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退休了,卻依舊閑不下來,非得找出點事來做,一做就非要搞出點小名堂。父親花1500 元買了一部新智能手機,從區老年大學一回到家,就搗鼓起剛買的手機來。里面的那些新功能,每一項都足夠讓父親急出一頭汗。面對新手機,父親像個小學生,但他就是肯用功,在全家人的幫助下,費了好大勁兒,終于掌握了一些常用功能。盡管離熟練應用還差很遠,但父親把每個操作步驟和方法,都用心記在了筆記本上,一遇到問題,就拿出來查閱。
誰也想不到,愛動腦的父親竟在家里自編起“手機報”來。第一期“手機報”編好了,就通過短信群發給各位老朋友,然后再電話通知他們。
父親編發的第一期“手機報”內容是老年人健康養生知識,都是生活中容易忽略的事兒,如《老年人補鈣要慎重》《早餐喝豆漿要注意九點》等,每一項都寫得很具體。老人們知道后,眼神不好,就讓家人一字一句念給他們聽。他們讀后或聽后都感慨地說,父親編發的“手機報”十分貼近生活,這些平時須注意的小常識,對老年人的健康很有益處。
父親的第二期“手機報”也發出去了,是關于附近一個“五好”家庭開展慎言學習教育的簡訊,父親覺得這則簡訊對傳遞正能量很有意義。
為把這期“手機報”編好,父親像個小記者,專門到這家登門采訪,詳細詢問了開展家庭慎言學習教育的具體細節。
這個“五好”家庭是四世同堂,年齡跨度大,有年過九旬的老人,也有蹣跚學步的小娃娃;家庭成員的職業范圍也很廣,有人民教師、光榮的退伍戰士和在崗工人等。在每月一次的家庭慎言學習會上,他們一起學習古代《慎言集訓》,學“戒輕言, 戒雜言, 戒戲言”,還學“戒惡言, 戒讒言, 戒輕諾之言, 戒卑屈之言”。學習過后便立了家規:說話萬不可不知輕重,更不能無禮中傷,或在背后說別人壞話攻擊別人,凡事要慎言和慎行,要互傳正能量。每次學習結束后,各家庭成員都要把學習心得寫在家庭慎言簿上。在實際行動中,他們還相互監督,多做好事和公益事業。
這則簡訊通過父親的“手機報”發布出去后,在小區里引起了很大反響。眾人紛紛向父親發來短信,希望父親多向他們宣傳這樣的典型事跡,以便大家能多借鑒好的經驗和做法,開展好家庭教育,多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在父親的提議下,我們家還建立了“相親相愛一家人”微信群。大哥在南方工作,侄子在西部邊疆當兵,外甥在外地上大學,通過家庭微信群,父親的“手機報”信息能及時傳給每個家庭成員。父親還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為每個家庭成員編發“手機報”。
這天,父親把赴利比里亞維和警察隊員的先進事跡編寫成了“手機報”,通過微信傳給了在邊疆當兵的侄子,要侄子向中國維和隊員學習,時刻牢記使命,安心在部隊服役,做個保家衛國的好戰士。侄子在微信群里傳過來一張在皚皚白雪中站崗放哨的照片,表達了對祖國的忠誠和捍衛祖國領土完整的決心。
父親的“手機報”,像一束束陽光,照進家庭中、小區里。在傳遞正能量的過程中,父親也越發振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