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間我國綠色貿易全球占比提升2.3個百分點
近日發布的《中國綠色貿易發展報告2023》顯示,近年來我國綠色貿易規模基本保持增長態勢,2013年至2022年年均增長3.18%,在全球占比提升2.3個百分點。此報告是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發布于在山東煙臺舉行的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期間。
《中國綠色貿易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2年,受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外需減弱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綠色貿易規模有所下滑,但市場結構呈現出明顯多元化趨勢,綠色貿易方式持續優化。報告同時指出,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綠色貿易發展面臨多重壓力。2013年至2022年,世界環境產品進出口規模小幅波動增長,年均增速為0.85%。中國、美國、歐盟一直保持前三的領先地位,且市場份額呈上升趨勢,2022年占比達40.4%。
報告介紹,我國綠色貿易發展區域集中度較高。東部沿海地區,綠色貿易活躍。中西部地區綠色貿易占比較低,但增速快,有較大發展潛力。
全球氣候科技初創企業加快發展并受風投青睞
當前,針對氣候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的初創企業在多國蓬勃興起,并受到風投資金青睞。這類企業分布于多個行業。據麥肯錫最新統計,從私募股權在氣候科技領域的投資來看,可再生能源行業投資占比最大,從2019年的400億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000億美元,約占已投資本的50%;交通運輸業位居第二,隨著電動汽車快速發展,該類投資從2019年的60億美元躍升至2022年的300億美元。此外,氫能源和碳管理2022年占比僅為3%左右,但增長勢頭迅猛,自2019年以來投資流入增長率分別為460%和1400%。
歐盟《數字服務法》正式生效
據央視財經報道,當地時間8月25日,歐盟的《數字服務法》正式實施,該法規涵蓋社交媒體審核、電商廣告推送以及打擊假冒商品等多個方面,旨在確保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阻止非法或違反平臺服務條款的有害內容傳播,并希望保護用戶隱私等。違反《數字服務法》的公司可能會被處以其全球營業額6%的罰款,罰金或將高達數十億歐元。而在屢次嚴重違規的情況下,涉事公司將可能被禁止在歐盟市場內運營。報道稱,包括亞馬遜、蘋果、谷歌、Meta、微軟等在內的約20家科技公司都將受到《數字服務法》的影響。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創新高
據人民日報報道,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近期發布的《2023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報告》顯示,2022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同比增長55.2%,創歷史新高。報告稱,2013年至2021年流入拉美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從未超過2000億美元,但2022年拉美地區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已超過2245億美元。報告分析認為,這一成績的主要表現是“所有投資類別均有所增長,特別是利潤再投資和服務業投資的增長”。
阿根廷首筆人民幣直接投資落地
據新華網報道,8月30日,中國銀行布宜諾斯艾利斯分行完成阿根廷首筆人民幣直接投資落地。這筆投資來自中國新能源企業邦普循環,數額為人民幣428736元,用于其阿根廷子公司的日常運營。邦普循環阿根廷子公司工作人員向新華網記者表示,人民幣直接投資的落地讓企業在投資和貿易往來中擁有更多幣種選擇,為中阿經貿發展注入新動力。中國銀行布宜諾斯艾利斯分行于2019年12月開業,2022年6月經阿根廷央行特別批準,開設阿根廷首個人民幣結算賬戶。