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好多,都要“沖破天際”了?把問題丟給我,我找“大咖”幫你解答。
我問:前段時間我去上海玩,發現那里的垃圾分類標準和北京不一樣,上海有“干垃圾”“濕垃圾”,為什么各地的分類標準不一樣呢?
大咖答:垃圾分類應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從國際經驗來看,各國推行垃圾分類并無統一的分類方法。雖然各個地方分類標準不太一樣,但總體原則是一致的,就是要把最有用的和最有害、最有干擾的區分出來。
具體到我國而言,按照國家標準,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即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這是根據我國生活垃圾的組分特性、分類所處階段和后端處理設施的能力與結構而確定的。我國推行垃圾分類的各個城市均采取了“四分類”的標準,但是個別城市在垃圾類別名稱上 與國家標準有所差 異,如上海將“其他垃圾”稱為“干垃圾”,“廚余垃圾”稱為“濕垃圾”;杭州將“廚余垃圾”稱為“易腐垃圾”等。北京、上海、杭州雖然在垃圾分類的名稱上存在一定差異,但實質上并無不同。之所以存在名稱上的差異,主要是上海、杭州地方性法規出臺的時間早于國家標準,在地方性法規當中采用了當地居民已經習慣的約定俗成的名稱。
我問:我們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在分類回收之后都去了哪里呢?是如何處理的?
大咖答:垃 圾 分 類 包 含 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四個環環相扣的環節。居民在家庭將垃圾分成不同類別后,按照所在地區的要求分類投放到不同的收集容器中,然后由帶有分類垃圾標識的不同車輛分時段、分頻率進行分類運輸,最后進入針對不同類別垃圾的分類處理設施中進行規范的處理和利用。
廚余垃圾一般進入到厭氧消化、好氧堆肥等生化處理設施中,生產清潔能源,如沼氣和有機肥料,或者用于養殖昆蟲類微小動物,來生產飼料蛋白。有條件的社區也會利用一些小型設施進行就地堆肥,其產物在社區進行就地利用。
可回收垃圾的具體類別較多,主要包括紙、塑料、玻璃、金屬、衣物等,一般要在分揀站進行分揀、打包,之后進入到紙、塑料、玻璃、金屬、衣物等的再生利用設施中,生產相應的再生產品,如再生紙、再生塑料等。
其他垃圾比例最高,組分最為復雜,一般是進入配備良好的煙氣凈化系統的現代化垃圾焚燒發電廠,通過高溫焚燒將其焚毀成少量殘渣,在大大減少垃圾重量和體積的同時回收電能。
有害垃圾產生量較小,一般要在指定場所貯存一段時間,積累到一定數量后,進入專業的危險廢物處置設施進行安全處置。
我們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盡到我們作為垃圾產生者的源頭分類責任,為垃圾的再生利用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問:聽說垃圾也能“變廢為寶”,垃圾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轉化為能源的呢?
大咖答:生 活 垃 圾 的 主 要組分是廚余、塑料、紙張、竹木等有機物,其中蘊含著大量的能量,可以通過熱化學或者生物化學方式轉化為能源。目前得到廣泛應用的將垃圾轉化為能源的方式有焚燒發電和厭氧發酵兩種。
焚燒發電是垃圾中的有機物在高溫下與氧氣發生強烈的發光發熱反應,再通過蒸汽輪機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方式,現代化的垃圾焚燒發電設施主要包括垃圾燃燒、熱能回收、煙氣凈化、自動控制等系統,它們共同保證垃圾焚燒的清潔、高效與安全。
厭氧發酵是垃圾中的有機物在厭氧反應器內、在微生物作用下逐步發生分解,最終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過程。甲烷是清潔可燃氣體,可以用于發電,也可以提純后加工成民用或車用燃氣。
除了上述兩種較為成熟的技術外,目前還有熱解氣化后合成氣催化制氫、新型生物發酵制氫等新技術在研發當中。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技術涌現出來,將垃圾轉化為更加清潔低碳的能源。
(以上問題的答案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提供)
樹洞:有什么心里話,來告訴我吧!
我問:我很喜歡的原班主任離開了學校,新的班主任也很好,但是我總覺得她和以前的班主任不一樣,班上很多同學也經常和新班主任“對著干”,我覺得這樣很不好。我該怎么辦呢?
大咖答:你很喜歡原班主任,雖然新的班主任也很好,但你總覺得她和以前的班主任不一樣。這是因為:反感新事物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人很容易被舒適區限制住眼界,拒絕冒險嘗試新鮮事物。
班上很多同學經常和新班主任“對著干”,你覺得這樣很不好,說明你是個有正義感的人。同學們現在表現出了排他性,說明他們是重感情的,你覺得新班主任也很好,說明了新班主任有自己的優點和管理班級的獨特方式方法。
現在你需鼓起勇氣走出舒適區來嘗試新鮮事物,你要做出表率,了解和接納新班主任,聽從和配合新班主任。漸漸地,其他同學也會開始接納新班主任的。相信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和適應后,同學們也會與新班主任建立感情。
——馬彩(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責任編輯:李睿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