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國主流媒體作為泰國民眾認知國際環境的重要載體,其對中國云南形象的報道,對云南與泰國的友好往來有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深入剖析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形象的報道特征,有利于指導云南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泰交流。文章選擇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泰國主流媒體報道云南的相關內容為研究對象,以“MGRONLINE(在線經理人)”和《泰叻報》為調查樣本,通過研究泰國主流媒體中的云南報道內容,圍繞社會領域、經貿與國際合作領域、文化與交通領域等信息,綜合分析云南在這些外媒中的綜合形象,明確了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的報道傾向。文章總結出了泰國主流媒體的云南報道特征,還分析了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形象報道特征的成因和價值意義。
關鍵詞:泰國;主流媒體;云南形象;報道特征;特征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21-0042-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泰國主流媒體中的云南形象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2J0535
(一)調查目的
泰國作為我國的重要鄰國,與我國云南保持著頻繁的經濟與文化往來。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不斷推進,泰國與云南的合作交流更為頻繁[1]。抽樣調查泰國主流媒體關于云南的報道,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對云南不同領域信息的關注度及報道趨勢,進而總結其對云南形象的建構特點,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泰國在文化、經濟、人才等方面的意識傾向和迫切需求,有利于云南站在中泰合作視角,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避免在合作交流中出現失準現象,以提高效率和質量。
(二)調查樣本
本次抽樣調查選取了“在線經理人”和《泰叻報》兩大泰國主流媒體自2018年至2021年的報道內容,其中包含“在線經理人”報道101篇,《泰叻報》報道49篇,共計150篇。報道形式包括消息、通訊、評論、專訪等。采集渠道為“在線經理人”和《泰叻報》的電子版,能夠保障調查所采集的報道信息與泰國國內閱讀信息完全相符。本次調查樣本以報道中的文字為主,暫時不對報道中的圖片進行深入分析,即調查樣本為剔除圖片后的報道信息[2]。
(三)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對調查樣本中的150篇報道進行了漢語翻譯,根據翻譯信息,對泰國主流媒體云南報道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分析泰國主流媒體云南報道的關注領域、報道傾向等,了解泰國主流媒體云南報道所呈現的特征,并結合同期云南與泰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分析報道特征的成因[3]。
(一)報道領域
1.社會領域。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在線經理人”和《泰叻報》的150篇報道中,關于云南社會領域的報道數量最多,共計83篇。其中關于自然環境問題的報道共計19篇,關于民生問題的報道共計30篇,關于社會科技方面的報道共計3篇,社會管理方面的報道共計31篇。由此可見,社會管理和社會民生問題是泰國主流媒體較為關注的領域。
2.經貿與國際合作領域。“在線經理人”和《泰叻報》關于云南經貿領域的報道共計19篇,內容以云南與泰國經濟建設和經濟活動信息為主,如貨物運輸、商業機構建設等。報道主要為泰國民眾在云南開展經貿活動提供信息依據,對泰國民眾的現實經貿活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對云南國際領域的報道共計24篇,內容主要以云南地區與泰國的人才交流、技術交流及文化交流等活動為主。
3.文化與交通領域。“在線經理人”和《泰叻報》關于云南文化方面的報道共計21篇,內容主要圍繞旅游文化方向,并重點突出了云南與泰國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為泰國民眾參與中泰旅游活動提供信息依據。關于云南交通方面的報道共計11篇,主要以云南到泰國交通運輸的時訊為內容,包括航班變化、鐵路建設、船舶航道等。該類報道篇幅通常較短,較少融入媒體觀點。
(二)報道傾向
在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的報道中,正面報道共計54篇,負面報道共計13篇,中立報道共計83篇。雖然報道內容含有部分負面消息,但是泰國主流媒體的態度多保持中立,且負面信息主要來自民間層面,報道中并未發現對云南及中國官方的詆毀言論。而在正面報道中,泰國主流媒體聚焦云南成就,且多數成就信息對泰國有利好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其報道充分體現了客觀公正的媒體態度,僅就事論事進行事實分析,極少摻雜主觀評論和刻意的思想引導,突出了新聞信息的功能性,對輿論的導向作用不強。

(一)報道范圍相對寬泛,但缺乏持續關注焦點
云南地處我國西南,與泰國地緣相近,人文相親[4]。由于中泰的友好關系和泰國與云南文化的相似性,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的報道也較為全面。經貿合作、跨境電商、教育交流、文化習俗、民間藝術、云南旅游推廣、中老鐵路、昆曼公路、大象北遷、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等報道較為常見。報道從不同角度出發,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的視角。這種廣泛報道的內容可以更好地幫助泰國民眾了解云南的整體發展情況。
雖然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的報道范圍廣泛,但其報道過度依賴其他媒體報道和官方信息,這導致報道內容缺乏獨特性和深度,難以形成持續關注的焦點。報道大多停留于對表面現象的描述,較少進行深入分析和跟蹤報道,且容易受到短期熱點事件的影響,如突發事件、重大活動等。這種受短期熱點驅動,淺嘗輒止的報道方式使得媒體對云南的關注難以持久,難以引起受眾的關注,也使得媒體無法在某一領域形成持續報道的焦點。
(二)較為重視經濟、旅游、社會民生領域的報道,報道以中立和正面傾向為主
泰國主流媒體在報道云南時,較為關注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尤其在報道涉及雙邊經濟合作、貿易往來、投資項目等方面的內容時,會詳細介紹這些內容對泰國經濟的影響,以及云南經濟發展為泰國帶來的機會,突出了云南在推動區域互聯互通、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泰國主流媒體會關注云南的旅游資源、旅游政策及旅游市場動態,報道對泰國游客的出行選擇和旅游體驗具有參考價值。在社會民生方面,泰國主流媒體在報道云南時,會關注當地民生改善的情況。例如,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等方面的進展,以及政府為改善民生所采取的措施。
報道除了突出云南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外,還多次強調云南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且在對云南的描述中,大量采用了“有效、高質量、推動、價值、提升、促進”等具有發展隱喻的詞語,突出了云南在中泰經濟與文化建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發展的信心。
(三)報道內容與泰國發展及雙方交流合作緊密相關
從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的中立和正面報道中可以發現,約80%的報道內容與泰國的發展有關,即泰國主流媒體在報道云南經濟、文化、民生等方面的內容時,通常會介紹其給泰國帶來的利好,部分報道還涉及泰國響應云南發展將采取的措施。同時強調中泰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兩國在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相似性和聯系[5],以及泰國與云南的交流合作給雙方帶來的實際利益,并強調這些交流對增進兩國人民友誼和相互了解的重要性,體現了對中泰民間交流與中泰友誼的重視。這種報道傾向有助于使泰國民眾對云南[6]甚至中國[7]充滿好感,進一步推動兩國友好關系的發展。
由此可見,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發展對泰國的促進作用較為關注。此外,報道中頻繁出現云南關于通關、貨運等方面的政策性信息,這說明泰國對遵守云南政策的重視,泰國主流媒體倡導協同合作的意向較為明確。
(四)充分體現了云南發展潛力
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的形象報道是多方面的,既有肯定和贊美,也有批評和擔憂[8],但綜合來看,泰國主流媒體在報道中為云南塑造了一個有謀略、有行動、有目標的經濟與文化形象。泰國主流媒體普遍認為,云南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具發展潛力的省份之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9]。隨著中國政府對云南的大力扶持,云南經濟迅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旅游業也蓬勃發展。云南是一個能夠為中泰長期有效合作提供社會保障,且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省份。
(一)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報道的特征成因
1.泰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依賴。泰國主流媒體為云南塑造了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安定和諧的區域形象,并一再強調了云南的發展潛力。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是泰國最大的貿易伙伴,而云南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窗口,對泰國的經濟影響力不可小覷[10]。云南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昭示著泰國會獲得更有利的貿易機會,因此,泰國主流媒體在報道云南時,多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進行,突出云南在文化、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發展成效,以堅定泰國企業和個人對中泰貿易與中泰文化交流的信心。
2.泰國與云南往來密切。泰國主流媒體在對云南的報道中突出了云南民生、制度及發展潛力等方面的內容,主要是由于云南作為面向東南亞的門戶,其發展對泰國有直接影響。泰國希望通過媒體幫助泰國企業和個人更好地適應云南的文化與生活環境,進而提高貿易的質量和效率[11]。例如,泰國媒體會關注云南的生態環境保護、民族文化傳承等,強調兩地在生活方式、民間習俗等方面的相似性,以拉近泰國讀者與云南的距離,在民間層面增加與云南地區的友好往來。
3.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也逐步提升,對世界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的報道以中立和正向內容為主,也是對中國國際地位提升的一種反映,表現出對中國的尊重和友好[12]。在報道中,泰國媒體會關注云南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重要地位,強調云南與泰國在互聯互通、經貿往來、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成果,展現出對中泰友好合作的期待。
(二)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報道的價值意義
對泰國而言,泰國主流媒體對云南的報道有助于增進泰國民眾對中國的了解[13]。通過媒體報道,泰國民眾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云南的地理、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從而加深對中國的認識和理解。引導泰國民眾關注云南與泰國之間的合作交流,發揮輿論引導作用,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推動雙方在經貿、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的合作[14]。部分報道也可以促使雙方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深化合作提供有益的啟示。對云南而言,依托泰國主流媒體的社會影響力,塑造云南的國際形象,能讓更多泰國人了解云南、認識云南。這對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提升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吸引外資和開展國際合作具有積極作用[15]。
泰國與云南的友好往來有利于推動中泰經貿文化交流與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承擔著文化傳播、經濟信息交互等多種作用。關注泰國主流媒體的云南報道,有利于云南地區采集更加豐富的信息,為地區形象塑造提供優化參考。
參考文獻:
[1] 陶云.泰國主流媒體對中泰鐵路合作項目的報道分析:以《泰叻報》為例[J].傳播與版權,2019(7):17-19.
[2] 馬冰瓊,陳愛文,龐慧嘉,等.“一帶一路”視域下泰國主流媒體報道中的“廣西形象”建構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36):24-26.
[3] 印凡,刀國新.泰國媒體中國報道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8(7):8-9,154.
[4] 孫廣勇.譜寫泰中一家親新篇章:訪泰國文化部部長伊提蓬[N].人民日報,2022-12-27.
[5] 刀國新,孫永虹,印凡.泰國主流媒體中國兩會報道中的中國形象研究:以泰國電視九頻道和《泰叻報》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3):8-10.
[6] 曉橋.羅治英和他的地區形象理論[J].公關世界,2001(11):30-32.
[7] 李智.再論國家形象的內涵及其塑造[J].西部學刊,2023(17):28-32.
[8] 李培林.網絡媒體在塑造政府形象中的作用[J].新聞戰線,2011(6):72-73.
[9] 敬蓉.試述媒介圖式在地區形象塑造中的作用:以媒介中的云南形象為例[J].思想戰線,2003(2):119-122.
[10] 李慶林.中國—東盟傳媒合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東南亞縱橫,2019(2):75-81.
[11] 武敏敏.中泰建交以來兩國教育合作交流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21.
[12] 蘭梅.泰國“平衡外交”的成因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21.
[13] 張娜娜.泰國媒體中的貴州形象研究[J].新聞文化建設,2023(12):53-57.
[14] 翟慧霞.泰國新媒體發展特點及加強泰國傳播的思考[J].國際傳播,2021(2):61-68.
[15] 溫浩繽,楊艾倫,金煒威.“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云南對泰國傳播保障體系建設:以云南日報報業集團為例[J].中國傳媒科技,2023(2):47-50.
作者簡介 印凡,講師,研究方向:泰國文學與文化。 刀國新,副教授,研究方向:泰漢互譯、中泰文化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