自己不收是傻瓜,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也有干部想,反正是送上門的,不收是不給面子,容易得罪人。殊不知,人心不足蛇吞象,今天收一根針,明天收一根線,后天貪下一錠金。沒有管好第一次,不敢與送禮人“撕破臉”,就會埋下貪腐的伏筆。
“不慮于微,始成大患?!弊鳛辄h的干部,要清白為官、干凈做人,要以“懸魚太守”為榜樣,從“拒魚防腐”做起,堅守心中信念,扣好人生“第一??圩印保鹘K如始,則無敗事?!袄舨晃肺釃?,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真正讓下級敬畏,讓群眾信服,不是沆瀣一氣,而是清廉公正,敢于與歪風斗爭,善于守規矩護身。擁有牢固的紅線意識,秉持強烈的觀念,堅持忠心為民理念,最能獲得干部尊重,得到群眾好評。
(作者單位系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