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好多,都要“沖破天際”了?把問題丟給我,我找“大咖”幫你解答。
本期大咖:科幻作家星河北京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科幻文學委員會委員,代表作有《炸進時間旋渦》《你才是那只小白鼠》《北京小子》等。
我問:
我一直很喜歡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里面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很吸引人。作者那些神奇的想法都來自哪里呢?
大咖答:
這些神奇的想法肯定來自作者睿智的大腦。但我相信, 你要問的不是這個, 而是這些想法是怎么從他們的大腦里“冒出來”的。其實,我們要想知道這些想法是怎么“冒出來”的,首先要看這些想法是怎么“鉆進去”的。
人類的想象不是憑空出現的,大多來自于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在實實在在的現實基礎之上,有時候有些人可能會想:要是再往前走一步會怎樣呢?于是,“想象”便出現了。
科幻作品就是這樣,只不過科幻作家是通過一個個精彩有趣的故事,帶領讀者在科技的道路上往前走了一步。這一步——有時候是一大步,時空綿延得比較久遠和廣闊(即“遠未來”科幻);有時候是一小步,其中的科技發展更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即“近未來”科幻)。
當然,想要往前走這一步,首先需要了解目前“腳下”的情況。也就是說,科幻作家在創作科幻作品時,不但要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還要對未來科技的發展有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 然后再加上想象力等元素,才能產生那些大膽而神奇的想象。所以,有一點要記住,科幻的想象不是真正的“天馬行空”,恰恰是在科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有限想象”。
我問:
我想寫科幻小說,我也知道寫科幻小說要積累素材。可是我的生活很普通, 我要怎么積累寫作科幻小說的素材呢?
大咖答:
首先,你要明白,誰的生活不普通呢?不要說科幻作家,寫軍事文學的作家一定參加過戰爭嗎?寫武俠文學的作家全都是武林高手嗎?說到幻想文學,就更是這樣了,哪位作家也不可能真的降臨仙境目睹奇觀。科幻作家就更“不幸”了—— 他們去不了太空站、登不了火星,飛出銀河系之類更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他們沒乘坐過時間機器, 他們也沒見過外星人……就拿我來說吧, 大多數時間都是坐在書房的電腦前打字。
但是,正是這些“生活很普通”的科幻作家,為我們描述了神奇美妙的未來圖景、波瀾壯闊的宇航征程、光怪陸離的時光旅行、截然不同的外星文明……那么,他們是如何積累寫作素材的呢?
閱讀!
我們不可能經歷所有的事情,更不可能經歷未曾發生的事情(科幻文學卻必須要涉及),或者說我們無法對任何事情都具有直接經驗。但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也就是通過間接經驗——來了解這個世界,繼而想象這個世界。想要創作,閱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素材積累途徑。
當然,我們同樣也要觀察,靠直觀而具體的觀察來積累感覺與素材。我們抬頭仰望,在地球上看星空與在太空站上看星空是相似的;我們關注生命,地球上的生物與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智慧生物也許有某種共同之處……總之,我們可以通過你所說的“普通的”生活,來了解更多不普通的東西。
記住關鍵詞——觀察與閱讀。
我問:
有些科幻作品會以“ 末世” 為背景,末世真的會到來嗎?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大咖答:
就文學本身而言,要允許作家對未來進行任何想象,無論是樂觀的還是悲觀的。畢竟我們回首過去,只有一條固定的路徑;而放眼未來,卻有著無數種可能。
但是,我們自然不希望未來是悲觀的、不幸的和苦難的,我們更渴望看到未來社會的快樂、幸福與祥和。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更要警醒,更認真地學習、工作和生活,不要讓我們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發生。所以,那些科幻作品所描寫的“末世”,恰恰是一種有益的警示——它們告訴我們:“假如我們的某些做法有可能導致不幸,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來盡量避免。”在我看來,這就是科幻作品在文學以外的意義。
樹洞:有什么心里話,來告訴我吧!
我問:
以前,我總是和姐姐一起玩。可是,姐姐今年上初中了, 經常和她的朋友一起玩,也不愿意帶著我了。我感覺姐姐不喜歡我了, 心里很難過。我該怎么辦?
大咖答:
聽了你的講述,我們能感覺到你認為姐姐不喜歡你了,這使你難過傷心。你的這些心里話告訴姐姐了嗎?如果你告訴了姐姐,她是怎么回答的?如果你沒有把自己的心里話告訴她,不妨在一個恰當的時間,把這些話告訴姐姐,聽聽她是怎么說的。
根據我的體驗和經驗,姐姐或許不知道自己的無意之舉會給你帶來這么大的傷害。姐姐現在經常和她的朋友一起玩,也不愿意帶著你了。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姐姐的交際面更廣了,她有了自己的新朋友和私人空間,這并不能說明姐姐不喜歡你了,而是她有了除你之外更多可以談得來的人。
以后的你,也將經歷和姐姐同樣的成長歷程,選擇更廣闊的除家庭成員之外的交往對象。你可以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去尋找和自己同齡的同學和朋友,從而收獲友誼。當然,平時你也可以尋找和姐姐的共同話題,用心經營、維護、加深姐妹之情,做彼此成長道路上最真摯的陪伴者。
——馬彩(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