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課前,恰好談到我辦了新的手機號碼,注冊了新的微信,當學生知道我正為微信名絞盡腦汁時,一個個自告奮勇、摩拳擦掌想幫我分憂。我心想,這可是一舉多得的好機會啊!一則可以從側面了解一下現在的孩子們心里的所思所想,看看我和他們的代溝是否到了不可逾越的地步;二則也能拉近我和大家的距離,還能從名字中看看我在他們心中的形象地位如何。幾分鐘后,我收到了好多有個性的名字,并且不少孩子還特別有心地在名字旁寫上了他們推薦的理由,如“恬甜向上”寓意天天向上;“包子大王”表示我上課經常用包子舉例;“枸杞杯”則表現出我的年齡特征,還有一些我看不懂的符號等??粗@些可愛的名字,細細揣摩,開心之余我發現其中還有著大學問。
首先,通過學生幫我取的微信名不難發現,學生的創意有的是來源于他們的日常所見,如看過的課外書籍、動畫片或聽過的歌曲;有的是他們親身生活的體驗,如他們對他人的評價、對事物的感受。這恰恰啟示我們,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日常與學生溝通交流時,想和學生打成一片,多了解和理解學生,也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要適當地學會“裝嫩”,走進學生的多彩世界中。作為老師,我們不能總是站在高高的地方,而應該融入學生的世界中,了解學生接觸的事物,體會學生的所思所想。比如這次起名,“枸杞杯”的寓意提醒我要加強鍛煉,一些看不懂的符號引發了我了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的興趣,而“包子大王”則告訴我上課時要多多換一些素材。
其次,我們的課堂也不能脫離生活、遠離學生。我們平時備課上課,更應該關注生活,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保證教學內容與社會同步發展,保證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與現實社會緊密聯系。在教學中,也可以嘗試通過創設情境、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有機會去展示自我,體驗生活,評議人生,而教師則在學生發言和展示時,注意發現每個學生的與眾不同之處,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和思維碰撞點,適時去引導學生正確地辨別事物,從而達到育人的效果。如起名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太好的現象,有的學生可能是游戲重度愛好者,名字充滿魔幻色彩;有的學生則有一些消極避世的情緒,名字中缺乏朝氣,這些都可以成為課堂的潛在材料,如在班會課“正確認識人生”的探討中,可借機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曾經聽過這樣一則故事: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的一聲打開了。鐵桿奇怪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它的心。”其實每個學生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老師若不注重溝通方法,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多多關懷,唯有走近學生,才能把自己變成一把細膩的鑰匙,從而進入學生的心中。最后想說的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從教時間一長,再好的教師也會產生職業倦怠感,看似簡單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內在的漫長只有教師自己體會。選擇成為一名教師,就得在平淡的生活中給自己尋找快樂,在艱巨的教育教學生涯中收獲幸福,而學生就是幸福和快樂的源泉。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中學)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